焦 薇 (安徽工業(yè)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徽 馬鞍山 243032)
科技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進步,為推動教育改革進程,促進“教”與“學”的良性互動提供了新途徑。教育部頒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將“培養(yǎng)學生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學習能力”列為發(fā)展任務之一。特別強調“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學習的良好習慣,發(fā)展興趣特長,提高學習質量;增強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復合應用型人才,應當充分利用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等專業(yè)類課程教學(包括:課堂、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yè)設計等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目前,課堂教學是傳授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主陣地。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考慮學生的差異化特征,由灌輸式教學轉變?yōu)閭€性化教學[1],將能力培養(yǎng)融合于課堂教學是現代物流教育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翻轉課堂是相對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對課堂內外的時間和任務重新安排[2-3]。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聽講座、查閱資料、在線交流等多種方式,在課前完成課程內容學習。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互動討論,針對自學或練習時的疑問進行解答。這種課程學習組織模式,便于老師了解每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利于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方法由知識傳授,變?yōu)槟芰ε囵B(yǎng)[4-6]。
由翻轉課堂的內涵可以看出,此種教學模式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師生角色改變[7]。傳統課堂上,老師是整個課堂的核心,學生跟隨老師的授課進度、深度和方向學習。而在翻轉課堂中,老師由知識的講授者,轉變?yōu)檎n前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和課上知識共享、觀點碰撞的引導者。學生由授課內容的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檎n前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知識探索者和課堂中踴躍闡述觀點的積極參與者。
(2)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程度加深[8]。翻轉課堂大幅縮減了老師課堂授課的時間。課堂上,提問答疑、小組協作、項目實踐、完成作業(yè)等多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活動,為師生、學生之間充分溝通和有效互動提供了時間和便利條件。老師能夠更準確地了解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便提供針對性的答疑解惑。學生之間在合作討論、同伴協作的過程中,自由交流、互相啟發(fā)、彼此學習,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得到強化。
(3)學習方式靈活,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9]。同一個班級中,不同學生的知識基礎、專業(yè)興趣、學習習慣、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老師推薦的教學視頻等材料,結合自身實際有效安排進程。特別是基礎薄弱的學生,不必拘泥于課堂時間、空間和條件限制,可以多次重復觀看視頻。對于不理解的內容借助在線討論、查閱資料等方式,或者記錄下來帶到課堂上解決。靈活而寬松的模式,使得學習更有成效。
(4)培養(yǎng)協作學習能力。傳統教學模式中,無論是課上聽講,還是課下完成作業(yè),多為獨立的學習過程。而在翻轉課堂中,課前學習階段經常需要就課程內容在線交流;課上學習階段更是一個自主協作、高參與性的環(huán)境,比如:分組探討專題內容、同伴合作完成項目任務等,均需要深入溝通、密切協作才能完成。此種教學模式在強化知識理解和應用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
2.1 翻轉課堂在國內外實踐的啟示。翻轉課堂在國內外的學校中已經開展了不少有益的嘗試,比如:重慶聚奎中學[10]、美國邁阿密大學、美國中田納西州立大學、美國波多黎哥大學等[11]。雖然教育層次不同、學科不同、受教育對象不同,但是實施效果均良好。究其原因在于上述學校引進“翻轉課堂”時,不是完全照搬理論模式,而是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出適合本校特色的翻轉課堂,解決實際教學問題。所以,翻轉課堂成功的關鍵在于充分把握其思想和精髓,不要刻板地遵循固有框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應用時,結合實際條件、學生基礎、課程特點等進行“本土化”改造,設計出符合學科、課程特點的新模式。
2.2 《采購管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在充分領會翻轉課堂本質、分析國內外成功教學案例、結合物流工程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和《采購管理》課程特點的基礎上,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組織教學過程[12]。
以《采購管理》中“基于技術與產品的自制與外包決策分析矩陣”為例,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分為課前準備、課堂過程、課后總結,共3個階段,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技術與產品的自制與外包決策分析矩陣”翻轉課堂實施過程
對圖1中的部分內容做重點說明。
(1) 課前準備
①學習任務書?!罢n前準備”時,老師需要給學生下達學習任務書,明確學習任務和應當達到的要求,學習任務書如表1所示。
②小組合作學習。隨機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規(guī)模為5人左右。小組成員既有分工,又有協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成員組成不固定,每隔一段時間重新劃分,目的是盡量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與不同特點的同學配合完成任務,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協作學習能力。
(2)課堂過程。課堂中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小組互評。課堂表現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由學生互評確定。在成果匯報時,需要明確每位組員的分工,以便合理評判任務的完成情況。為了給出一個公正、合理的分數,學生必然需要思考其他同學參與學習活動時存在的優(yōu)點和不足,這實際是對所學知識的反思,達到強化、加深理解的效果。
(3)課后總結。一堂課結束后,老師需要對本堂課的整個過程進行思考、總結。不僅要找出不足,還需要深入剖析不足產生的原因,以便優(yōu)化教學過程、完善教學資料、改進教學方法,實現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表1 學習任務書
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對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參與度,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有積極作用。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如下問題需要解決。
3.1 部分學生課前學習的主動性不夠。小學、初中、高中階段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習內容、進度均由老師安排,學生只要跟隨老師的步伐認真學習即可,不需要自行安排學習過程。進入大學后,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依然為被動學習,未及時改變。大學的整體氛圍要輕松得多,沒有人時刻督促,學習壓力遠不及高中,生活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上述原因使得很多學生放松了學習,甚至有些學生只有在臨近考試時,才會主動學習,平時沒有足夠的自律性。
3.2 部分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課堂教學越來越注重師生互動,提倡學生積極參與探討。在課堂教學中,不管是老師提問,還是學生之間互相討論,總是有部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壓制了學生懷疑問題、各抒己見的意愿。盡管有的學生有自己的觀點,但是因為害怕出錯、不擅長在眾人面前表述等原因,而不敢或不愿意與大家討論或者分享。也有學生對討論的問題不了解或者不感興趣,課前又沒有做相應準備,因而游離于課堂探討之外。
3.3 難以保證每位學生的發(fā)言機會?!恫少徆芾怼氛n程的授課對象為物流工程專業(yè)一個年級共4個班,約100余名學生。推行教學改革后,選拔出30名左右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組成卓越工程師班單獨授課。其余60~70名學生組成另外一個授課班級。這2個班級需要在同等時間內完成相同的教學任務。卓越工程師班由于人數較少,基本每位學生都能有匯報、演講、陳述觀點的機會。另外一個班級因為學生的學習基礎、接受能力等略遜一籌,所以不管對老師還是學生,在同一個知識點上,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再加上班級人數翻番,難以保證所有同學都有發(fā)言的機會。
3.4 高質量的學習資源制作難度大。教學視頻是重要的學習資源之一,盡管現在有大量的Moocs資源可供使用,但是完全符合本專業(yè)教學要求、學生特點的教學視頻依然比較難以獲得。很多情況下,需要自行制作。而制作視頻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都很高?!恫少徆芾怼返恼n程知識比較抽象、枯燥,要想使視頻內容具備足夠的吸引力,老師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設計、準備。為了保證視頻的音質和畫質,需要專業(yè)的設備和制作團隊才能完成。
翻轉課堂是一種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提高教學效率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如下幾點需要注意。
4.1 翻轉課堂有一定的適用范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適合于系統性、邏輯性較強的課程。特別是知識點明確,需要通過推理、驗證、練習等形式鞏固的,尤為適用。對于知識點比較零散、需要大量記憶的課程,應當選擇其它的教學模式。另外,翻轉課堂在一門課程中,需要根據知識點的特點有選擇的采用。如果知識點的掌握需要經過探索、討論,廣泛收集資料、歸納總結,那么翻轉課堂是適用的。
4.2 翻轉課堂與其它教學模式穿插進行。實施翻轉課堂會占用老師、學生更多的課下時間。老師需要提前搜集、制作多種學習資料分享給學生;需要充分備課、拓寬知識面,以應對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需要課前自學、查閱資料、與同學交流、撰寫學習報告等,預習任務較重。因此,可根據具體知識點內容,將翻轉課堂與其它教學模式穿插進行,以減輕師生的負擔,保持教與學的熱情和興趣。對于采用翻轉課堂教學的內容,建議不再布置課后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