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楠
(黑龍江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哈爾濱 150080)
在高職教育中,英語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關系學生綜合素質問題。然而,在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普遍存在教學設備不足、學生興趣不高、英語語境不充分等現實困境。高職學生的英語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不強,極大地制約著他們綜合能力的提高。而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職英語專業(yè)面臨著極大的發(fā)展機遇,也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借助移動互聯(lián)網實施高職英語人才培養(yǎng)改革勢在必行。
與本科學生相比,高職學生所具有的特色和優(yōu)勢主要是重視專業(yè)技能學習,而存在的主要問題則是基礎較差。這導致高職學生往往在技能訓練上投入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對于英語等基礎學科的學習動力不足、興趣不高。究其原因,有學生本身的因素,也有高職院校的因素。一是課程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所設置的英語課程比較少,特別是聽說課程不足。二是教學設備方面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相關器材與設備不足,特別是聽力訓練所用的器材和口語訓練的專業(yè)教室不能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求,而且現有的教學設備也比較老化陳舊,利用率不高,最終致使高職學生在聽說兩方面的技能無法得到有效提高。三是英語語境方面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通常沒有營造有利于英語學習,特別是聽說能力訓練的環(huán)境,沒有設立英語角、沒有組織英語協(xié)會等。也就是說,幾乎沒有英語學習的整體語境,這一問題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高職學生“啞巴英語”的現象普遍存在。
當今時代,高職院校的Wi-Fi網絡已經實現了全覆蓋,國家下調了4G網絡等移動高速網絡資費標準,同時高職學生也實現了人手一部移動智能手機,完全可以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進行高職英語教學。這樣顯然極大降低了運營成本,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相關器材與設備不足的問題也就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移動智能設備具有內容豐富、容易攜帶和使用等優(yōu)勢,高職學生可以利用智能移動設備接收到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英語相關信息,從而有效擴展了學習內容、延長了學習時間。對于高職學生而言,他們能夠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搜索學習自己感興趣的英語內容,自由地加入自己喜歡的英語學習組織,以至他們因為喜歡網絡進而喜歡上英語學習,從而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達到事半功倍的英語學習效果。
高職學生可以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中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即時通功能,同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進行語音直接交流。同時,也可以通過相關的英語APP訓練聽說能力,還可以選擇加入虛擬的網絡英語學習社群進行自由的英語口語交流,從而在良好的英語語言情境中充分訓練、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
要改革高職英語教學,課堂無疑是主陣地。網絡平臺支持下的教學能夠使教師合理安排英語課堂教學內容,有效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對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積極建設英語教學網絡平臺,通過該平臺設置的多功能板塊、提供的類型多樣的英語音視頻文件,師生能夠獲得極為豐富的教學和學習資源,教師也可以利用相關的英語音視頻資料幫助學生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并加強記憶。同時,學生在課后借助網絡學習平臺擺脫時空限制,選擇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從而進一步使他們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
高職英語教學中,在正常的課堂討論之外,教師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組織學生在網絡平臺上自由充分地發(fā)表個人見解,通過英語辯論或者英語演講等形式促進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
教師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前把課件上傳到網絡平臺上,學生可以在掌握課堂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提前
收集與之相關的背景資料,從而有效節(jié)約課堂教學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為了使學生有效掌握英語詞匯,教師可以將英語詞匯發(fā)布到網絡平臺上,建立英語詞匯測試題庫,學生可以隨機抽題來測試自己的詞匯掌握情況。另外,學生也可以在網絡平臺選擇聽力或者視頻資料,更加直觀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
“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師要徹底轉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觀念,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英語應用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實現理論與應用的有機結合,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堅持使用網絡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挖掘學生英語學習的潛能,進一步強化學生在高職英語教學的主體地位。
高職英語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借助網絡多媒體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借助數字化技術豐富課堂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相關語法知識的分析,幫助他們理解單詞和課文,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同時,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針對高職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特點、專業(yè)方向和就業(yè)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
高職院校要立足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堅持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育人理念,適應“互聯(lián)網+”背景,構建完善的英語學習評價機制,在英語學習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全過程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同時,又要重視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差異,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注重評價學生的主動性表現,加強激勵性評價,及時發(fā)現他們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有效地進行教學和學習策略方法的調整,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