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麗
摘要:向子諲作為一個以身許國的愛國志士,卻為奸臣所嫉,退隱清江之后,將自己所作之詞編為《酒邊集》,雖名為“酒邊之詞”,但并非都是流連風月、把酒言歡之詞,尤其是《江南新詞》之中亦不乏愛國之音,激憤之詞。
關鍵詞:向子諲;江南新詞;愛國
向子諲(1085—1152),字伯恭,河南開封人,自號薌林居士。元符時,以恩蔭補官。晚知平江府,因反對和議忤秦檜,致仕。有《酒邊集》,存詞一百七十六首。
向子諲生活在南北宋之交,以南渡為界,《酒邊集》分為“江南新詞”和“江北舊詞”前后兩卷,南宋胡寅認為他“退江北所作于后,而進江南所作于前,以枯木之心,幻出葩華,酌玄酒之尊,棄置醇味”(1)大致不錯。他將退居江南后所做之詞編于集首,可見其對于這部分詞的推重,有意提高《江南新詞》的地位。子諲早年流連風月,宋室南渡之后,他竭力主戰(zhàn),因得罪秦檜,于是掛冠回鄉(xiāng),卜居清江,晚年悠游林泉,雖多寫生活的閑適之趣,然這類感舊傷時之作,亦飽含著其身世家國之恨。
子諲江南所作之詞多寫山林隱逸之趣,但也不乏憂國傷時之作?!度罾蓺w》(江南江北雪漫漫)便是其中一例:
飛雪漫天,天地一片肅殺,當時的易水正是金人的后方,由“遙知易水寒”,可見詞人此時所想是被擄北去的徽、欽二帝,一個“寒”字便可想見二帝在漠北苦寒之地所遭受的苦痛,而詞句由“風蕭蕭兮易水寒”之句化出,更添幾分蒼涼。遙望三關,二帝蒙塵之處,與此隔著山巒重重,悲痛之情,幾令人斷腸,悲情深重卻又令人無可奈何。即便天可老,海能翻,心中憤恨卻無計可消除,此情與岳飛的“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并無二致,到此處,詞人似乎是有些絕望了,然而結句處卻又生出一種期望:聽說頻頻有使者前往金國,那么二帝車駕何時才能歸來?子諲自然不知,此時二帝早已“崩于五國城”,拳拳愛國之心由此更見其赤誠。
除此之外,另有《秦樓月》(芳菲歇。故園目斷傷心切。)此詞雖然短小,然而其情感層層遞進,將“傷心人別有懷抱”表現得淋漓盡致。春光消歇,故土淪喪,無限悲憤抑郁胸中,然而卻不知該何去何從。傷心之余,唯見無邊迷蒙的煙水,無際朦朧的山色,詞人移情于景,在情感與風景的轉換之間,正得“悲喜亦于物顯”之妙處,處處山川亦是怕見傷心人。然而詞人的“傷心處”并未隨景作結,昔日帝王生日之盛恍若還在目前,如今乾龍節(jié)將近,物是人非,繁華已不再,如此的滄桑巨變,令人傷心嘆惋。子諲作為一名力主抗金的愛國將領,建炎四年庚戌,金兵圍困潭州城,子諲率眾死守,力為巷戰(zhàn),奮以忘軀。此次圍城中力戰(zhàn)抗金,為其平生最光輝之壯舉,時人多為詩文贊美之。然而現實卻是殘酷而無奈的,家亡國破而又回天乏術,其內心的憂憤于這無窮山水之中暴露無遺。進而一句“眼中淚盡空啼血”,將悲切之深重更上一層,杜鵑啼血之意已是令人哀痛不已,而李山甫《聞子規(guī)》詩有“斷腸思故國,啼血濺芳枝”之語,此處亦是同理,結句移用柳永詞的“曉風殘月”更將凄凄離別之苦化為顯故國之思了。
紹興九年,子諲以忤秦檜致仕,從此歸隱林下至終,而其表現隱逸情趣之作,亦可看出其對風雨飄搖的現實的不滿,以及其內心看似閑適實則不平靜之感。
《西江月》(五柳坊中煙綠)即是一典型之例。“五柳坊”即薌林別墅所在地,“百花洲”乃其中形勝。樓鑰《薌林居士文集序》載子諲自言:“香山得洛陽履道坊楊常侍舊宅,薌林得臨江五柳坊楊遵道光祿別墅?!保?)又載其《上梁文》云:“坊名五柳,仰陶令之高風;洲號百花,乃東坡之遺事。”
暮春時節(jié),柳綠花紅,五柳坊中春意如許,而子諲已然是垂垂老矣,“蕭蕭”極言其發(fā)之稀疏,盡管老去頹唐,但并不與時人同夢,此一句一轉前句寫景之平淡而走向高昂,拋擲調兵遣將之“麟符”“虎節(jié)”,轉而向江月林風之中尋求安慰。屈原在《涉江》中有言:“被明月兮佩寶璐。世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弊又N忠節(jié)而不茍合于世,其言明其志潔,在此實與屈子無二,然而世事無常,宦海浮沉幾度,歸來確乎幡然醒悟:“世間萬事轉頭空”,倒不如潔身自持??此齐[逸閑適的景物之下包孕著詞人內心無法排解的幽憤,無奈之下只能潔身自好,抒憤以明志。
薌林江南新詞之中這類表現其愛國熱忱的詞篇并不很多,然而在北宋詞壇婉約詞占主流的情況之下,子諲江南新詞詞風的轉變則顯得尤為徹底和珍貴,在南北宋之交,作為一個愛國詞人,因社會的動蕩不安與其心中的無可奈何而使其詞風與意境不自覺的向蘇軾靠攏,借長調慢詞抒發(fā)內心的愛國之情,對后世愛國詞人的創(chuàng)作起到了引領的作用。這也是胡寅在《題酒邊詞》中所言“薌林居士步趨蘇堂,而嚌其胾者也”的原因所在。
注釋:
毛氏汲古閣本《宋六十名家詞》
[宋]樓鑰:《攻媿集》卷五十二,四部叢刊本。
參考文獻:
[1]唐圭璋:《全宋詞》第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5:951-1186.
[2]王兆鵬:兩宋詞人年譜[M].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469-573.
[3]毛晉輯:宋六十名家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馮煦輯:《宋六十一家詞選》,影印本.
[5]劉揚忠:簡論向子諲及其《酒邊詞》[J].學習與思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