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濤
一、前言
中職學校設置的語文課程的學習,在實際的語文課堂上,效果不盡如人意,尤其是文言文教學,教師教得苦不堪言,學生學得也是痛苦不堪。筆者根據這幾年開展中職文言文教學的實踐和反思,認為中職文言文教學還是要緊扣職教實際,圍繞職教特色來開展,對在中職文言文教學中采用體驗式教學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嘗試。
二、中職語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特點和教學重難點概述
本文是筆者根據所在地區(qū)所采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語文》來開展的。這一系列的教材特點是“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基礎知識的應用,通過口語交際、寫作、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相關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教學重點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難點則是如何通過相關訓練來達到教材的編寫目標。
三、中職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狀
通過問卷調查的結果來展示目前學生在文言文教學涉及的各方面知識,以及他們認為難以克服的方面。
為了更客觀真實地了解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的狀態(tài),對2016級和2017級兩個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2017級選取3個教學班,共計158人,發(fā)放問卷158份,回收158份,其中有效問卷152份。2016級選取3個教學班,共計162人,發(fā)放問卷162份,回收162份,其中有效問卷157份。在兩個年級中,發(fā)放問卷320份,回收320份,其中有效問卷309份。筆者統(tǒng)計問卷數據之后對結果進行歸類總結如下:
(一)存在68%的學生對他們目前所在的語文課堂的評價是“沉悶、提不起勁”的,認為“不講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的課堂是學不到什么東西的”;23%的學生認為中職教育中語文課并不重要,更別說文言文課了,不管好不好聽,都沒興趣。只有9%的學生認為文言文是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喜歡學習文言文,所以無論老師怎么講都能用心聽。
(二)關于對老師教學方法的認可度來看,51%的學生持“一般”態(tài)度,38%的學生持“不滿意”態(tài)度,剩下11%的學生持“滿意”態(tài)度。并且在補充意見中,學生最希望語文老師在講授文言文教學時具備的特點中,“幽默風趣、多課堂活動”排在第一位,其次就是“講述相關歷史人文背景故事,風土人情”,排第三的是“多些知識點的講授”。
(三)從“怎樣更有積極性地學習文言文”這個問題來看,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及時獲得成就感、受到鼓勵”是提高他們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和老師一起討論問題,老師多肯定自己”,最后是“安排限時限量的學習任務”,通過給予自己一定的壓力來促使自己積極學習。
(四)關于“學習文言文的困難”的統(tǒng)計中,64%的學生認為“基礎太差,很多基本的文言文詞語都不懂,更別說看明白整句整段的句子了。29%的學生認為“現(xiàn)行的學習方式沒吸引力,提不起勁”。7%的學生覺得“沒意思”,了解原因是這部分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沒有愉快的體驗。
四、基于課程特點和學生需求的教學模式選擇
文言文教學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目前大多還是采用講授法為主,但是這樣的方法目前正處于困境之中,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提出了中職文言文體驗式的教學方法。
(一)體驗式教學的定義
體驗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fā),引入、創(chuàng)造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這個特點分為兩個層面,從教師的層面來看,旨在開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對概念性的知識有直觀化的體驗。從學生的層面來看,親歷或觀察的立場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可以多維度的對知識的認知、解構再重新建構,最終內化為終身受益的可持續(xù)性的學習能力。
(三)中職文言文教學的矛盾
《語文課程標準》里表明“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其實也是中職文言文教學的追求的目標,從前文也可以看出學生對文言文學習不感興趣,甚至厭倦,原因不外乎是難懂、難記、沒趣味和不實用。
因此,現(xiàn)階段的中職文言文教學的主要矛盾是中職生日益增長的課堂需求和乏味落后的授課模式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貫穿于整個中職文言文教學階段和文言文學習的各個方面,決定了我們的根本任務是發(fā)展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只有牢牢抓住這個主要矛盾,才能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和實際需求,有效地促進師生之間“教與學”矛盾的解決。
(四)體驗式教學和文言文教學結合的優(yōu)勢
首先,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為主要活動的學習形式,對知識進行多維度的認識和吸收,這個體驗會讓他們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識的核心;中職文言文的主題主要取材于歷史事件或著名名人事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其次,體驗式學習能讓受教育者擁有發(fā)揮自己主觀意愿的機會,給受教育者較為全面的個性發(fā)揮的空間,維護其個性特點,尊重其個性尊嚴。
再次,體驗式教育有助于學生積累更多隱性知識,學生在進行體驗式學習的過程中積累的各種經驗和在耳濡目染中對自己內在的提高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極大補充。
最后,體驗式學習能提升中職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中職學生普遍存在語文素養(yǎng)方面基礎較弱的問題,根據中職學校的特點和中職學生面對企業(yè)的人才需求特點來看,在學習、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與此同時,學生能夠更自信、更完美地展現(xiàn)自己,這也是企業(yè)非??粗氐囊粋€方面。
五、針對文言文開展體驗式教學的實踐
(一)創(chuàng)設條件,營造氛圍
根據學生一遇到文言文就條件反射地出現(xiàn)的畏懼心理的實際,在文言文教學中采用體驗式教學的方式時,主要是讓他們心理上接納,才能在行動上更好地參與其中,從而才能有知識上的收獲。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1.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向他們講明體驗式教學不但從知識學習上有收獲,同時從自己個人綜合素質也是極有幫助的,面對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要善于從他們對個人綜合素質的強烈需求來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
2.著重強調和嚴格把握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要求和范圍,從知識積累方面來看,中職學生對課文理解深度和角度容易出現(xiàn)淺薄化和娛樂化。為了避免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脫離文本,偏離主題,很有必要在體驗式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較為細致的引導和匡正。
3.對學生進行及時且持續(xù)的積極評價,中職類學生因其自身基礎和學習能力較弱,開展文言文教學時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給予積極的評價,這種激勵同樣也要是持續(xù)性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保持較為旺盛的求知欲和參與熱情。
(二)在文言文教學中進行體驗式教學的嘗試
經過《基礎模塊》上下冊、職業(yè)模塊、拓展模塊的教學實踐,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經驗。
1.對言語、敘事類的課文采用課本劇的形式來開展
在教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篇課文時,首先讓學生疏通字詞句,弄懂字面上的意思,然后進行誦讀,讓學生體會語氣語調的變化,然后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志趣。然后再讓學生自選角色開展進行課本劇的排練。
在開展《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教學過程中,藺相如的謙遜和循循善誘,廉頗的直爽和勇于改過,都在他們各自的言語中表現(xiàn)出來,因此在處理課文的時候,強調學生要從言語和神態(tài)上下功夫,體現(xiàn)角色的性格特點。
而《促織》這篇課文,本文特點是情節(jié)曲折多變,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而且人物形象鮮明,尤其是非常側重心理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的結合。同時本文情節(jié)較長,一個組學生全部演完的負擔比較大,因此采用接龍的方式來開展,各組承擔對應的情節(jié)部分內容。
在做好了基本的準備工作之后,便是進行分組,做到全班學生每個人都有角色要扮演。每個小組設立組長,負責統(tǒng)籌安排,協(xié)調組員進行角色的分配,等等。組織工作完成之后,在學生實施階段之前就要提出評價標準,標準從言談舉止各方面都要有所體現(xiàn),最后要對學生的表演進行點評和表彰,讓學生知道得失,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深入體會課文的中心意思,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2.對論說類的課文采用思辨方式開展教學
體驗式學習,目的是在學習中體驗知識的魅力,是獲得樂趣而不是體驗艱辛的。因為論說類課文比較深奧難懂,所以在針對此類文章開展體驗式教學的時候,就要對文章進行結構,然后再選取讓學生有求知欲望、參與熱情的角度來開展。因此,本文作者和學生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通過模仿來鉆透原文的行文思路,理解主旨
《勸學》是一篇說理性散文,在論述道理的時候巧妙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而且多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淺近貼切。圍繞“學不可以已”的中心論點,展開論述。面對這篇文章,讓學生了解了本文的目的是針對當時社會不愛學習的不良風氣,希望勸誡世人要不斷學習的目的。根據原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主旨,讓學生以《勸學》為藍本,思考目前社會上和自己身邊常見的一些社會現(xiàn)象或一些不良風氣,選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根據原文的行文思路和結構作為依據,讓學生以《勸 》為題進行仿寫。學生經過一番討論和思考之后,各自選取的話題各有特色。
有針砭時弊的比如《勸扶》《勸善》這兩篇習作,針對社會上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社會問題,展開論述,勸勉大家要保持樂于助人的心,相信正義,讓好人有好報,呼吁社會民眾都去“扶”,那么扶起來的就不僅僅只是一個老人,而是整個社會的人心。而在《勸善》這篇習作中,更是直指目前社會人心不古的難題,讓大家心存善念,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造一個真善美的社會。也有風趣幽默的比
如《勸真》,這篇習作根據現(xiàn)在自媒體時代的背景,大家對美顏相機的美顏功能樂此不彼,甚至迷戀不已。通過相機的美顏功能,讓相片中的自己,女的貌若天仙、男的貌比潘安,整個網絡充斥著一種虛假的美麗。讓一部分人玩物喪志,因此呼吁大家追求真實的自己,做最真誠的人,言語風趣幽默,讓人忍俊不禁,但同時又發(fā)人深省。
(2)通過假設歷史來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和文章主題
每一篇文言文的創(chuàng)作,都是基于一定的歷史背景的。因此,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要結合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讓學生深入了解當時的歷史年代,從而產生對文章的主題的認同感。下面以《六國論》為例,談體驗式教學的實踐?!读鶉摗愤@篇文章的中心內容,是評論六國破滅的原因,提出對敵斗爭應該注意的問題,借以批評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線,向當時的皇帝宋仁宗發(fā)表自己對當時政治的見解,借題發(fā)揮,以古喻今。那么,筆者設計了以下幾個假設:
——假如你是宋仁宗;
——假如你是北宋當時的主戰(zhàn)的一個大將軍;
——假如你是北宋當時的主和的一個大臣;
——假如你是北宋當時的一個百姓。
請問你會如何回應蘇洵?
通過這些假設,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并且立足于當時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以此來做出對應的回復。一開始筆者以為學生會三言兩語就結束,但是當學生開始化身為歷史人物的時候,他們?yōu)榱烁玫刈龀龇仙矸莸幕貞瑥亩磸筒檎屹Y料,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并且對《六國論》這篇文章反復閱讀,以求深入了解,支持蘇洵觀點的人希望能有更充分的理由,反對蘇洵的人則對著文章咬文嚼字,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漏洞來反駁蘇洵的觀點。有個學生從百姓角度出發(fā),說出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呼聲。從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反饋來看,他們不僅讀懂了課文的內容和主旨,甚至還看透了封建社會改朝換代時政治家們的粉墨登場,卻枉顧黎民百姓的生死的本質。
六、總結和反思
面對中職學校的學生,無論是語文學科的文言文教學還是別的學科,職業(yè)教育依然是大部分學科的主要方向。在中職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采用體驗式教學的方法,根本還是要圍繞職教特點開展。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可偏離職教這個方向,同時在實施階段,不能操之過急,中職學生在學習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都較為薄弱,都需要老師極大的耐心和持續(xù)的鼓勵。總的來說,體驗式教學只是中職文言文教學眾多方法之一,在實施過程中也難免會有缺憾,需要廣大中職語文教師不斷地完善。
責任編輯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