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
〔摘要〕我們在教育工作中發(fā)現(xiàn),情緒對中學生的行為、家長教育孩子的行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均有重大影響。經(jīng)過廣泛的學習與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源起古老但新興于教育領域的正念培育是一種容易掌握、功效多樣、適應面廣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方式,因此我校采用正念培育的理念與方法,從學生、教師、家長三個維度同時推進,提高師生和家長情緒管理和調(diào)節(jié)的能力,達到了顯著效果。
〔關鍵詞〕正念培育;促進;師生;情緒覺察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34-0007-05
一、研究背景
情緒是人對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表達著個人的需要和愿望,同時也調(diào)節(jié)著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距離。情緒對我們的生活有重要的影響,我們在教育工作中發(fā)現(xiàn),情緒對中學生的行為、家長教育孩子的行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均有重大影響。
(一)不良情緒影響學生的行為
我校曾用“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對試點班學生進行測試,測試統(tǒng)計顯示,試點班學生情緒平衡性因子分2的比例高達48%,表明接近一半的學生情緒不夠穩(wěn)定,有自卑、失落、抑郁、焦慮、恐懼、強迫等情緒問題,甚至有自殺傾向和攻擊行為。他們要么表現(xiàn)為自閉,不與父母、老師、同學溝通,在焦慮、抑郁的情緒中掙扎;要么表現(xiàn)為不遵守學校紀律,與老師公然對抗,與同學爭吵、打架等。不少學生因不知如何有效管理不良情緒而來求助。
(二)不良情緒影響教師的教育方式
我們曾用SCL-90對我校教師進行測試,測試統(tǒng)計顯示,我校教師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國內(nèi)常模,有22%教師的總均分超過2分,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抑郁因子分2比例達24%,焦慮因子分2的比例達21%,這與我校作為本地示范學校在社會高期望下教師產(chǎn)生的高壓力感有關。不良情緒影響到教師對學生問題的判斷和處理,容易采取公開、直接、嚴厲的教育方式,給學生心理帶來陰影和傷害,甚至激發(fā)學生與老師公然對抗,造成不良影響。
(三)不良情緒影響家長的教育方式
我們在輔導前來求助的學生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良情緒有很大部分來源于家長對他們不良的教育方式和情緒。不良情緒驅使家長頻繁地指責、抱怨甚至怒吼、打罵孩子,給孩子帶來恐懼、焦慮、抑郁的情緒,或者父母之間因矛盾而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吵鬧甚至打架,給孩子帶來憤怒、自責情緒和不安全感,使孩子容易發(fā)生攻擊自己或他人的行為。
雖然我校十多年前已采取集體講座、團體活動、個別輔導等方式對師生和家長進行情緒調(diào)節(jié)指導,也在不斷學習、運用近年流行的認知行為療法、敘事治療、焦點治療等心理咨詢和治療技術,但因為師資、時間有限,以上方式僅能解決少數(shù)學生、家長的問題,不利于大面積推廣和運用,難以滿足廣大師生和家長的需求。經(jīng)過廣泛學習與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一種容易掌握、功效多樣、適合于廣大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方式——正念培育。
國內(nèi)外研究結果表明,正念培育能促進人們對內(nèi)部現(xiàn)象(想法和感受)保持開放和覺知的狀態(tài),從困擾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中抽離出來,以客觀的角度去觀察情緒和想法,并拉開與情緒和想法的距離,從而如實地接納想法和感受,能更深刻和更生動地體驗到積極事件和情緒,增強人們對負性情緒的覺察,減少卷入負性情緒的程度,使情緒狀態(tài)更具有適應性和靈活性,從而提升個體情緒調(diào)節(jié)的能力。因此我們決定并采用正念培育的理念與方法來提高師生和家長情緒管理和調(diào)節(jié)的能力,經(jīng)過前期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之后我們決定申請設立課題,進一步實施和驗證正念培育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課題界定
(一)正念培育
正念培育是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師生和家長覺察此時此刻的感受與體驗,從而提高對此刻的專注與清醒,享受學習、工作與生活的過程。正念起源于東方的禪修技術,是禪修中修煉心性的主要方法。
正念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被介紹到西方,經(jīng)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喬·卡巴金博士等學者的介紹和科學研究,漸漸改良和整合為當代身心醫(yī)學、心理治療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技術之一。各種以正念為基礎的心理療法相繼誕生,并逐漸應用于諸多領域。隨著正念的實證研究增多以及正念訓練科學性的不斷增強,不僅是臨床病人,更多的健康人也從中受益,其應用的對象逐漸從成年人群擴展到青少年人群。據(jù)大量研究證實,接受正念培育的學生在自我意識、學業(yè)適應力和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以及幸福感等方面顯著提升。
近年來,正念也被引入我國的醫(yī)療、教育等領域。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高校均有研究證實正念培育對學生在調(diào)節(jié)情緒、保健心理、提升幸福感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我國不少中小學開始嘗試將正念培育引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情緒覺察與管理
指個體從困擾自己的情緒中抽離出來,以客觀的角度去觀察情緒,拉開與情緒的距離,如實地接納感受,培養(yǎng)駕馭情緒的能力,并由此產(chǎn)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三)正念培育促進師生情緒覺察與管理的應用模式
指應用正念培育提升師生及家長情緒覺察和管理能力的模式,包括應用正念培育的依據(jù)、途徑、步驟、過程、效果評估等。
三、研究途徑及成果
(一)操作性成果
1.建構面向學生、教師、家長的正念培育三維培訓模式
正念培育需要學校氛圍及家庭氛圍,需要學生、教師和家長彼此理解和認同,因此正念培育不僅面向學生,還面向教師和家長,課題組在對試點班學生進行培育的同時,還向教師和家長進行正念培育指導,學生、教師、家長三個維度同時推進、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形成正念培育的微環(huán)境。
(1)試點班學生“每周一課+三次練習”
正念培育所需的基本理念在每周一課中進行簡短講解,然后通過練習、游戲、視頻、情景劇、小組討論等形式進行體驗、感悟、分享,多角度深入理解正念原理,充分體驗當下的感覺、情緒與思維。
比如在學習“STOP——讓身心重歸平衡與寧靜”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掌握STOP的方法與步驟,體驗運用STOP的感受和效果,指導老師請各組學生根據(jù)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沖突事件設計情景,運用STOP的方法進行角色扮演,并描述運用該方法時的身體感覺、情緒和念頭。表演后請其他同學點評、交流,以此鞏固、強化STOP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調(diào)節(jié)情緒或化解矛盾。
課外,班主任帶領學生每周進行不少于三次的正念練習,并將練習照片或錄像分享到QQ群里,通過反復練習、體驗,逐步將所學正念理念內(nèi)化,并形成思維與行為習慣。
(2)教師“定期研討+實踐推廣”
課題組組織試點班班主任及其他對正念培育有興趣的教師開展系列教師正念減壓沙龍活動,每學期開辦一期,每期10次活動,每次培訓時長1.5小時。教師在沙龍系統(tǒng)學習正念的理念與方法,并將所學在教育教學中實踐和推廣。沙龍采用簡短理論學習與體驗分享相結合的形式,請老師分享自己在教學工作與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正念理念與方法的案例。
比如,在學習正念傾聽時,請老師們兩兩一組,彼此相互進行正念傾聽,并在傾聽的過程中覺察自己的身心感受,練習后分享感受。在學習正念溝通后請老師們反饋運用于學生教育中的感受,老師們列舉自己和學生溝通的案例,印證正念溝通對以前難以教導的學生達到了出人意料的攻心作用,尤其是共情、傾聽、求同和協(xié)議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出了平常沒有機會說出來的想法和感受,讓自己了解到以前所沒有得知的信息和隱情,讓引導和轉化變得順暢起來。這些實踐案例加深了老師們對正念溝通原理與功效的理解,更清楚地掌握了正念溝通的操作步驟與要素。
(3)家長“系統(tǒng)主題講座+沙龍培訓”
課題組對試點班家長每學期舉辦一次正念親子教育講座,講座以正念親子溝通為主線,具有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
課題組還組織試點班有意向的家長開展正念親子教育沙龍活動,每學期開辦一期,每期八次活動,每次培訓時長兩小時,連續(xù)八周。每期成員40人左右。沙龍采用簡短理論學習與案例分析、情景演練相結合的活動形式。案例分析盡量采用家長提供的自己與孩子教育問題的真實案例,請其他家長一起角色扮演,然后群策群力,運用正念溝通的原則共同解決問題,給案例中的家長提供解決問題的多種思路和方法,也學會如何在平等、接納、友好的氛圍中進行正念溝通。
(4)需求強烈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課題組老師對情緒困擾大、內(nèi)心沖突強烈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運用正念理念和方法調(diào)整學生認知的偏差和不穩(wěn)定的情緒,幫助學生以一個觀察者的身份觀察自己的內(nèi)在,溫和地覺察自己的感受、情緒和念頭,不作評判;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接納自己,建立真實的身心鏈接;將心理能量從消極思維中抽離出來,緩解情緒,形成新的信念和行為模式,等等。
經(jīng)過個別輔導的學生無論在認知結構、情緒調(diào)節(jié)、學業(yè)適應力和人際關系等方面都有明顯改善,正念的理念與方法在個別輔導技術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起到了顯著功效。
2.總結提煉出正念培育的“六步式”培訓流程
正念的理念與行為必須通過反復持續(xù)的體驗和練習才能形成習慣,因此課題組采用“學習—體驗—練習—分享—實踐—反饋”六步式培訓流程,對學生、教師和家長進行培訓,并根據(jù)不同培訓對象調(diào)整、完善培訓方案和形式。
六步式流程側重于體驗和練習的環(huán)節(jié)。先簡短講解正念培育的理念或方法,然后通過現(xiàn)場示范、案例分析、情景演練等形式讓學生、教師、家長先在課堂上體驗練習、感悟分享;并布置課后練習,讓學生、教師、家長課后堅持練習并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運用所學理念和方法,記錄練習感受,回到課堂后再分享反饋?;顒又谐浞职l(fā)揮每個成員的主體性和能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培訓的教學過程中來,不斷反思、提問、回答問題,并通過分享、交流等方式讓他們和指導教師一起合作、共同探討、充分協(xié)商,解決共性和個性的問題。
3. 多維度宣傳、推廣課題,拓寬正念培育指導的時空
(1)借助QQ群、微信群和公眾號等媒體宣傳推廣課題
課題組組建了面向本校師生和家長的“教師正念減壓沙龍QQ群”和“正念培育家校交流QQ群”,以便老師、家長和學生在群里交流分享學習感悟,探討困惑與見解,向沙龍以外的老師和家長宣傳與推廣課題。
課題組每學期在校內(nèi)展出一期正念培育專欄,展示、交流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正念感悟文章。課題組還組建面向市內(nèi)外人士的“什邡正念體驗沙龍微信群”和“正念伴我成長”微信公眾號,向市內(nèi)外推廣宣傳我校正念培育課題。
(2)走出學校、面向社會宣傳推廣課題
課題組還邀請我市各行各業(yè)對正念有興趣的人士到什邡青鳥心理咨詢中心參加什邡正念體驗沙龍活動,于每周五晚開展正念學習與體驗活動,推廣正念培育課題。課題組還為洛水慈濟中學、什邡市市人民檢察院等兄弟學?;蛴押脝挝慌e辦正念減壓講座,向每年來我校交流訪問的新加坡科蘭芝中學的師生宣傳正念培育課題。我校主管德育的副校長到什邡市結對幫扶涼山州喜德縣開展智力援建工作時,在喜德縣中小學德育干部培訓會上宣傳我校的正念培育工作,引發(fā)喜德中小學老師們的強烈興趣,他們表示希望能到我校學習、借鑒這一舉措。
4. 編寫出正念培育操作手冊
(1)編寫出《學生正念培育教案》
課題組將已試行的學生正念培育教案編撰為《學生正念培育教案》(一冊),該冊教案用時一學年,分上下兩期,每期8課,每課2~3學時。上期主要引領學生向內(nèi)觀察并探索自我感受,掌握正念的原理及操作方式,覺察自己的習慣性思維及行為模式,探究自我應對壓力的方式等。下期主要引領學生向外觀察并探索人際交往,了解人際模式的形成,學會正念傾聽及溝通,培養(yǎng)共情、慈悲、仁愛等人際正念的品質(zhì),嘗試向習慣性思維及行為模式挑戰(zhàn),并將正念的理念與方式運用于學習、生活中。
(2)編寫出《教師正念培育指導方案》
課題組將已試行的教師正念培育指導教案編撰為《教師正念培育指導方案》(一冊),該冊教案用時兩年半,分五期,每學期學習一期,每期8~10次活動,每次2學時。該冊教案主要引領教師掌握正念的原理及操作方式,向內(nèi)觀察并探索自我感受,向外觀察并探索人際交往,了解人際模式的形成,學會運用接納型語言、積極聆聽等方式與學生進行正念溝通,發(fā)現(xiàn)學生問題背后的需求,激發(fā)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動力,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將正念的理念與方式運用于教學工作和生活中。
(3)整理出《正念培育研究課教案集》
課題組將教師設計的正念培育研究課教案整理為《正念培育研究課教案集》一冊,分為“育人篇”“教學篇”?!坝似敝饕占私處煱颜钊谌氚嗉壒芾砼c教育工作中的活動方案,“教學篇”主要收集了教師把正念融入學科教學的活動方案。
(4)寫出《正念親子教育培訓方案》
課題組將已試行的正念親子教育培訓教案編撰為《正念親子教育培訓方案》一冊,系統(tǒng)而深入地引導家長學習正念親子教育的原則、態(tài)度和方法,重新認識孩子的行為和需求,學會正念傾聽與溝通,善于識別溝通障礙,掌握正念溝通的要素,學會運用正念調(diào)節(jié)情緒,化解親子沖突,營建和諧家庭,從而助力孩子成長和自我提升。
5.編輯出《正念學習感悟文集》 和《正念培育個案輔導案例集》
課題組將本階段學生、教師、家長所撰寫的正念學習感悟文章進行評選、編輯,合編為《正念學習感悟文集》一冊,分為教師篇、家長篇、學生篇,每個篇章又據(jù)文章內(nèi)容分為多個主題。這些文章既反映了師生和家長在正念學習方面的感悟、收獲和成長,也是我們正念培育課題很好的宣傳與推廣的資料。
課題組將老師們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的案例報告進行評選、編輯,合編為《正念培育個案輔導案例集》一冊,并分為“人際問題”“情緒問題”“學習問題”“其他問題”四個類型。這些案例報告包含個案的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問題的研究與分析、個案輔導轉化策略、輔導成果、輔導反思等六方面的內(nèi)容,既是對個案輔導效果、得失的回顧、總結與反思,也給其他老師輔導學生提供了啟示和借鑒。
(二)認識性成果
1.正念培育不僅需要理論講解,更需要持續(xù)的體驗和練習以形成思維和行為習慣。
思維與行為模式的改變不僅僅依靠認知的改變,還需要通過持續(xù)的體驗和練習以形成新的思維和行為習慣。而正念培育的特點就是側重于體驗和練習,讓師生、家長先學習正念的理念與方法,然后通過反復練習、體驗感悟、反思分享等方式反復強化、鞏固,最終將認知轉化為行為。
2.互助自助式解決問題能夠激發(fā)集體智慧,調(diào)動受助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營建接納、安全的團體氛圍。
互助自助式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產(chǎn)生的集體智慧勝過任何一個專家,能夠給受助者提供多種視角和思路,讓受助者走出自己的情緒或固有模式,做出更適宜的選擇。而活動中共情、不評判、不分析的要求也給受助者提供了接納、安全的團體氛圍,讓受助者敢于暴露自己真實的案例,敢于再現(xiàn)帶來困擾的情景,并且通過與其他同伴的角色扮演,了解當事人當時的感受和行動背后的動機,對問題產(chǎn)生新的認識和理解,也獲得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和信心。
3.提高學生的情緒覺察與管理能力需要從家長入手,通過改變家庭系統(tǒng)結構改善家庭功能。
孩子的情緒障礙往往源于父母的教育觀念與方式,源于夫妻關系或親子關系出現(xiàn)問題,因此不能只針對孩子工作,只要求孩子改變,還需要家長以及整個家庭改變。要讓學生形成正念的理念與行為,還需要家長也學習正念的理念與方法,學會覺察與管理情緒,形成非評判和接納的教養(yǎng)觀念,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4.正念培育還需要教師密切配合,通過提高教師情緒覺察與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情緒覺察與管理能力。
教師心理健康的狀況,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行為、心理,影響學生的身心成長。鑒于我校很多教師感覺工作壓力大,身心疲憊,我們認識到,正念培育不能只面向學生,還要面向教師,讓教師學會調(diào)節(jié)身心,同時形成非評判和接納的教育理念,為學生營建和諧、愉快的正念氛圍,進而提高學生的情緒覺察與管理能力。
四、成果所取得的教育教學改革效益
(一)學生提高了情緒覺察與管理能力
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學習,反復的體驗和練習,試點班很多學生感覺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心緒更易安寧,更善于調(diào)控情緒,對同學、對他人更寬容友善,對學習和生活更加樂觀自信。
課題組用“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對試點班300名學生在接受一年的系統(tǒng)正念培育前后的心理狀況進行測試,對比前后測試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各因子平均分及陽性所占比例均有下降,可以看出試點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升,正念培育有顯著成效。
有學生分享:“第一次嘗試用正念的方法背不規(guī)則過去式,感覺不是自己主動去背記,而是與知識產(chǎn)生了共鳴。感覺這時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自己與知識,復習起來很輕松很愉快,效率非常高?!?/p>
“我在閑暇時間經(jīng)常嘗試正念練習,不停地接納一切,包括一切想法。逐漸,我明白了什么是‘愛意,什么是‘不加評判。很神奇,原來班上很討厭的幾個同學我也發(fā)現(xiàn)了優(yōu)點。我嘗試著充滿‘愛意地去了解他們,一下子,感覺天下全是美好?!?/p>
“正念看起來微不足道,練習時也僅有短短五分鐘,但是我能把它融入我的生活,我感受到了我吃飯能夠細嚼慢咽,不挑食;我做作業(yè)時靜下心來做,不浮躁;我走路時踏實每一步,不著急……我已經(jīng)不會為未發(fā)生的問題所困惑而煩惱,而是活在當下的安寧與喜悅中?!?/p>
(二)教師提高了情緒覺察與管理能力、緩解了工作壓力、拓寬了工作思路
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學習、反復的練習和實踐,老師們提高了情緒覺察與管理能力,感覺身心壓力減輕了,對學生的接納度、愛心和耐心增強了,師生關系更密切,工作效率提升了,對家人更加包容,對生活滿懷感恩。
課題組用SCL-90測試50名教師在接受兩年的系統(tǒng)正念培育指導前后的心理狀況,對比前后測試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各因子平均分及陽性所占比例均明顯下降,可以看出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有提升,正念培育指導成效顯著。
有教師分享:“通過正念學習與練習,我的人生態(tài)度,生活和工作方式都悄悄地發(fā)生了改變。在調(diào)整心態(tài)、提高自己生活質(zhì)量的同時,我嘗試將正念介紹給學生,帶領他們練習放松,減輕壓力,并有意識地將正念品質(zhì)、正念傾聽、正念溝通等知識運用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收到一定效果?!?/p>
“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練習正念后,課堂上基本沒有打瞌睡的現(xiàn)象,整個課堂的活躍程度在提高,參與人數(shù)明顯增多,課堂學習氣氛濃厚,做筆記高效迅速,可以肯定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效率均有提高。”
(三)家長提高情緒覺察與管理能力,改善了親子溝通方式,密切了與孩子的關系
有的家長認真學習并實踐了正念的理論和方法,感覺對自己身心的覺察能力和情緒調(diào)控能力有所提升,學會了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密切了與孩子的關系,從家庭其他成員的反饋中也能感受到他們的改變和進步。
有家長分享:“堅持八周的正念親子教育沙龍學習,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管理自己的情緒,和孩子交流時,以前往往是將自己的情緒一股腦地展現(xiàn)給孩子,很容易讓我們說出過激的話,讓孩子反感,根本達不到溝通的效果?,F(xiàn)在我明白了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有同理心,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體驗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幫助孩子?!?/p>
“八周的沙龍學習,讓我們?yōu)槿烁改傅膶W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尋找問題的主體,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孩子做朋友,走入孩子的心靈?,F(xiàn)在每次孩子歸家,也會興高采烈地和我訴說她在學校的點滴,分享她的快樂。感謝學校給我們這個平臺,讓我們眾多迷茫中的家長找到了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化解了青春期教育的困惑?!?/p>
五、研究反思
雖然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各界肯定,但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和完善的方面:如參研教師理論學習與實踐練習的時間和積累不足;學生和家長正念練習時間欠缺;正念培育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度需加深、形式和科目需多樣化;課題研究成果有待進一步提煉、發(fā)表或交流,等等。我們將繼續(xù)努力,不斷學習,以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不斷優(yōu)化正念培育的途徑與方法,讓更多的師生、家長獲益,讓更多的孩子完善人格、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大什邡附屬外國語中學,什邡,618400)
編輯/劉 芳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