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榕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標準技術研究院 廣西南寧 530022
隨著我國社會及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食品安全也隨之受到了更多關注,為了確保食品質量安全能更好的滿足廣大消費者需求,在原有基礎之上完善食品標準化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結合現狀來看,現有標準化體系中依然存在輻射范圍不夠廣、標準化內容不夠完善、安全質量標準較低等問題,若不能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善,那么我國食品標準化體系的構建自然也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因此而出現食品安全事故,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影響。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出現,本文將在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研究構建食品標準化體系的同時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的策略,以期能為相關單位提供理論上的參考。
我國的標準分四級管理,分別為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yè)標準四級。2015年版的《食品安全法》對我國的食品標準特別是食品安全標準做了明確規(guī)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由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制定、公布”;對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可以制定地方標準;對即無國家標準也無地方標準的,企業(yè)可制定企業(yè)標準。國家也鼓勵企業(yè)制定嚴于國家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的企業(yè)標準。從以上規(guī)定可看出,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是以強制性標準與推薦性標準相結合,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企業(yè)標準相配套的標準體系。
(1)輻射范圍不夠廣。結合現狀來看,我國大部分發(fā)達城市已經具備了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標準化體系,但對于經濟水平較為落后、地域上較為偏遠的地區(qū)來說,這部分地區(qū)政府部門經常會出現過度關注經濟效益、忽略食品安全問題的狀況,進而導致食品標準化體系的構建不能在這些區(qū)域中得到落實,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2)標準化內容不夠完善。食品標準化體系應能針對食品的生產、儲存、售賣等各個過程進行制約,以此來保障食品質量安全能得到全方位的保障,但結合現狀來看,部分地區(qū)食品標準化體系中依然存在一定缺陷,大量細節(jié)性問題沒有得到明確說明,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部分食品生產廠家在食品生產過程中就很有可能出現“打擦邊球”的狀況來逃避監(jiān)管,而這樣的狀況必然會導致廣大消費的權益受到影響。(3)安全質量標準較低。將我國現有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上的標準進行比較不難發(fā)現,現有標準體系中存在大量內容在要求上低于國際普遍水準,而這樣的問題也將直接導致我國食品質量安全難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在構建食品標準化體系的過程中存在走形式、流程化等現象,而這也導致了我國國內標準化體系數量多、質量差,在具體安全質量要求上難以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
(1)保障食品生產原材料的質量和安全性能滿足要求。食品生產原材料的質量是影響食品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相關單位必須能結合現有食品標準化體系中的內容對食品生產原材料質量進行核查,在保障其質量能滿足要求的基礎之上展開后續(xù)工作。為了達到這樣的要求,食品生產加工廠家應重點關注以下內容:①對原材料產地是否適宜此類材料生長進行考察。以食品生產過程中應用到的各類農作物為例,不同農作物對氣候環(huán)境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為了保障食品原材料能在質量上滿足要求,相關廠家首先應結合此類原材料在種植、生長過程中對環(huán)境的要求選擇最適宜農作物生產的區(qū)域,進而在此基礎之上完成原材料采購工作,原材料的質量將能從根本上得到保障。②對原材料產地的水源、水質、土壤等的污染情況進行考察。同樣以農作物這一類原材料為例進行說明,為了保障食品安全,除了對化學藥品的使用進行控制之外,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重金屬含量是否超標、灌溉所用水源是否存在化工污染等都會對這些材料的安全性產生影響。對于這些問題,食品生產廠家應能實地完成考察工作,進而在考察結果的基礎之上對農作物生長環(huán)境的安全性進行判斷。綜合以上兩點內容,通過保障原材料質量來提升食品質量安全的核心就在于選擇標準化的生產場地。
(2)對現有食品生產加工標準化管理體系進行完善。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可能對食品整體質量安全產生影響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而對于現有的標準化管理體系來說,這一體系并不能針對實際生產加工過程中存在的各類細節(jié)性問題做出明確說明,在沒有具體規(guī)章指導的背景之下,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的員工很有可能出現過度依賴個人經驗的問題,最終導致食品質量及安全受到影響。為了對此類問題進行改善,食品生產加工廠家在標準化管理中應能做到以下幾點要求:①對消毒、清潔工作的展開進行明確說明。消毒及清潔的周期、清潔后應能達到的標準都應在現有管理辦法中進行說明。在這些內容的輔助之下,食品生產加工場地中存在的潛在威脅因素將能得到很好的制約,進而避免細菌、雜物、浮塵等影響到食品質量安全。②明確食品加工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標準。由于這部分員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將能直接接觸到食品原材料,因此,這部分人員所具備的職業(yè)素養(yǎng)高低也將直接對食品整體的質量安全產生影響。結合這一內容,食品加工廠家應能在現有基礎之上提升用人門檻,對人為因素污染食品或破壞食品等行為等進行懲罰,以此來將食品質量安全因為人為因素受到影響的概率降低到最小。
(3)重點關注食品添加劑的應用和標準化建設。食品添加劑的應用能起到長期保持食品色、香、味的目的,因此,在食品加工和生產過程中,各類添加劑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對于這些物質的應用來說,相關政府單位必須針對各類添加劑的用量進行嚴格要求,并通過定期抽檢來保障我國食品生產廠家都能依照這些要求完成相關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除了合理應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的內容之外,政府相關部門應能結合食品分類等的不同對這一標準內容做出進一步的說明和完善,嚴格避免因為添加劑的使用而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
綜上所述,在對現階段我國食品標準化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論述的基礎之上,本文主要從關注食品原材料質量、完善食品標準化管理體系、重視添加劑應用標準三點內容對食品標準化建設背景下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的方法做了深入探討。在后續(xù)發(fā)展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應能進一步的將食品標準化體系的構建以及食品質量安全的提升重視起來,確保食品質量安全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