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在小學作文訓練過程中,習作批改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它既是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的有效延續(xù),也是教師進行習作講評的重要基礎,對于促進小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習作教學中,通過教師批改、師生評改、學生互評,使學生們互相了解作文優(yōu)缺點,補長補短,不斷提升作文水平。那么,怎樣才能讓作文批改真正達到理想的效果呢?筆者談談自己在習作教學中的一些嘗試。
養(yǎng)成習慣,學會批改
真正學會批改習作,始于方法,成于習慣。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突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首先要引導學生掌握批改習作的方法和策略,培養(yǎng)學生批改習作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步學會批改,掌握方法,養(yǎng)成習慣。
培養(yǎng)批改作文的良好習慣 好的習慣養(yǎng)成不可一蹴而就,而貴在堅持。作文訓練中,要讓學生有評判和批改意識,學會站在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思考作文的內(nèi)容、立意、構思等是否恰當。比如,作文寫完了,站在讀者的角度讀一讀自己的作文,看看讀的是不是通順,聽起來是不是順耳,行文是不是適宜。站在讀者角度審視自己的作文,這就是一種好習慣。魯迅先生曾說:“我寫完之后,總要看兩遍,自己覺得拗口的,就增刪幾個字,一定要把它讀的順口;沒有相宜的白話,寧可用古語,希望總有人會懂,只有自己懂得或連自己也不懂得生造出來的字句,是不大用的?!逼鋵?,在習作中常常會遇到意思重復、前后矛盾、文句不通以及標點、文字等方面的差錯,只要養(yǎng)成認真閱讀、思考的好習慣,這些問題很容易就會迎刃而解。
指導批改作文的方法和步驟 批改作文要堅持以讀為主,讀思結合,反復批改。讀第一遍,格式上是否正確,卷面是否整潔,修改錯別字,標點符號是否正確,劃出明顯有語病的句子。讀第二遍,看文章的立意是否恰當,中心是否明確;看文章的選材是否圍繞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實際,是否具有典型性。讀第三遍,看文章結構、層次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看表達方式,看語言是否簡練、通順、準確。讀第四遍,對習作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做出評價,對不足之處提出具體修改要求和建議,還可以對作者提出希望。小組評議,綜合評定等次或打分。最后署名,并寫上批改日期。
啟發(fā)引導,指導修改
看不出作文中有什么毛病,不知道從哪兒下手好。這應該是不少學生的通病。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文批改過程中,教師的示范引領必不可少。尤其是在開始學習評改的階段,教師的示范指導更為重要。首先,教師從學生作文中選擇一兩篇代表性習作,通過投影儀投影(或印發(fā)給學生),帶領大家一起修改,修改過程中要遵循先亮點、后缺點的原則,評出成績,提出建議。修改建議從立意、選材、結構、語言表達、標點符號等方面入手,修改的符號要統(tǒng)一規(guī)范,修改語言書寫要認真,要有旁批和總評。通過這樣的示范批改,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fā),既能學到優(yōu)點,也能總結出不足之處,從而掌握提高文章質(zhì)量的途徑。
先示范,再自改 學生作文中,教師要認真做好篩選,選出問題具有普遍性的,同時也要具備一定優(yōu)點的習作;然后,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一起討論,共同修改習作。目的是讓學生既能從中學到優(yōu)點,又能發(fā)現(xiàn)一些典型性問題,引導自己去修改,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師批,學生改 教師批,就是教師通過符號的形式引導學生修改,對于比較復雜的,可適當加上眉批。學生改,就是學生悉心體會教師的修改符號及眉批,對習作加以修改。
自批自改 在作文進行互批互改之前,應當讓學生自己再一次仔細檢查,找出并改正文中的病句;文中是否有啰嗦重復之處;文中用詞是否準確、簡潔等。這樣學生在自我批改中能及時調(diào)動學習修改自己作文的積極性,每一位學生都會關心自己的學習成果,有利于他們養(yǎng)成在多讀中精心“自改”的學習責任感和好習慣。需要說明的是,自改過程不只是找錯的過程,如果覺得自己寫得很好的地方也可以批注出來。這樣做,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也會給予更大的關注和鼓勵。
互批互改 學會互改作文,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這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方法之一。
面批面改 面對五彩繽紛的世界和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小學生往往能根據(jù)自己的粗淺認識,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這其中不乏一些美好的童真、童趣。即便有些經(jīng)不起推敲,教師在修改中也不能隨意抹掉,而是可以采用面批的方法,與學生做好交流,鼓勵學生在習作真實性的基礎上,盡量讓表達更加完美。
把握分寸,注重實效
批改作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批改練習中不斷提高習作水平。學生自改、生生互改是作文批改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也不是全部。因此,教師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能把批改作文的整個過程全部拋給學生,也不能只圖方便而省去學生批改的環(huán)節(jié)。在批改學生作文的過程中,應當更多地關注實效性。每一篇習作,從草稿、提綱,到成文、自批自改,再到相互批改、評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都有著切身的感受和體會,這些環(huán)節(jié)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在學中練、在練中學的機會,達到互學互進、共同受益的目的。教師的修改,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傊谛W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作文批改這一環(huán)節(jié),認真探索作文批改的策略和方法,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改進批改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作者單位:廣西欽州市欽北區(qū)那蒙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