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青
Let’s make a puppet(以下簡稱Puppet)是筆者在浙江省小學英語疑難問題解決培訓復習及故事教學板塊研討會上所作的一節(jié)復習課。此課例無論是從教學內容的整合還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及最后教學效果的呈現(xiàn)上,都得到了與會專家及教師的高度好評。下面,筆者就依據(jù)此案例從以下五個方面淺談小學英語復習課的有效性。
復習課的主要目的,既在于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又在于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復習課雖然是語言知識的梳理,但絕不是枯燥、乏味的重復,拼命地讓學生讀寫。這種走極端的復習方式是學習課,失去了鞏固拓展和提高的功效。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復習課教學時,應當從高點出發(fā),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將知識重新“灌輸”一遍,而應當圍繞小學英語教學主題和目標,對知識進行科學的整合。教師要把握單元內各篇課文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單元與單元之間的關聯(lián),也要重視各冊教材之間的聯(lián)系,還要巧妙引入相關教輔材料和課外相關如繪本、動畫等。教師應積極地對學生所掌握的已知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形成有序統(tǒng)一的教學脈絡,締造出更加關聯(lián)和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讓學生在復習課上習得更具系統(tǒng)性的語言知識。
以Puppet為例。本課是對之前所學的三個單元內容的復習,前三個單元內容為有關文具、顏色、五官、身體部位的詞匯及九個字母,其主要句型有“I see... I have... This is...”。筆者在備課時,不僅羅列了所有的單詞及句型,翻閱了配套作業(yè)本及其他教輔材料,也查找了一些相關動畫視頻。筆者對以上內容進行巧妙整合,把五官和字母結合,設計成“字母臉”;把文具和身體部位組合設計成“文具人”,再加上顏色,三個單元內容有機融合,重整為制作有趣可愛的文具人。雖然出現(xiàn)的詞匯都是學生熟悉已知的,但絕非“炒冷飯”。教學內容設計上也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大部分學生對這一內容興趣濃厚,求知欲和參與度較強。
情境創(chuàng)設是構建小學英語高效復習課堂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眾所周知,任何語言的學習都必須有良好的學習情境,小學英語復習課也如此。教師在設計復習課教學時要始終有一個理念:在情境中呈現(xiàn),在情境中運用。教師要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比較真實的課堂情境中有感而發(fā),有所領悟,這樣才能加快學生知識內化,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但情境創(chuàng)設不是天馬行空,而是建立在深入解讀教材的基礎上。
在設計Puppet這節(jié)復習課時,筆者確定了“Let’s make a puppet”這一主題。本課從第三單元的Story time中兩位主人公Zoom和Zip做兔子木偶,兔子木偶飛走了這一情境導入Zoom和Zip重新制作木偶,創(chuàng)設了四個情境:Zoom和Zip重新制作文具木偶、教師制作木偶、學生制作木偶、木偶PK賽。四個情境側重的功能有所不同。Zoom和Zip重新制作文具木偶,主要是呈現(xiàn)作用,復習已知詞匯和句型;教師制作這一環(huán)節(jié),側重語言的示范和句型的操練;學生制作木偶和PK賽,主要是對學生綜合語用能力的訓練。在每個情境的木偶制作過程中,又分為“l(fā)etter face”和“body”兩部分。
“Let’s make a puppet”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絕非憑空想象。在第三單元Part A&B的對話中,都有“Let’s make a puppet”這個內容,可以說是第三單元的單課話題。文具人這一形象來源于教材配套課堂作業(yè)本,字母臉的小丑圖片也是從第三單元的主背景圖得到的啟發(fā)。
深入解讀教材,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有意義的語言操練,能夠讓小學英語復習課堂產生一股無形的、內在的向心力,就好比擰成一股繩,將所要復習的所有語言項目有序地串聯(lián)起來,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復習任務,提升了復習課堂的整體效率。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注重語言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英語復習課上應精心設計讓學生用所學的語言材料做事情的活動或任務,讓活動成為語言學習過程中突破重點、難點問題的有效載體。小學生以感性思維為主,教學設計中需要感性地顯示,設計的任務活動要貼近學生的情感世界。
在復習過程中,我們應根據(jù)學生所處學段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巧妙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復習活動,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動一動,做一做”就深受三年級學生的喜歡。在Puppet課前熱身環(huán)節(jié),筆者精心選取了幾個課內和課外的小動畫,如字母操視頻、U3 Part A&B 部分的 Let’s do,讓學生跟著做一做、動一動。此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喚醒了部分舊知,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即口語訓練。《浙江省中小學學科教學建議(小學英語)》一書中指出: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的相關知識儲備,幫助學生產生表達的動機,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能說?!罢f”要凸顯語言的交際功能,從課本走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Puppet這節(jié)復習課上,筆者在情境中設計了“說”的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語言交際的興趣與能力。
活動一:用所學知識描述下面這個彩色字母小木偶?!癐 see... It’s...”這個活動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復習所學詞匯和字母,讓學生嘗試用短句描述小木偶的一個身體部位。先多位學生發(fā)言,再在此基礎上兩兩對話。據(jù)實際課堂反饋,學生有的說:I see A.It’s red. 有 的 說 :I see an eye.It’s C.It’s green. 也有的學生能說出兩組句子。學生語言課堂自然生成,也為下面的學習作了鋪墊。
活動二:描述小組制作完成的“l(fā)etter face”.
This is the letter face.
Look at the...
...
Haha,so funny.
活動三:描述小組制作完成的puppet。
Look at the puppet.
This is...
...
Haha,cool.
在活動二和活動三中,教師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練習,再選代表匯報。這種小組合作模式,既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說”的機會,每一個個體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能讓部分優(yōu)秀生得到更好的鍛煉。
活動四:Puppet PK show.學生帶著畫有字母臉的頭飾,拿著貼有文具的白板,化身為滑稽可愛的小木偶,小組間相互PK。此環(huán)節(jié)語言全部放開,在情境中讓學生自由發(fā)揮。
四個“說”的活動,緊密聯(lián)系又層層遞進,很好地刺激了學生說的欲望。尤其是最后一個說的活動,學生興趣盎然,童真爛漫,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即“聽力訓練”。聽是對口頭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是一種有目的的交際行為。在復習課中,教師應盡量設計“聽”的活動,訓練學生“聽”的能力,形成“注意傾聽,積極思考”的學習策略。Puppet這節(jié)復習課,筆者在Zoom完成“字母臉”后設計了“聽”的活動。在情境中去“聽”,真正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此活動設計目的,一是訓練“聽”的能力;二是降低下一環(huán)節(jié)“說”的難度,并讓學生整體感知letter face。
即“用英語做事”,此為英語學習的最高境界。本課雖為三年級的內容,學生原有知識儲備較貧乏,但作為一節(jié)復習課,仍可以大膽嘗試。在學生制作前,教師制作小木偶時用實物先示范,再帶動優(yōu)秀生示范。尤其是教師示范制作時,把文具貼到黑板上,直觀形象,效果佳。在制作字母臉時,要求學生正確書寫所用到的字母。這也是對三年級學生書寫技能的訓練。
在本課的教學中,還有Read along,Let’s guess,Let’s discuss等活動。形式多樣、有趣,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也很好地發(fā)展了學生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
著名語言學家哈里斯曾說:“語言并非是一些雜亂無章的詞句,而是由連貫的篇章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不完全受語法約束的在一定語境中表達完整語義的自然語言”。我們教授英語,不是教授詞匯、句型,而是讓學生習得語言。上小學英語復習課,教師更要樹立語篇意識。在復習課上,教師不僅要關注語篇意義的提煉,也要關注情境創(chuàng)設的一致性。
Puppet雖然是三年級上冊的內容,學生接觸英語不到兩個月,但本課例仍開始有意識讓學生輸出語篇,以慢慢提升學生的綜合語用素養(yǎng)。
語篇一:This is the letter face.(描述字母臉)
Look at the...
…
Haha,so funny.
語篇二:Hello,look at my puppet.(描述文具木偶)
This is the eye.It’s a red A.
…
Haha,so funny.
語篇三:(Puppet PK賽)
S1:Good morning.
S2:Good morning.How are you?
S1: I’m fine.Thankyou.How are you?
S2:Very well.Thanks.
S1:Look.Ihave a blue bag body.I am cool.
S2:Look.I have a red book body.I am cool.
S1:Look.This is my eye.It’s a brown A.I am cool.
S2:Look.This is my eye.It’s a black eraser.I am cool.
S1:I am cool.
S2:I am cool.
..
這三個語篇緊緊圍繞第一到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和重點詞句,通過有效的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操練和鞏固已學知識,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語言表達中達到“漸入佳境”的“滾雪球”的效果。尤其是語篇三,通過角色扮演增加了語篇趣味,也賦予學生更廣闊的表達空間,使其更自由地運用語言,豐富語用輸出。
作業(yè),作為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有益延伸部分,是對課程意義重建和提升的創(chuàng)造過程,是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深化過程。有效的家庭作業(yè)是高效課堂的延續(xù),是學生自主學習和應用實踐的平臺,教師應該采用多種作業(yè)形式,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也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網(wǎng)絡、手機APP或者微信平臺,使之服務于教學。
Puppet課例中,筆者就延續(xù)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回家用各種材料適當發(fā)揮想象力制作木偶,并用英語描述給家長聽。
Homework:
Makeanew puppetwith yourdad and mum,and talk about it.Then take a viedo and send to class Wechat group.(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木偶并介紹,發(fā)送視頻到班級英語微信群。)
學生錄制視頻時興趣濃厚,態(tài)度積極,語言鮮活,真正做到了把語言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真正做到活用語言。
總之,一線教師要轉變觀念,重視復習課教學,做到立足教材,重整妙組,以“趣”促“能”,使復習課融入教師和學生雙邊的情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梳理教材,內化知識,提高綜合素養(yǎng)。
·備課資料·
有文字的語言
當今世界上大約有6800種語言(language),其中大多數(shù)語言都有自己的文字(written words)。盡管書寫方式五花八門,但大致可以歸納成五大類。它們分別是多數(shù)斯拉夫民族使用的西里爾字母(Cyrillic)、漢語(Chinese)、拉丁文(Latin)、孟加拉文(Bengal)和阿拉伯文(Arabic)。漢語是世界上人口數(shù)量使用第一的語言,也是使用廣泛度居世界第二的語言(英語廣泛度第一)。漢語是聯(lián)合國承認的官方六大工作語言之一,其他五種語言分別是英語(English)、法語(French)、俄語(Russian)、阿拉伯語(Arabic)和西班牙語(Spanish)。
(浙江寧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樂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