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 尹婧紅
希區(qū)柯克的懸念式電影是一個電影時代的標志,他的很多故事情節(jié)也揭示了很多人性的問題。其中一篇是《最后的安眠》:瑪莎在她七十四生日歲當天收到一個具有很多抽屜的柜子,每一次從里面取出一件東西都可以在當天變成現(xiàn)實,但是也有一些讓她回憶并證明她以前干過的壞事。她一直以為自己不會被發(fā)現(xiàn),直到她收到柜子里的字條一一揭穿。讀者多少以為這是冥冥中的超自然現(xiàn)象,但希區(qū)柯克式作品有別于愛倫·坡的神秘莫測,其本身一定會透露給讀者所有的善與惡皆為人為。
一、罪與惡的分離
天賦秉異的卡倫姑媽早已洞察一切,巧妙安排死后的事情,用信件和律師方式讓瑪莎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她一直知道很多事情,用她的話說“她能知道過去和未來”??▊惞脣屩皇怯X得她還是個孩子,所以這封信在她74歲的生日那天寄出去,而后的一年當作她一生的回顧來贖罪。正如“希區(qū)柯克的著名炸彈理論”“爆炸并不恐怖,等待爆炸才是最恐怖”,這似乎是等待惡行的判決前的苦悶。
瑪莎的罪與她的惡是分開的。而一切從這個神秘而有預見、洞察力的柜子開始,她的教養(yǎng)是不太相信超自然神力的,但是沒有接到姑媽第一份信前也就是知道姑媽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之前,她已經(jīng)開始感到“神秘濃霧,走廊上的燈光撫著黑漆漆的柜子”?,斏墓脣屖且粋€不幸的人物,她年齡不大就過世,而從文中看,這些字條和信件保留了二十五年之久?!八龤q時被吉普賽人綁架……”,一開始作者其實暗示讀者這位姑媽不是凡人,傳說吉普賽人有看相和預知未來的本領。而姑媽早早就去世了,卻能在見到瑪莎最后一面說出奇怪的話:“瑪莎,我要送給你那個有很多抽屜的柜子。別的孩子總是好奇地打開那些抽屜,只有你懂得尊重別人的東西和秘密。所以,那個柜子將來就屬于你。”這位傳奇的姑媽一舉兩得,一方面她贊美了瑪莎,看到她的長處,一方面,她將柜子送給瑪莎并授意在規(guī)定的時間看規(guī)定的事情。
卡倫的洞察力也說明她看人很準。在瑪莎的記憶里,姑媽生前常和柜子打交道,每當她從一個抽屜里取出紙條,都會看看今天的運氣。每打開一個柜子的抽屜,就會真的發(fā)生柜子紙條里的事情。她開始慢慢相信姑媽的生日禮物攜帶著未來或者過去的信息??▊惙值们宄斏淖锱c惡,對于孩子來說她偷了卡倫的戒指,甚至對自己的男友說謊害他去世。但是,對于小孩子來說,她的這些小惡作劇是會發(fā)生的,所以卡倫選擇原諒她。小惡不算大罪。
后來,瑪莎成年結(jié)婚后,丈夫有了外遇,她瞞著丈夫用心裝飾手帕和卡片來讓丈夫的情人自殺。在丈夫回到身邊后,她如此冷靜地窺視丈夫的狀態(tài)??上У氖牵煞螂m然告別了加班,回到她身邊——或許是不再去他情人那里,但是他夜復一夜地看著同一本書,臉上呆板的表情——與其說表情,不如說他帶著一副面具,他的心已經(jīng)回不來了。結(jié)尾他還是要離婚。憤怒的瑪莎在他的保溫瓶里放了許多安眠藥,他出了車禍去世了。這不是一般女人能做到的,在知道丈夫出軌后能如此心平氣和地與他和睦相處,卻暗中伺機報復。
這個柜子是瑪莎的傳奇姑媽的,她的姑媽應該是位善良的人——“林中的野鳥常飛到她家里乞討面包屑、果脯”。明知道瑪莎偷了她的戒指,她卻沒有點破;瑪莎的亂說讓自己的戀人不幸意外去世,她也沒有揭穿;甚至后來她知道瑪莎的丈夫因為要和瑪莎離婚而被下藥出車禍去世,都沒有說出真相,這一切都說明她的善一面。但是卡倫不是無辜的,她有罪。作為長輩,她有如此洞察事理的能力、預見的能力,明知道侄女瑪莎犯了錯,不該偷她的戒指,不該和自己的男友說那樣的話,更不該在犯了錯后不做任何彌補和懺悔時也不揭穿她,或許她認為侄女還小,但是不以惡小而為之。直到瑪莎開始借刀殺人后,卡倫也沒有指出她的罪過。卡倫最不該的是她居然是瑪莎丈夫的情人,在收到侄女偽造信件后應該好好反省,最終卻選擇逃避,聽之任之。洞察和預見的天賦賜予了卡倫,卻沒法改變自己的命運讓讀者為她嘆惜??▊惖淖镞^很容易變成了她的惡,她是瑪莎丈夫的情婦,或許是報復當年瑪莎拆散了自己和戀人,洞察力讓她了解情人是瑪莎投放安眠藥后出車禍去世的,但是這些讓瑪莎和自己一樣成為孤獨的人,變成瑪莎晚年懺悔的籌碼。
二、善與惡的結(jié)合
瑪莎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她是有罪但是不是惡人,就連卡倫姑媽也說她尊重別人的東西。由于丈夫去世時瑪莎從樓上摔了下來,她和照顧她的女孩關系融洽,她也雇傭過很多女孩照顧自己,至今還有些交情比較深的女孩會給她寫信。她還讓照顧她的女孩帶想吃甜點的孩子過來見她。這一切說明她是個有善心的人。但是有善心不代表不會犯錯,不代表不會有罪,她是有罪的,不該偷別人的戒指,也不該亂編謊話造成惡果。她不該發(fā)現(xiàn)丈夫出軌時暗示丈夫的情人自殺,丈夫要和自己離婚時殺掉了他。這些是惡的表現(xiàn)。
卡倫去世前沒有給瑪莎懲罰,而是通過等了二十五年來好好教訓一直以為天地不知自己罪過的瑪莎。人難免會犯錯、犯罪,但是不能僥幸認為自己是無辜的;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犯過的罪買單,瑪莎也不例外,除非她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游走于法律邊緣。
希區(qū)柯克式小說中出現(xiàn)了很多類似的題材?!兑槐幉琛烦錆M希區(qū)柯克式風格,不按常理出牌。鮑恩太太的丈夫被詹金斯殺死并且詹金斯還要掠奪他遺孀的遺產(chǎn),這種惡人應當受到懲罰,而女主人公鮑恩太太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藥茶”來懲治惡人,她從頭到尾似乎有“罪”但是對讀者來說,所謂的“罪”比起那些人的惡反而顯得高尚。懲治惡人后,讀者不會因為“罪”人犯了錯責怪,而會因為他們的遭遇同情,或者“惡”的下場理應如此,否則天理何存?
罪與惡分離的同時,希區(qū)柯克小說透過表淺的現(xiàn)象展現(xiàn)給讀者的現(xiàn)實本質(zhì)更加殘酷,故事中的主角往往都以為自己能夠小聰明或者運氣好地逃脫罪過,卻逃不了因自己的惡而產(chǎn)生的報應,即小說多少宣揚因果報應。女主人公瑪莎不是惡人,但也逃不了冥冥中的罪過。再如,《第二次機會》中的奧斯卡·布朗殺死妻子后以為可以重新開始,沒想到即使用了女巫的藥方重新來過,還是躲不過同樣的命運,事實上這就是因果報應。
這是一種循環(huán),每一個惡不論多么處心積慮、精心設計,最后人們逃不了陷入另一個惡中。《媽媽的金戒指》一開始就是姐弟倆的母親被殺,父親為了把這只手上的戒指送個他喜歡的一個女人,殺死了母親,砍下了手。那個罪惡的父親殺死母親后也一直陷入嫌疑犯的陰影中,他喜歡的人也嫁了別人,他后半生并未好過一天。就連兒女和自己也不親,他們在他去世時才參加葬禮。這完全符合希區(qū)柯克式的懲罰,內(nèi)心的恐懼往往大于外界的威脅。
罪總會有報應和懲罰的:即使逃脫法律,也逃脫不了道德的批判。
《圣經(jīng)》認為,人生來有罪,但生活中的惡確實抵御不了誘惑的貪婪和自私。《后窗》中的杰夫瑞雖然有罪,卻不是惡人,他窺視別人的生活讓犯罪分子繩之以法,但是他的罪不大,功大于罪,并且最后他選擇背對窗戶閉目養(yǎng)神,不再關注窗外多變的一切,這說明他的解脫和新生。
希區(qū)柯克有種俠義之情節(jié),弱小者不應受到的傷害只有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哪怕是違反了一些條律,卻激發(fā)了人們心中為民除害,理當如此的路見不平心理。《椰子糖》弱小者不害怕歹徒,還用自己的智慧為死去的妹妹報仇,警方雖然發(fā)現(xiàn),從法律意義來說她不應該去殺人,可是從正義感來說,殺人償命天經(jīng)地義,尤其是針對這種暴徒。所以,邁克爾警官一方面同情她妹妹的遭遇,一方面為芭芭拉的縝密復仇行為驚訝,可能是擔心,所以“他反復打量了她一會兒說道:‘對不起,我想,我永遠也不愿意再見到你了?!毕^(qū)柯克的小說表明,正義是在人心,而不是將罪犯繩之以法。弱小者,面對強悍的歹徒,要機智巧妙地面對,用自己的方法將犯罪分子懲罰。
三、結(jié)語
關于人性的討論,中外都有很多名人多年的研究。荀子認為人性本惡,這里的惡不是因為犯了錯或罪,而是處心積慮、不知悔改。希區(qū)柯克不僅是一位高超的電影藝術(shù)家,他的懸念小說也不單純分離人的善惡,而是透過人本身的罪來分離惡的本質(zhì)。
(1.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基礎部;2.江蘇科技大學)
作者簡介:曹靜(1981-),女,江蘇鎮(zhèn)江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