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婦聯領導班子走進家庭訪婦情、辦實事
首批掛職干部工作座談會總結“十個一”幫帶模式
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以來,張家港婦聯在江蘇省婦聯、蘇州市婦聯和張家港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指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tǒng)領,圍繞“強三性、去四化”的改革目標,制定婦聯改革實施方案,以革新突破瓶頸,用創(chuàng)新激發(fā)活力,引領、服務、聯系婦女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全市婦女工作呈現出勃勃生機。
1.唱響一支歌,凝心聚力跟黨走。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黨的婦女工作的根本保證。張家港市婦聯把講政治貫穿婦聯改革始終,深耕婦女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大力開展“巾幗心向黨·建功新時代”主題教育活動,廣泛宣傳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的重要講話和中國婦女十二大精神,組織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婦女十二大代表、各級婦聯干部開展報告會、宣講會、分享會等40多場,微信開設“黨的十九大”、“中國婦女十二大”專欄,推送學習專題150多個,線上線下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傳播黨的聲音,共同形成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聲勢,引導廣大婦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堅決維護”,增進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自覺把黨的命運、國家命運同自身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信心。
2.激活一池水,機關改革重高效。婦聯機關改革是婦聯改革實施方案的保障和推動,張家港市婦聯聚焦工作重點領域,優(yōu)化機構職能設置,增設家庭和兒童工作部,組建全額撥款事業(yè)單位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進一步發(fā)揮婦聯組織在家庭領域的優(yōu)勢,承擔好引導廣大婦女發(fā)揮好“兩個獨特作用”的政治使命。優(yōu)化干部隊伍結構,去年11月底,市婦聯領導班子“4+1+3”“專掛兼”全部配齊配強,中層干部雙向交流、掛職干部選派制度啟動運行,首批3名中層掛職干部全職參與婦聯工作,圓滿完成一年掛職任務,目前第二批掛職已到位,初步建成專掛兼干部相結合、符合婦聯特點、充滿生機活力的機關干部隊伍。針對掛職干部,探索建立了制訂一套管理制度、明確一名幫帶導師等“十個一”幫帶模式,切實提升了掛職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工作技能,成為婦聯培養(yǎng)年輕女干部的重要方式,得到了組織部門的充分肯定。
3.織密一張網,敞開大門建組織。婦聯基層組織是婦聯工作的基礎和源泉。張家港市婦聯堅持以“哪里有婦女,哪里就有婦聯組織”為原則,重構基層婦聯組織形態(tài)。在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婦代會100%改建婦聯,區(qū)鎮(zhèn)婦聯-村(社區(qū))婦聯-婦女網格-樓棟婦女小組縱向4層級架構、女性柔性組織+功能性婦女小組+流動婦女“虹筑之家”等橫向N種形態(tài)不斷完善;在機關,原有人社、教育、交運、公安、衛(wèi)計委等27個系統(tǒng)婦委會全部改建成婦聯,新建稅務、司法、文化中心等機關婦聯45個,創(chuàng)新建立市級機關大院聯合婦聯1個,圓滿完成機關婦聯應建盡建工作;在“四新”領域,不僅新成立金融系統(tǒng)、民營醫(yī)院、家庭服務業(yè)協(xié)會、律師協(xié)會等6個行業(yè)婦聯,保稅科技、富康制衣、虹雨針織等15個非公企業(yè)婦聯,更立足黨建帶婦建,依托全市非公區(qū)域黨建工作站,在市委“兩新”工委的支持下,創(chuàng)新建立29個區(qū)域聯合婦聯,實現了對新領域、新業(yè)態(tài)、新階層、新群體的婦聯組織有形覆蓋和婦女工作有效覆蓋,打通聯系服務婦女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4.下好一盤棋,不拘一格納人才。組織人員力量薄弱一直是困擾基層婦聯的難題,張家港市婦聯一方面強化隊伍建設,不唯年齡、不唯身份,把一大批有能力、有影響、熱愛婦女兒童事業(yè)、熱心公益服務、愿意參與婦聯工作的優(yōu)秀女性充分吸納到各級婦聯隊伍中來。目前全市各級婦聯執(zhí)委增加到4650人,是擴容前的6.7倍,村(社區(qū))婦聯主席100%進兩委,體制外人員擔任兼職副主席和執(zhí)委的比例高達70%,覆蓋不同行業(yè)群體,基層婦聯工作由“獨立作業(yè)”變?yōu)椤皥F隊作戰(zhàn)”,極大增強了婦聯組織與廣大婦女群眾的黏性。另一方面強化能力建設,從提升各級婦聯執(zhí)委的身份意識、組織認同、履職能力出發(fā),張家港市婦聯集中機關力量,自主研發(fā)課題、制作課件,采用分級分層、送課下基層的方式,領導班子帶頭講、部室成員示范講、掛職人員積極講,分三期開展輪訓40場,完成改革后的基層婦聯干部輪訓全覆蓋,真正實現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后期還召開座談會、開展網絡知識競賽等,了解培訓效果與學習滿意度,得到基層好評。
5.立牢一把尺,建章立制促規(guī)范。改革后,組織加強了,人員增多了,如何發(fā)揮執(zhí)委作用、提升組織活力、鞏固改革成果,制度是保障。張家港市婦聯健全完善了三項工作機制:一是婦聯執(zhí)委工作機制,包括聯系婦女群眾制度、主席輪值制度和議事會制度,各級婦聯執(zhí)委直接聯系婦女群眾達5萬人,區(qū)(鎮(zhèn))層面主席輪值制度全面鋪開,村(社區(qū))把婦聯執(zhí)委議事會作為村(居)民議事會的前奏有序推進,充分調動了基層婦聯執(zhí)委的積極性,促進了基層婦聯組織規(guī)范化運轉;二是婦聯工作公開機制,各基層婦聯用好各級婦女兒童活動陣地等載體,線上線下亮婦聯標識、工作職責、組織架構、干部身份、活動安排,使婦聯工作有目標、有計劃,婦女群眾看得清、能知曉;三是婦女群眾評價參與機制,通過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組織各類群眾性評議、基層走訪等方式,收集群眾意見并及時落實;發(fā)揮全國巾幗文明崗12345服務熱線公信力優(yōu)勢,在各級婦聯執(zhí)委中開展婦女工作應知應會熱線調查,在婦女群眾中開展婦聯工作滿意度調查,發(fā)動和依靠廣大婦女共同做好婦女群眾工作。
6.聯動一條線,線上線下優(yōu)服務。堅持以婦女群眾為中心,完善服務婦女工作機制,以緊密的聯系和有效的服務為黨凝聚婦女人心。實體陣地提檔升級,實現市鎮(zhèn)村三級婦女兒童活動陣地100%掛牌,規(guī)范完善“5+6+X”創(chuàng)建模式,因地制宜、一家一品,建立郁霞秋、郁敏芳“三八紅旗手聯合工作室”,在女性創(chuàng)業(yè)基地、巾幗文明崗、行業(yè)婦聯等創(chuàng)建“婦女微家”,不斷優(yōu)化婦聯工作“項目化”運作模式,健全完善婦兒家庭公益項目庫,通過公益創(chuàng)投、創(chuàng)意征集、社會眾籌、定向購買等形式,讓社會組織、公益項目走進村(社區(qū))“婦女兒童之家”,形成家家都有創(chuàng)新項目、年年開展項目PK的良性運行機制。網上陣地融合互通,大力推進婦聯組織、婦女工作與互聯網深度融合,2016年蘇州“會改聯”示范點——張家港農聯村現場、2017年全國三八紅旗手巡講走進張家港長江村、“先鋒擂臺”等開展了網上直播,平均觀看人數2萬多;2018年市第十一次婦代會采用圖文直播形式,3萬多觀眾參與直播互動,切實提升了全媒體時代婦聯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張家港市婦聯“暨陽玫瑰”微信號信息發(fā)布全年無休,連續(xù)獲全市機關部門政務微信傳播指數前十,在港城網友中頗具影響。聯合江蘇省婦聯新媒體與網絡信息傳播中心在南京舉辦全市婦聯系統(tǒng)網絡及新媒體工作培訓班,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yè)務精通、作風正派的女性新媒體人才隊伍,群策群力做好網上婦女群眾工作。
改革永遠在路上。張家港市婦聯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發(fā)揚“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于爭先”的張家港精神,堅決破除思維定勢、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以更強決心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把婦聯改革進行到底,推動婦聯組織成為婦女群眾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娘家人”。
東萊區(qū)域聯合婦聯成立揭牌
市婦聯婦女兒童公益微創(chuàng)投項目
在省婦聯新媒體中心舉辦市網絡及新媒體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