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軍等
摘要 目的:探討結核病診斷中的干擾素體外釋放酶聯(lián)免疫檢驗技術的應用價值。方法:收治結核病患者100例,其中肺外結核50例,肺結核50例,選擇同期除了肺結核以外的肺部疾病患者50例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采取結核菌素皮膚過敏實驗(TST)、結核抗體檢驗(TB-AB)、干擾素體外釋放酶聯(lián)免疫檢驗法(TB-IGRA)。結果:對照組的TB-IGRA、TST、TB-AB陽性檢測率顯著低于結核組(P<0.05);TB-IGRA診斷的涂陰、涂陽肺結核陽性率明顯比TST高(P<0.05);TB-IGRA診斷的肺外結核、肺結核陽性率顯著高于TST(P<0.05)。結論:使用TB-IGRA進行結核病診斷可靠性、敏感度、特異度較高。
關鍵詞 結核菌素皮膚過敏實驗;結核抗體;干擾素體外釋放酶聯(lián)免疫檢驗
結核病是全球比較關注的疾病,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臨床表現(xiàn)比較多樣,會給患者的全身系統(tǒng)造成影響,該疾病比較隱匿,臨床診斷難度比較大。目前,臨床主要以細菌檢測的方式作為金標準,但是涂片方式檢查的陽性率過低、檢測時間長,不能滿足臨床的診斷需求。有研究表明,選擇酶聯(lián)免疫診斷結核病效果比較好。所以,本次研究隨機選擇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結核病患者進行分析,探討酶聯(lián)免疫法的臨床檢測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結核病患者100例,女40例,男60例;年齡22~74歲,平均(45.3±6.2)歲。分成肺結核和肺外結核,各50例。并選擇同期收治除了肺結核外的肺部疾病患者50例進行分析,女20例,男30例;年齡23~72歲,平均(45.6±8.1)歲。兩組患者均無免疫缺陷疾病,也沒有嚴重性的肝、腎功能疾病。
方法:結核菌素皮膚過敏檢驗(TST):使用Moutax方法,在患者前臂掌側面注射0.25 mL吐溫80結核菌素,48~72h后測量直徑,>10mm表示反應是陽性。之后進行干擾素體外釋放酶聯(lián)免疫檢驗方法(TB-IGRA),采集5 mL患者靜脈血,使用肝素抗凝管,根據(jù)試劑盒說明書完成檢測,并判斷結果。同時進行結核抗體檢測(TB-AB),根據(jù)說明書進行操作。
統(tǒng)計學分析:用軟件SPPSS 18.0分析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分析3種檢測技術的陽性率:對照組檢測出3種陽性率顯著低于結核病組(P<0.05)。而TB-IGRA檢測的特異度顯著高于TB-AB和TS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TST和TB-IGRA肺外結核和肺結核診斷陽性率:TB-IGRA診斷的肺外結核、肺結核陽性率明顯比TST診斷率高(P<0.05),見表2。
TST和TB-IGRA涂陰和涂陽肺結核陽性診斷率:TB-IGRA的陽性診斷率顯著高于TST(P<0.05),見表3。
討論
目前,全球性的肺結核發(fā)生率不斷提高,加強肺結核疾病的防控變得非常重要。TST檢測方法的使用比較廣泛,但是TST檢測的假陽性率較高,而且關于免疫抑制靈敏度也比較缺乏。本次研究只達到5.4%,表明TST檢測不適合應用在結核高危人群中。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TB-IGRA免疫學法,對結核桿菌的特異性進行檢測,給予受檢者進行全血刺激,觀察.y的干擾素變化,來確定患者是否感染結核桿菌。本次研究中,使用試劑盒,主要原理是針對CFP-10、ESAT-6的,它主要作用于抗原,通過全血標本和抗原特異性來刺激T細胞,使其出現(xiàn)免疫應答。本次研究中的TB-IGRA特異性88.5%,與有相關研究相似。
TB-IGRA技術在肺外結核患者中使用率比較高,肺外結合就是在肺部意外出現(xiàn)結核病,這種疾病造成的死亡率也是比較高的。TB-IGRA主要是利用γ-干擾素反應進行檢測,其中T細胞是介導,靈敏度比較高。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TB-IGRA肺外結合特異度、敏感度顯著高于TST診斷(P<0.05)。臨床對于潛伏性感染結核或是結合免疫抑制患者可以采取TB-IGRA進行診斷。
綜上所述,選擇TB-IGRA技術進行結核病診斷,臨床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檢測可靠性較高,它比TST檢測時間要短,可以用于體外檢測,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