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琴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采用各種教學策略來激發(fā)兒童的識字興趣,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圍繞如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開展識字教學進行闡述,旨在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字形;興趣
眾所周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識字教學。孩子剛步入小學就要接觸很多陌生的文字,不符合學生的思維認知方式。所以,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也是語文的重難點。在識字教學中,老師要以學生不同的認知程度去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方式。老師在教學中必須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認字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小學生的識字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剛開始識字時就對識字感興趣,才能更主動地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識字范圍有影響,學生只認識形態(tài),不懂得意思,知道字詞的含義,卻不知該如何表達。老師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PPT給學生直觀地展示,加深其對詞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例如,在教學“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時,老師便可以通過PPT給學生展示戰(zhàn)國時期名將趙奢之子趙括的事跡,加上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提高學生學習字詞的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可以使用投影儀給學生展現(xiàn)出不一樣的上課情境。例如,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中,有一篇關于蟈蟈的文章,這篇文章主要幫助學生認識“螞蟻、蟈蟈”等以蟲字為偏旁的字,因課本上的圖片有些抽象,老師可以用PPT把這些昆蟲的圖片和視頻在課堂上展現(xiàn)出來,學生看到生動的小昆蟲,馬上有了學習的興趣,最后結束播放時,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具體的印象。
二、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
在識字教學中,設計教學方法時要尊重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選擇他們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例如,猜謎語,腦筋急轉彎,識字競賽,合作學習等等。比如,猜謎語這個活動,老師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過程:同學們,老師今天教你們認識一個字,這個字由兩部分構成,左邊是土,右邊是也,大家自己動腦筋,猜一猜是什么字呢?這樣有趣的猜字游戲,可以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再如,一百減一,猜一個字;一月七日,猜一個字。這種字謎,簡單有趣,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水平。在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中,老師必須以教材為基礎,從基本學情出發(fā),采用學生容易理解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水平。在素質教學發(fā)展的今天,識字教學時,教師必須抓住課本,進行創(chuàng)新式教學,給學生新鮮感,才可以充分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秉承在娛樂中學習的理念,不能為了多彩的教學設計而設計,要注重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式完成教學目標,以提升的學生識字能力和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目的,以此完善創(chuàng)新式教學。
三、利用游戲教學,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
現(xiàn)代教學理論認為,兒童的興趣是在游戲中產(chǎn)生的,認知活動與游戲的結合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體現(xiàn)。小學生因為年齡小,自制性不高,所以在課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如若機械地讓學生識字,就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的天性便是愛玩和喜動,因此教學中,老師要根據(jù)孩子愛玩的天性,通過游戲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漢字。只有這些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設計一個識字接龍游戲,在游戲中老師可以給出一個拼音或一張圖片,學生分別對應回答。老師說:“兔子兔子往哪走?”學生趕緊說:“兔子兔子往這走!”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游戲識字過程。還可以把學生分成各個小組,在小組內(nèi)進行游戲,老師寫出一個生字,隨機選一組學生按順序拼讀音節(jié),把握字形。如果有學生念錯了或分析字形不正確,游戲就不能繼續(xù)下去,只能停下來,改正后才能開始。學生通過游戲不但可以掌握字詞,還可以提高識字的積極性,也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四、結合生活識字,鞏固字音字形教學效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識字的思想感情和注重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意識,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和諧發(fā)展。”學生在生活中可以認識許多漢字。如,電視,同學、家人的名字,店鋪的名稱,廣告和快遞單等,所以說,漢字無處不在。因此,在給學生發(fā)作業(yè)本時,讓每個學生都發(fā)一次,這樣可以認識到每個同學的名字;周末,跟隨父母去街上走走,尋找漢字;家中買東西的包裝袋上也有許多漢字。例如,“卓詩尼”皮鞋、“優(yōu)冠”餅干、“伊利”牛奶、“立白”洗衣液等。學生如果認識并正確讀出生活中的每個漢字,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在學習中可以感到快樂,再幫助學生把收集的廣告、店鋪名稱等聚集在一起,裝訂成冊。這樣學生就可以有一本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識字讀本。老師每星期都可以組織競賽,選出識字最多的學生進行作品展示。課后再相互交流,學生樂此不疲。
綜合上述,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基礎,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老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再設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海棠.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策略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34).
[2]鄒旭晶.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2).
[3]董丹.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