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朝霞
摘 要:高中化學中生活化教學的開設主要是將教材內容與現(xiàn)實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是學生能在生活經(jīng)驗獲取的同時更好的對化學知識進行感知,從而鍛煉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使學生具有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化學知識學習中能了解到知識的作用,也就能深刻的感知到化學的科學服務要來源于生活的道理。繼而以提升學生的綜合性學科素養(yǎng)水準,進而帶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化學教學 生活化學
一、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生活的意義
首先,在化學教學中推動和生活化學的結合和發(fā)展,能夠拉近學生和化學知識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找到生活共鳴,也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掘學習化學知識的契機,這樣更加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興趣,進而能夠推動化學教學工作的進一步落實。其次,化學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和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往往只注重講述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在實踐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重視不足。推動化學教學和生活化學的結合,就意味著學生將有更多的機會去發(fā)掘生活中的化學,這就要求學生更多地去觀察、去實驗、去驗證,進而有效鍛煉到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最后,推動化學教學的生活化,對學生而言也意味著化學學習的生活化,引導學生去關注化學行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激發(fā)學生了解生活化學的熱情和積極性,逐步學習用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拓展學生的化學和生活視野,引導學生關注科技發(fā)展的前沿和前景。
二、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生活化學的具體措施
(一)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加以利用
生活當中的很多現(xiàn)象都有化學知識的影子彰顯其中。教師要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從生活當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化學知識、學習化學知識、掌握化學知識。讓學生對化學更加深入的學習和了解,并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化學這門學科的興趣以及使用能力。要引導學生去探究生活當中出現(xiàn)的化學現(xiàn)象,以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作為基礎,不但地深入思考。譬如,在學習臭氧的性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回憶,搜索生活當中的常見現(xiàn)象:當雷雨過后,空氣會變得更加新鮮,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之一便是雨水沖刷掉了空氣當中漂浮的大量灰塵,使得空氣得到了有效的凈化;另一個原因便是臭氧含量的增加。氧氣在雷電作用下轉化成了臭氧,使得臭氧在空氣當中的含量得到明顯的增加,其所具有的殺菌消毒的特點,使得空氣被凈化。這便是雷雨天氣過后人們會明顯的感覺空氣變得清新的化學原因。
(二)在高中化學生活化生活教學中,必須把社會熱點與教學結合起來,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現(xiàn)如今,化學在我們的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用性很強,與我們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發(fā)展息息相關。此時老師必須緊跟時代潮流,把自己的化學知識進行不斷充實和完善,時刻關注化學領域的前沿動態(tài)。在進行化學課堂教學的時候,化學專業(yè)老師必須把教學內容和社會熱點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熱點知識。比如說,近些來社會各界人士普遍重視日常的食品以及人身安全問題,在化學老師講到食品添加劑的化學原理時候,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查閱收集有關食品添加劑的材料知識,進而使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得到提升,讓他們通過對食品熱點問題的關注來提升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這些生活實例,容易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更加主動地學習,進一步探究新知的興趣油然而生。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能力
推動高中化學教學的生活化,不僅是教師一個人的事,需要學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從學生的角度而言,學生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不僅是進一步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效果的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提升的要求。在推動高中化學教學和生活化學的結合方面,學生積極性和自主能力的發(fā)揮,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生活化教學目標要求的落實,并積極參與到對生活中的化學知識的發(fā)掘中去。比如,在學習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種類和性質的相關知識時,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去搜集一些相關的化學材料,例如在學習“硅”的相關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一小捧的沙子,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通過做溶解性實驗來總結二氧化硅的相關物理和化學性質,同時,結合硅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用作建筑材料、用來雕刻金屬等來了解硅穩(wěn)定的化學性質。另一方面,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和合作式的課前預習,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查閱相關的資料來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硅的應用以及硅的相關物理和化學性質,并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相關交流和討論,這樣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提升學生的課堂投入程度,逐步樹立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意識,進而提升高中化學的生活化程度,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在高中化學生活化生活教學中,必須開展社會調查,拓展教學形式,增強探究能力
在高中化學生活化生活教學中,教師必須將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聯(lián)系起來,通過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帶領他們到附近的農(nóng)村、工廠、風景區(qū)等實地進行參觀、考察,然后把調查詳情以專題調查報告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并附上修改意見,以此來提升高中生的化學學習能力。此外。老師還可以通過課內外收集到的各種有用信息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情感,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從而使學生體驗化學的實際應用價值。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教學的改革主要針對的是當前化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對課本和教材的依賴程度大、理論和實踐教學脫離現(xiàn)實生活等現(xiàn)象,教學和學習的本質就是源于生活并更好地指導生活,而當前的很多教學工作都嚴重脫離生活,單純地以考試為目的,長久而言不僅不利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還不利于學生綜合化學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因此,對當前高中化學教學工作及時做出改進,推動化學教學走向生活化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诖耍陨蟽热菥突瘜W教學中如何滲透生活化學進行了分析。
參考文獻
[1]宋元麗.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107-108.
[2]丁玉霞.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三個著力點[J].基礎教育研究,2017(22):55-56.
[3]劉兵.高校化學生活化教學現(xiàn)狀及教學對策探析[J].科技風,2017(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