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
關于教學中語文教師示范朗讀的論文,這是經歷第一次提出和書寫后已經過去兩年時間,在這實踐的兩年中我又有了新的收獲與見解和總結,朗讀、發(fā)音、更進一步地走進課堂更多的實踐,關注學生的想法、反饋,對于朗讀示范的作用發(fā)掘只有更多更多。以下便是這次兩年實踐后的進一步見解。
一、示范朗讀的糾正作用
語文教學的課堂中語言是學習的根基,只有在咬文嚼字中反復感受才能有所體會,而要達到這一步的第一步就是能夠正確地讀準字音、理解文意。面對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示范朗讀的重要性就在此體現(xiàn)。首先,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示范朗讀就如同給出的一個標準,指導了他們朗讀的方向,使其不至于在朗讀課文時無法辨析字音而導致課文停頓。其次,對于學習程度稍好些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示范性朗讀可以起到肯定作用,以及我在第一篇文章中提及的匯集作用,當這些作用雙重實現(xiàn)時,學生的學習思維也會隨之被帶動,將內心對于字音的猶豫不定進行糾正,固定好學生基礎。最后,對于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示范性朗讀起到的糾正作用就不再只是限定于字音的確定、糾正了,也包括對于字意表達的糾正。
例如,在新部編教材七年級下冊中的第五單元的古代詩歌五首的《登幽州臺歌》一文的教學中,學生對朗讀的節(jié)奏就不是能夠清晰地感受到,但是當教師進行了一遍示范朗讀后,學生對于詩歌的情感就能明確地得知,詩歌后半部分是需要有所停頓。而同樣在本冊教材中第四單元的短文兩篇中的《陋室銘》和《愛蓮說》都十分注重文言文的朗讀節(jié)奏,在教學中我就在教學前給學生進行示范朗讀,最后結合文章的注釋梳理課文,學生最后的學習獲取效率就有所改變。對比沒有進行示范朗讀的班級就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在理解課文上的學習效率了。
二、示范朗讀的語感作用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無論是文言文還是現(xiàn)代文教學,都存在著課文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問題,而很多時候學生對于所謂的語感反饋不并明確,對不同的課文類型需要投入什么樣的語氣、情感去表現(xiàn)也比較生疏,如果此時教師有示范性朗讀,學生就能更加明確地體會到、感受到,此作用尤其在文言文教學和詩歌類文章教學中有明顯體現(xiàn)。當學生在對課文進行聯(lián)想時,自行朗讀的情況下不一定能夠做到對文章情感和畫面感的豐富聯(lián)想和聯(lián)系,但是如果有教師的示范朗讀,就能在范讀中展示給學生字、詞、句如何斷句而劃分節(jié)奏、詞句的情感如何表達,當這兩個點融合在一起,學生就能夠從教師的示范朗讀中獲得對于文章的第一感受,能夠很好地將學生引入課題的情感中心所在,而不再是干巴巴地教授式體驗。
而在對語感一詞的解釋中,語感最為突出的特征就是快速感受。從教師的示范性朗讀中獲取得到這樣的感受也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定位是正確知識的來源方向,所以教師在示范朗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為學生帶去正確的文章聯(lián)想展開,也同時引導了學生的語感朗讀方向。示范朗讀對于學生來說也有語感推理,在聽取教師示范朗讀的時間里,學生會根據教師示范朗讀的語調、語音來推理課文的情感流向等信息。比如在課文《背影》的教學過程中,我著重朗讀了描寫背影的段落,學生就能夠通過著重讀音語感聯(lián)想在頭腦中生成有效的畫面,感受到朱自清為何著重描寫父親艱難爬火車站臺時的樣子。
三、示范朗讀的語境作用
示范朗讀歸根結底也是對學生的語言教學。語言教學就離不開環(huán)境的影響制約,而這個環(huán)境影響制約就是語境。在教學中,我們將語境定義為狹義的情景語境,示范朗讀就能夠為學生制造一個情景語境。通過教師的示范朗讀中的語氣、讀音,就能夠為學生判斷和理解課文提供更為確定的信息。
在語境作用中,通過教師的示范朗讀,語言片段的意義就被定義在一個具體的意義上。比如,不同的環(huán)境中語氣詞的表現(xiàn)就能夠體現(xiàn)這一作用,教師在示范朗讀中的重讀音或者輕讀音都能夠讓學生理解課文情景。與此同時,教師示范朗讀也有著語境的生成作用,因為在教師的示范朗讀中,學生通過聽取教師的朗讀能夠把潛意識的想法轉化為現(xiàn)實感受,讓學生在自我學習時留下的課文場景空白能夠通過聽取朗讀轉為實時的跟進想象,一次好的示范朗讀就能夠幫助學生在空白的聯(lián)想范圍內獲取有用的情景信息。
經過新課程改革,2011年新課標部編教材新編后,新教材中越來越多的文章對學生的朗讀也有更多的重視,教師在示范朗讀中能夠起到的作用是越發(fā)的突出明顯。示范朗讀不僅是對學生語言培養(yǎng)的一個途徑,也是教師自我有效備課的途徑之一。我不敢說一個示范朗讀就可以改變學生的閱讀方式或學習習慣,但是在教學的實施途徑中有這樣一個步驟對于教學實施也是有著莫大的輔助作用。我在第一篇論文中已經提及的匯集作用和自我提升中,示范朗讀還只是停留在教師備課中,但是隨著在后續(xù)的教學實施中開展,我相信自己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獲,也能夠幫助不同程度的學生獲取更好的語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