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 郭家林
古老的中醫(yī)有一項簡單而神秘的技術(shù)——針刺療法。民間統(tǒng)稱為針灸。這種療法說簡單,只用一根針;說復雜,進針快慢、左轉(zhuǎn)右捻大有乾坤。
在山東盛傳著一種以“快”為技術(shù)核心而命名的針刺技術(shù)—“高氏快針”,是泰山腳下的高和美女士獨創(chuàng)的。它以進針快、運針快、起效快“三快”而譽為“山東第一快針”; 因進針快、時間短、見效快、適應癥廣深受當?shù)匕傩盏馁澴u。
泰安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是一所不大的醫(yī)院,又名泰安鐵路醫(yī)院??祻鸵豢圃O(shè)在醫(yī)院的后面,是非常普通的樓房??剖曳稚舷聝蓪?,一層為女賓針療室,二樓為男賓針療室,各有10多個床位。一層進門的房間是醫(yī)生辦公室,沖門掛著“妙手神針”字匾,左邊墻中央掛著“山東第一快針” 字匾,右邊墻中央掛著快針的口訣字匾。一排排、一層層顏色不同、大小不一的錦旗掛面房間四壁,約有七八十面,上面都是一些贊美醫(yī)術(shù)高超或表達感激的詞句。
正在品讀錦旗詞句的時候,一位穿著白大褂的中年婦女從女賓部出來,后面跟著一位同樣穿著白大褂的年輕醫(yī)生。我們說明來意后,中年醫(yī)生說她就是高和美,跟著她的年輕醫(yī)生是她的徒弟小王。
高和美非常爽快地讓我們坐下,讓王大夫給我們泡了茶,采訪在聊天中開始了。
說起針灸,高和美說,非常感激自己的父母。高家算是中藥世家,父親祖?zhèn)靼局坪芎玫母嗨帲委熝嵬韧?、跌打摔傷。他精通中醫(yī)理論,經(jīng)常出診治療救人,“在我們這十里八鄉(xiāng)小有名氣。正是受父親的影響,我從小就對人體經(jīng)絡(luò)很感興趣,而且能很熟練地找準人身上的穴位。父親覺得我在這方面有些天賦,于是向針灸方面引導我,希望我能掌握這門技術(shù),救助更多的鄉(xiāng)親。父親就有意識地經(jīng)常帶我出診、做藥,不失時機給我講一些中醫(yī)知識”。無意間,高和美發(fā)現(xiàn)自己對針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立志要做一位扁鵲、華佗式針灸師。為了能夠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中醫(yī)知識,父母親鼓勵她去專業(yè)學習,于是高和美進入了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習。
實踐出真知。通過專業(yè)系統(tǒng)的學習和實踐,高和美悟到,中醫(yī)活的靈魂就是一個“通”字:“人們常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就是這個道理,其實還可以說成通則不病,病則不通?!?/p>
醫(yī)圣張仲景就論證過:“三陰三陽十二經(jīng),循體之內(nèi)外,臟俯之表里,蓋源于兩踝,受命于神命。一下涌泉,二沒太沖,內(nèi)繞太溪,外達懸鐘,上洗至足三里,沿路而下走巨虛,午戌二時各洗一次,其效如神,雖是簡易療法,確有起死回生之功。”簡單地說,就是疏通經(jīng)絡(luò)雖然是很簡單的治療方法,卻有起死回生的功效。針灸就是為了打通身體上淤堵的地方,疏通經(jīng)略。就是說,一針下去,按著氣血流動的方向,結(jié)合淤堵形成的方向,配合進退搓捻等手法,刺激相應的穴位,達到疏通經(jīng)絡(luò)的效果。高和美說,道理就是這么簡單。在實踐中,她總結(jié)出了“快針”之法:“毫厘之間,分寸有數(shù)。進退之際,快慢有度。左旋右轉(zhuǎn),定數(shù)分明。內(nèi)力潛行,速而無痛。透皮及骨,效果靈驗。”
筆者指著東墻上那塊快針牌匾問,“你的快針口訣就‘公示在這里嗎?”高和美笑著點了點頭?!澳汶y道不保密?”筆者追問道。這回她幾乎帶著笑聲在說話,“干嘛保密?會的人越多越好,能給更多的人病了!”她稍微停頓了一下,有些認真地說“所謂上醫(yī)守神,口訣只是一個描述,關(guān)鍵是人!湛然澄明,無人無我,心與道通,人與針合,只有在這個狀態(tài)下才能扎出快針的效果?。 彼娢覀儾缓苊靼?,繼續(xù)說,“這些確實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口訣只是便于教學,就我個人來說,也拘泥于口訣。我有一個習慣,就是無論什么情況,晚上我都要把一天的治療情況象過電影一樣慮一遍,查一查有沒有疏漏,有沒有不是最佳方案的,有什么新的情況,10多年了一直這樣?!?p>
快針的效果從錦旗大概就能讀出一二了,但是我們還是決定采訪一個業(yè)內(nèi)人士,聽聽他的看法。高和美非常爽快地向筆者推薦了泰安市中醫(yī)醫(yī)院的張副院長。
原來,張副院長有一個病號,膝關(guān)節(jié)疼痛近三十年了,跟著他治療也五六年了,疼得厲害時就住院,緩解了就出院,一直不能治好。前段時間,張副院長在街上碰到這個病號,發(fā)現(xiàn)他走路不但不瘸了,而且又快又有勁了。就問他是怎么回事,他高興地告訴張副院長說,我是遇到神醫(yī)了,針了七八次就給我清根了,徹底好了。張副院長感到不可思議,決心要弄清是怎么回事。
張副院長找了一個時間來到了高高和美的診室。碰巧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扶著一位老大爺走了進來。他就躲在一旁,緊盯著高和美和病人,要一探究竟。
高和美熱情地接待了這對父子,請他們坐下后,問大爺哪里不舒服?那位小伙子搶著說,“我爸眼花了,看什么都重影。一個人看成四五個,不知道哪個是真的。上廁所能看成七八個門,結(jié)果還是碰到墻上。自己不能出門,在家里也沒法干活。去濟南北京也沒治好,醫(yī)生說是外展神經(jīng)麻痹癥,不好治。俺鄰居說他幾十年的老頭痛病讓你給扎好了,讓我們來試試?!?/p>
高和美又問了老大爺幾個問題,檢查了他的眼部、臉、頭部、頸部后,就把他領(lǐng)進了男賓針療室。20多分鐘后,那位老大爺從針療室出來,張副院長問他感覺怎么樣?他高興地說,“好多了,真管用!”張副院長問高和美,需要治療多少次,高大夫說,七八次吧,要看具體情況。張副院長問明小伙子來治療的時間便告辭了。
第四天,張副院長早早來到了高大夫的診室,專門等待那父子倆的到來。過了不久,先前那位老大爺果然推門走了進來,后面并沒有年輕人。他吃驚地問:“今天自己來的?”“是啊!”“怎么來的?”“坐公交來的?!薄安恢赜袄??”“還有點模糊,不礙事了?!睆埜痹洪L沖著高和美翹起了大拇指。
王進東老人是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老革命,在戰(zhàn)場上負過傷,腰腿都不好,今年92歲了。她是高大夫的鐵桿“粉絲”,每次來都“閨女,閨女”的稱呼高和美,她們之間非常親熱。
老人介紹說,她88歲那年,腰腿痛得不行了,出門靠輪椅推,站站要扶著四腳拐杖,特別是疼得坐也不行,站也不行,躺著也不行,簡直就不知道怎么活了。住了好幾家醫(yī)院,除了打針按摩沒有什么好辦法。后來決定針灸,相信祖國醫(yī)學是有辦法的。先在附件醫(yī)院一個針灸門診針的,剛開始管點用,緩解了些,可是兩三個月下來,沒有效果了。那個大夫挺著急的,就跟她說,大姨,你去第四人民醫(yī)院看看吧,那里有個針灸的,有自己的一套獨特針法,效果很好,你去試試吧。就這樣,老人就來到高和美這里了。老人說:“一下針,我就感覺到了不一樣,舒服??偣苍?1次吧,我就又能自己走路了,坐著也舒服了,睡覺也舒服了。我心里那個高興啊。小高,技術(shù)好,人也好,問長問短的,很會關(guān)心照顧人,就像親閨女似的。我不僅治好了病,還賺了一個閨女,真好啊。好東西就得讓大家知道,我們講為人民服務(wù),讓有病的早治好,少走彎路,少受罪,不花冤枉錢,這就是為人民服務(wù)。我宣傳,不撒謊,他們都信,閨女的技術(shù)頂呱呱的,絕對堵嘴。”
老人的女兒告訴我們:四五年了,我母親身上無論哪里不舒服都要讓高姐看看,每個月都要來保健保健?!皨寢尶墒请x不開高姐了!”她逢人就給高和美做宣傳,四五年下來,經(jīng)她介紹來針灸的有好幾百號人了。老人說:“我常來,說是保健,主要是來看看閨女”,老人說著,高興得笑起來。
說起師父累病的事,高和美的徒弟小葉竟然眼圈紅了:“那是2015年元旦過后,那天天氣比較冷,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師父一直在忙、一直在流汗,衣服濕了干了好幾回。那天上午針了23個病號,下午22個,總共45個。師父忙得中午都沒有吃飯,晚上11點20才針完最后一個。送走這個病號后,師父坐下來竟然好長時間站不起來,第二天發(fā)高燒到39度。我只是打下手,還累得腰痛了兩三天,小腿脹得難受?!?/p>
這位徒弟說,高大夫還有一個等病號的習慣,凡是預約好的,她一定等到病號來。粥店辦事處有一位低保戶婦女腰腿痛的幾乎不能自理,還要給兒子照看孩子,真是痛苦不堪。來針了兩次之后,到了該針第三次那天,晚上等到快10點了,她還沒有來。高大夫就問徒弟小王,對這個病號不要錢的事給她說了沒有,別是怕花錢不來了吧,她再針兩次就可以完全好了。小王說,和她說了,第一次收的錢也退給她了,她感動得不得了,一個勁兒地說謝謝。聽了徒弟的話后,高大夫說,不行,我們還是去她家看看吧,她家里那么困難,還要看孩子,治不好多受罪啊。于是,她們按照病例上的地址找到了這位婦女家,原來:一是這位婦女針了兩次后,雖然還有些痛,但是覺得不耽誤干活了,人家不要自己的錢,就不好意思去針了;二是這天她的孫子不小心扭傷了腳,她也確實沒有辦法出去了。高大夫告訴她,你再針兩次就徹底好了,這樣半途而廢受罪的還是你。你孫子那只腳扭傷了,一起給他針針就都好了。就這樣,高大夫上門給他們針了兩次,使這祖孫二人都恢復了健康,而且分文沒取。
高和美帶了很多徒弟,已經(jīng)有好多能外出獨立開展工作了,還有許多慕名而來、上門求學的。對于收徒,高和美告訴筆者,帶徒弟就為了兩點:一是把自己這點點技術(shù)傳出去,給更多的人減去痛苦,二是讓這些孩子們有一技之長。她在手把手地教他們技術(shù)的同時,總是告訴她們:為醫(yī)者,一定要有一顆大慈大悲的心,要把病人真正當成自己的親人,這樣你才能有最大的動力把技術(shù)學好學精。
藝高聲自遠。隨著治療好的病號越來越多,高大夫的名聲也越傳越遠,各地邀請高大夫去坐診的越來越多。如今,在濟南、青島都開有高和美的分診室。高和美還經(jīng)常應邀去濟寧、曲阜、萊蕪等地去講學。特別有意思的是,這些年慕名而來的外國朋友也漸多了起來,他們親身體驗到“高氏快針”的神奇后,也想邀請高大夫去他們那里。在采訪中,來中國學武術(shù)的一位俄羅斯朋友說,愿意在俄羅斯給高大夫建個針灸醫(yī)院;南非的一位黑人朋友用生硬的中國話告訴筆者“我希望高大夫去我們那里‘砸(扎)針,簡單、便宜,真是太神奇啦!”。
在采訪中,我們感覺到,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高氏快針”早日普及,走出國門,造福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