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技術的產生和發(fā)展標志著人類社會邁入了新科技時代。它以其獨有的技術優(yōu)勢,迅速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和各個領域當中,我們在享受互聯網技術帶來的方便快捷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它傳播速度快、公開面積廣的特點。尤其要時刻注意對個人信息、個人隱私的保護,以有效地防止損害個人利益的事件發(fā)生。本文就在互聯網技術發(fā)展這個大背景下,淺析侵害個人隱私的常見形式、保護個人隱私的現實意義,以及從法律層面如何做好個人隱私的保護。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 個人隱私 法律 保護
近幾年來,時有個人網絡信息外泄、暴露的事件發(fā)生。例如我們偶爾會接到一些推薦各種產品、提供各種服務的陌生電話,甚至是各種詐騙電話。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有些電話不但知道我們的姓名,還掌握了我們包括身份信息在內的很多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這確實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一、侵害個人隱私的常見形式
關于隱私,目前我國法律尚無明晰的規(guī)定。為了更好地理解個人隱私,我們可以看看《侵權責任法》關于民事權益的規(guī)定:“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等人身、財產權益。[1]”這是我國法律通過列舉的方式具體的闡明了隱私權的范圍,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意義。
互聯網技術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人們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上網。而使用授權一些網絡服務是需要輸入個人信息的,這就在客觀上增加了個人隱私被泄露的風險。目前,容易泄露個人隱私的常見形式有:
(一)網絡病毒攻擊
網絡病毒是時刻威脅網絡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網絡病毒無孔不入,即便是及時地更新殺毒軟件,也不能完全保證網絡系統(tǒng)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網絡信息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劫持和竊取。部分黑客有目的性地盜取個人的網絡信息,通過不法行為來賺取利益。
(二)公共環(huán)境監(jiān)控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玩網絡游戲,而有些網絡游戲對電腦配置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很多人喜歡去網吧。但是,由于某些網吧人員缺乏職業(yè)素養(yǎng),除了在公共環(huán)境中設置監(jiān)控設備之外,還在電腦中植入了一些不良軟件,從而給客戶的隱私維護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三)日常無意泄露
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也推動了商業(yè)行為方式的革新。比如現在的網絡購物,它相對于傳統(tǒng)的購物方式來說,具有十分明顯的優(yōu)勢,尤其受到年輕人的推崇。而網絡購物是需要填寫個人信息的??梢哉f,目前絕大部分的網絡商家都比較守法,能夠很好地保護買家的個人信息。但也有極個別商家,泄露買家的個人信息。另外,有一些買家在收到商品后,將帶有個人信息的快遞盒隨意丟棄,這也增加了個人隱私泄露的可能性。有時我們在接受一些公共服務時,比如到醫(yī)院看病,同樣需要提供個人信息。但儲存信息的公共設備可能會發(fā)生意外,就導致了個人信息的外泄。當然還有很多種容易泄露個人隱私的情況存在,我們不再贅述了。
二、保護個人隱私的現實意義
個人隱私是關乎個人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在生活中的很多時候都容易被泄露,給個人造成困擾,因此有關部門要從法治層面加強對個人信息、個人隱私的保護力度。另外,保護個人信息從推進社會文明的這個角度上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提升個人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客觀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隨著物質生活的富足,人們更加注重精神品質的提升,而在眾多的精神追求中,對個人隱私方面的要求,也被放置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個人隱私的安全,也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在維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充分享受現代化建設的成果,是實現個人幸福的重要體現之一。黨和國家正在加大個人隱私的保護力度,無論從法律法規(guī)的健全上,還是在推進落實的過程中,都時刻聽取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心聲,從而使人民群眾真正地感受到安全和幸福。
(二)推進現代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當前,我國的經濟結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網信事業(yè)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fā)展方向,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型經濟模式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也就是說,現代經濟的發(fā)展與網絡世界的聯系愈加緊密,越來越多的網上商業(yè)活動,使個人信息交流更加頻繁,如果沒有更好的保護措施,必然會導致個人信息的泄漏,甚至是個人利益的受損,從而影響到經濟的發(fā)展。從更高的層面上來說,網絡的安全就是國家信息的安全。因此,我們要站在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宏觀局面上,認真看待個人隱私的保護問題,并切實做好這項工作,為國家經濟的發(fā)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維護當前社會穩(wěn)定的客觀要求
從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角度上來說,個人隱私也是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微博、微信上的造謠傳謠,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個人隱私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個體概念,它已經帶有經濟、政治、文化等多重屬性。而個人信息和個人隱私的泄露,就很容易造成一定的違法行為,涉及到一定的法律后果,甚至會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因此,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加大個人隱私的保護力度。
三、保護個人隱私的法律建議
保護好個人隱私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個人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準備:
(一)完善法律法規(guī)
當前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在隱私權方面并沒有得到更為明確的強化。因此有關部門要盡快地從法律層面給予隱私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要加大在網絡環(huán)境中隱私權的保護力度。我們可以看到,在網絡實踐中,一些隱私權的實際保護,還停留在非常微弱、甚至模糊的狀態(tài)中,有些隱私權甚至被有意地剝奪了。因此一旦出現相關的侵權行為,我們無法充分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所以,加快強化隱私權的法律進程,已經成為了迫切的需要。
(二)強化監(jiān)督引導
正如前面所言,因現代經濟中的自身特點,很容易導致個人隱私的泄露。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強監(jiān)督,堅決打擊對涉及個人隱私泄露的行為,特別要落實企業(yè)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責任。主管部門履行好監(jiān)管責任,對日常檢查工作加強力度,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違法犯罪行為,切斷網上的犯罪利益鏈條,維護人民權益,真正做到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同時要深入開展網絡安全知識的宣傳,提高人民群眾的網絡安全意識,形成以黨委領導和政府管理下,企業(yè)與網民自律的多主體參與形態(tài),建立綜合治網格局,從而凈化和維護網絡空間的正常秩序。
(三)提升自保意識
作為個人,我們要認真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依法上網、謹慎用網,做到不侵害別人的個人隱私。同時,也要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良好的上網習慣,不瀏覽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和網站,以防電腦被病毒所侵害。謹慎、規(guī)范地使用個人信息,在處理一些重要的事項和選擇授權網絡服務時,盡量保證環(huán)境的安全和網絡設備的安全性。
四、結語
個人隱私對于個人和社會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各種事項時,一定要學會規(guī)范使用、妥善保護好個人信息和隱私,避免因個人隱私的泄露,從而給自己和社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參考文獻: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M].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
[2]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DB/OL].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2013-6-25.
(作者簡介: 尤力,浙江省溫州中學,高中學歷,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