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禮
摘 要:中國民族聲樂演唱中鋼琴伴奏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也成為一些音樂學院民族聲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在民族聲樂演唱中加入鋼琴伴奏,我國現(xiàn)階段發(fā)展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不成熟的方面,如何運用鋼琴伴奏為民族聲樂作品增彩是一個值得音樂人深入思考的問題。鋼琴伴奏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運用,是中西方音樂藝術的交融,鋼琴伴奏中和聲調式運用與中國民族聲樂的獨特的民族性相融合,使民族聲樂作品有了藝術上的升華。兩者的結合使民族聲樂演唱情緒得到更好地發(fā)揮,使中國民族聲樂里程碑式的改變。
關鍵詞:鋼琴伴奏 民族音樂 民族聲樂
中國的民族聲樂藝術有著很長時期的歷史,它直接的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喜怒哀樂,是一種極具民族性、時代性的音樂藝術。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是傳統(tǒng)聲樂與西洋聲樂相結合的藝術。最近,我國的民族聲樂演唱藝術有了新的發(fā)展,鋼琴伴奏與民族聲樂演唱相結合,是民族聲樂音樂人新的創(chuàng)新,是民族聲樂演唱藝術的重大發(fā)展。作為我國民族聲樂演唱藝術體系,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民族元素一直很強烈,把鋼琴伴奏需要尊重民族聲樂的整體風格,與歌唱家演唱風格相統(tǒng)一。歷史性、區(qū)域性是民族聲樂作品的重要特點,民族聲樂藝術有的傳承性、穩(wěn)定性和變異性的屬性,在民族聲樂演唱中加入鋼琴伴奏要尊重民族聲樂藝術本來的屬性。民族聲樂作為我國的一門文化瑰寶,要堅守其民族性。民族聲樂藝術中包含著民間音樂文化,其獨特民族音樂風格是我國的一張獨特的音樂名片。鋼琴作為西方的古典樂器,蘊含了西方古典的音樂文化,鋼琴作為聲樂藝術重要的配器,在西方聲樂藝術的運用很廣泛。但目前,鋼琴伴奏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應用,仍然是一種新的嘗試,鋼琴伴奏對民族聲樂演唱的情感情緒,方式技巧都有重要影響。不同風格的民族聲樂作品,對鋼琴伴奏和民族聲樂演唱有著不同的要求,兩者需要相互配合才能使民族聲樂作品有完整優(yōu)美的呈現(xiàn)。
一、 民族聲樂中運用鋼琴伴奏情況的現(xiàn)狀
新時期,我國民族聲樂藝術有了長足的發(fā)展,許多優(yōu)秀的民族聲樂工作者創(chuàng)作出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民族聲樂藝術配器除了傳統(tǒng)的民族樂器,一些西洋樂器也逐漸引入到中國的民族聲樂演唱中來。鋼琴作為西洋古典樂器的樂器之王,一直是聲樂藝術的主要伴奏樂器。但把鋼琴伴奏引入到民族聲樂演唱中來確實這幾年才開始的嘗試。民族聲樂演唱中加入鋼琴伴奏,是個新的創(chuàng)新,并且有專業(yè)化的趨勢,在一些音樂院校中在,逐漸把民族聲樂運用鋼琴伴奏列入一門新的課程。民族聲樂藝術作為音樂中特有音樂十分注重突出民族化主題的一門音樂藝術,而鋼琴作為一種音域很廣的鍵盤樂器,兩者的結合,將會創(chuàng)造奇妙的火花。
民族聲樂藝術中引入鋼琴伴奏,需要有優(yōu)秀的作曲家和優(yōu)秀的演唱者,兩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是為了添加鋼琴伴奏而故意為之,那么對整首作品起不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只會影響作品的質量?,F(xiàn)在提到民族聲樂引入鋼琴伴奏有一個里程碑似的人物,他就是優(yōu)秀的作曲家王志信。王志信是一個可以獨自完成聲樂旋律和鋼琴伴奏兩部分創(chuàng)作的作曲家,在作品中融入濃郁的民族元素,他把西洋作曲技法與民族音樂表現(xiàn)手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他鋼琴伴奏譜創(chuàng)作中,民族性格、音樂藝術被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鋼琴伴奏在一首民族聲樂作品中不是是特殊獨立與作品之外的,而需要與民族聲樂演唱相結合的一門音樂表演藝術。民族聲樂的演唱者對于一首音樂作品的表達起到了至關的作用。目前在一些縣級市的民族聲樂表演中,為了追求創(chuàng)新,在聲樂歌手演唱時,即興加入鋼琴伴奏,導致歌手沒有辦法很好地表達音樂情感,這種現(xiàn)象在當前的鋼琴伴奏與民族聲樂結合的案例中很常見。鋼琴家與聲樂演唱者進行合作,考驗合作的默契度,需要在作品表演之前,進行詳細的編排。鋼琴伴奏影響著演唱者情感的表達,藝術的演繹,在目前的民族音樂作品編排中,應重視鋼琴搬走的部分。
二、鋼琴伴奏在民族聲樂演唱時的影響
鋼琴藝術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應用,是一種中西文化的碰撞,是中西方音樂藝術的交流。鋼琴伴奏與民族聲樂演唱需要一定的應用技巧,來表達民族聲樂作品所呈現(xiàn)的民族性、音樂性。五聲循律是我國民族音樂的一個重要特點,而且以單聲部為主,是一種橫向的和聲織體,并且我過得民族音樂在創(chuàng)作時有很多即興的成分。戲曲、曲藝的很多元素都呈現(xiàn)在我國的民族聲樂作品中來,鋼琴伴奏在民族音樂的應用需要充分考慮到我國民族音樂的民族特色。鋼琴作為樂器之王,在很多音樂體裁中都有應用,無論是通俗音樂還是古典音樂中都可以看到鋼琴伴奏的應用{1}。鋼琴伴奏中恢弘的音樂特色,飽滿的情感調度,速度與節(jié)奏的準確性,在與民族音樂的結合時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在民族聲樂演唱時氣息的運用對演唱者極為重要。呼吸調整對于民族聲樂演唱至關重要,在民族唱法課程中呼吸訓練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奥暋焙汀皻狻钡膮f(xié)調是氣息的運用的重要要求{2}。不同風格不同情感的民族聲樂演唱對氣息運用有著不同的要求,剛柔相濟,氣息調度深淺有度。鋼琴伴奏能夠配合演唱者的氣息,強化氣息運用轉折點的力度,增強演唱者的情感。
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民族聲樂作品的演繹,需要演唱者用心靈去感受,把握聲音狀態(tài),測定音色、活力、運動方向和距離的合理性。給聽眾制造共鳴的感覺,但是僅有演唱者的演繹是不夠的,還需要各種樂器的配合。鋼琴的音色很獨特,配合在民族聲樂的演唱中能使演唱者的情感得到充分發(fā)揮。民族聲樂作品樂譜的各種符號,可以在鋼琴伴奏的旋律中把握音樂的整體風格。民族聲樂音樂作品的情緒在鋼琴伴奏的配合下,得到了升華。把鋼琴伴奏作為民族聲樂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構思,對民族聲樂作品的環(huán)境和空間具有特殊的呈現(xiàn)作用、推動了民族聲樂音樂作品的情節(jié),渲染了民族聲樂作品的氣氛,音樂家特定的音型與鋼琴優(yōu)美的旋律相結合使整個民族聲樂作品更飽滿,更完整{3}。
三、鋼琴伴奏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運用
鋼琴伴奏掌握著民族聲樂作品節(jié)奏和速度,對整體的民族聲樂起著推進的作用,可以緩和其他配樂的音色。比如,鋼琴伴奏可以營造打擊樂的民族聲樂效果。銜接民族聲樂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串聯(lián)音樂家的歌詞{4}。用鋼琴藝術指導民族聲樂作品,鋼琴的旋律貼近民族聲樂演唱者的旋律,使民族聲樂作品風格與民族聲樂演唱者相配合,使音樂演繹的更生動更傳神。
鋼琴作為樂器之王,有著很寬很廣的表現(xiàn)力。鋼琴的旋律很強、節(jié)奏很準、對演唱和聲也可以完美貼合,鋼琴伴奏使民族聲樂演唱流動起來,烘托了演唱者的情緒,使聽眾進入到音樂旋律中,感受到民族聲樂的音樂意境{5}。鋼琴伴奏需要配合整體的民族聲樂作品的風格,鋼琴伴奏可以在一首作品的前半段作為引子,也可以作為整首作品的伴奏,但一定只是配合演唱者的聲音,起到襯托的作用。民族聲樂演唱者的呼吸方式與演唱作品的風格運用,要配合鋼琴伴奏,注意協(xié)調伴奏者與演奏者對民族聲樂音樂作品的處理,平衡兩者,注重彼此間的配合默契,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表現(xiàn)民族聲樂作品的情感{6}。 使鋼琴伴奏在民族聲樂演唱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用鋼琴伴奏這一藝術表現(xiàn)方式,使民族聲樂演唱有一種新鮮感。 一種極具民族性、現(xiàn)代性的聲樂表演藝術,民族聲樂演唱形象完整的表達,通過演唱者飽滿的呈現(xiàn),鋼琴伴奏的完美襯托兩者共同完成的,鋼琴伴奏和演唱不是兩個單獨的個體,它們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一個整體,它們對民族聲樂作品的成功呈現(xiàn)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民族聲樂表演中,鋼琴演奏者和民族聲樂演唱者所承擔的角色不同,有需要兩者之間的配合。鋼琴伴奏要尊重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整體的民族聲樂作品中,它不再是獨立的表演藝術體系,鋼琴伴奏與民族聲樂這種民族性的藝術形式結合,伴奏對演唱者的演唱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鋼琴伴奏者在民族聲樂呈現(xiàn)時應該促進歌唱者的演唱,提高整體民族聲樂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使鋼琴伴奏與民族聲樂歌唱的融為一體,給聽眾一次精湛的藝術享受,讓聽眾從心體會到民族聲樂藝術的藝術魅力。在民族聲樂表演過程中,鋼琴伴奏與民族聲樂演唱者的共同目標是在相互配合下,使藝術作品有完整的呈現(xiàn),琴聲與歌聲相互交織,融為一體{7}。
中國民族聲樂是以民族聲樂為代表的,借鑒、吸收西歐美聲唱法的歌唱理論和優(yōu)點而形成的獨樹一幟的,具有科學性、民族性、藝術性和時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藝術。隨著鋼琴伴奏在民族聲樂作品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逐漸成為一些音樂院校民族聲樂課程老師教學的一個新知識點,學生需要通過自己參與到鋼琴伴奏在民族聲樂演唱的藝術實踐中去、尋求一種與歌唱者配合的鋼琴伴奏的新型的音樂形式,逐漸發(fā)展了鋼琴伴奏與民族聲樂演唱的認識。 鋼琴伴奏在民族聲樂作品中需要準備好伴奏譜,或者用簡譜的形式,使用和弦功能,針對民族聲樂作品選用適合演唱者的伴奏音型,比如加花填充方式等。根據(jù)特定的民族聲樂作品的歌曲旋律,演唱者的歌唱方式,選擇帶旋律聲部或不帶旋律聲部的鋼琴伴奏,使整體民族聲樂作品得到升華。鋼琴伴奏需要配合演唱者的情緒,調節(jié)調性,變化音型織體,使作品的內容更加豐富,升華音樂情感,營造藝術氣氛,使民族聲樂作品的形象生動、情緒飽滿、渲染意境。發(fā)掘鋼琴彈奏民族和聲語言、復調語言及各種音型織體的表現(xiàn)力,需要鋼琴伴奏者對作曲基礎課、鋼琴課有很強的實際綜合運用能力。
注釋:
{1}陳明.讓民族民間音樂進入校園——封閉式民族中學“三元合一”的音樂教育模式初探[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0(2).
{2}楊海.中小學音樂教育傳承創(chuàng)新民族民間音樂的模式構建研究[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10).
{3}趙麗敏.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引發(fā)的對民族民間舞蹈教育的思考[J].藝術教育, 2009(4).
{4}李靜波.論民族民間舞蹈的發(fā)展和藝術特色[J].中國校外教育,2009(S1).
{5}尹晶.論民族民間舞蹈的教育價值[J].文教資料,2010(14).
{6}張會改.淺談民族民間舞蹈的美育[J].黃河之聲,2010(20).
{7}曹柯香.俄羅斯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和傳承——打造額爾古納市文化特色品牌[J].前沿,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