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
不少教師認為,小學作文教學困難重重:首先,很多小學生提不起對寫作的興趣;其次,學生平時的寫作素材積累不夠,寫作文時經(jīng)常找不到寫作的素材;再者,寫出來的作文言語枯燥,脫離實際。長期以來,教師總是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來進行作文教學,卻忽略了小學階段的學生喜歡寫哪些內(nèi)容,喜歡教師通過何種方式來進行作文教學,長此以往,很多學生就喪失了寫作文的興趣。具體來說,當下的小學作文教學存在著如下幾個問題。
1.作文太過模式化
小學生學習寫作都是從模仿開始的,隨后逐漸過渡為自主、自由地寫作。在初期的模仿階段,如果教師不采取合適的方式加以引導,作文就會呈現(xiàn)出明顯的模式化。身處高度信息化的當今社會,小學生很容易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尋找并下載各式各樣的寫作模板。雖然互聯(lián)網(wǎng)上豐富的素材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增加學生的素材積累,但是也會讓他們更容易養(yǎng)成抄襲的壞習慣。
2.作文缺乏真情實感
比起初高中生,小學生的思想、心智和心理狀態(tài)都不夠成熟,還處于發(fā)展階段,但是小學生也擁有成年人所不具備的天真活潑的性情,他們寫出的文章也更童真、更有趣。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生要盡可能在作文中表現(xiàn)出他們真實的想法。但是,作文的高度模式化束縛了小學生的想象力,目前的很多小學生作文表達方式單一,缺乏真情實感,一味地堆砌詞句。
二、讓作文教學回歸生活
根據(jù)語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必須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貼近,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讓學生樂于表達,注意表現(xiàn)真情實感。因此,教師要讓作文教學回歸生活,讓學生觀察生活、領(lǐng)悟生活,用鮮活的生活打開學生的思緒,用靈動的語言譜寫真實的思想,真正做到以我手寫我心。
1.強化閱讀能力,奠定作文基礎(chǔ)
正如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所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加強閱讀,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寫作能力。在實際教學中,語文老師都有一個共同體會,那就是讀書越多的學生,知識面就越廣,思維能力就越敏捷,遣詞造句等寫作能力也越強。實際上,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息息相關(guān),脫離了作文教學,閱讀就會蒼白無力,沒有用武之地,而離開了閱讀教學,作文教學也空洞無力,缺乏說服力。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文應該以廣泛的閱讀作為基礎(ch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配合一定的閱讀訓練,每個學期設(shè)立若干個閱讀專題,比如名人故事、文學名著、科普常識等,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閱讀和摘錄,定期組織學生展開交流討論。
2.回歸現(xiàn)實生活,積累鮮活素材
寫作的第一步是積累大量的素材,而積累素材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觀察和記錄。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即興觀察和有意觀察,可以觀察身邊的怡人風光,可以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可以觀察身邊人物的一舉一動??偠灾?,風花雪月、飛禽走獸都可以留心觀察,記錄在日記里,久而久之,就可以獲得大量生動的寫作素材。如果這種觀察是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學生的感受就會更鮮活生動。有一次課間,我?guī)е粋€鳥籠來到了教室,籠子里有三只鸚鵡。它們有著五彩斑斕的羽毛,活潑好動的身姿,清脆悅耳的鳴叫,一下子就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他們“呼啦”一下都涌了上來。這是多么鮮活的素材,何不讓孩子們寫寫呢?接下來剛好是語文課,我向孩子們宣布,這節(jié)課讓大家結(jié)識一位新朋友——鸚鵡,你們可以與它親密接觸,還可以和它談天說地。
學生的歡喜之情溢于言表,他們圍在鳥籠前,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二十分鐘后,我笑著問道:“有沒有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新朋友?”學生熱情高漲,紛紛舉手。一個學生說:“一只小鳥穿著一件碧綠的衣裳,上面灑滿金色的斑點,像一只只眼睛。它踩在吊環(huán)上,蕩來蕩去,就像蕩秋千一樣,還經(jīng)常用紅色的小嘴啄自己的羽毛,像是一個愛漂亮的小姑娘?!币粋€學生說:“有一只小鳥渾身長滿金燦燦的羽毛,像是皇帝的袍子,身后拖著一根又細又長的尾巴?!边€有一個學生搶著說:“還有一只小鳥滿身是黃綠相間的花紋,它沒精打采地蜷縮在角落里,在打瞌睡?!?/p>
率先發(fā)言的幾位同學的描述繪聲繪色,趣味盎然,也極大地啟發(fā)了后續(xù)發(fā)言的同學,后面的發(fā)言更加精彩,大家文思泉涌,妙語連珠。有人把鳥兒比喻成技藝嫻熟的雜技演員,有人把鳥兒比喻成嬌滴滴的千金小姐,還有人把鳥兒比喻成身姿矯捷的運動員。我看時機成熟,說道:“今天的觀察讓每個人都有所收獲,我們不如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在作文本上記錄下來?!睂W生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短短一節(jié)課的功夫,一篇又一篇佳作誕生了。我仿佛也被他們的作文引入了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
正如教育家贊可夫所言:“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奮發(fā)向上,想表達自己獨有的想法的氛圍之下,那些讓兒童作文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詞句才會由此誕生?!闭^“為文先動情,情動而辭發(fā)”,作文是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結(jié)晶,只有在自由廣闊的生活天地里訓練習作,讓學生昂揚情緒,放飛思緒,才能讓他們的思維和語言共舞,才能寫出趣味盎然、生動真實的快樂習作來。
作者簡介:楊文平(1968),女,苗族,湖南省邵陽市人,學歷:大專。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