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付香
周六下班回家,像往常一樣,我順手打開微信,突然,一條好友申請映入眼簾:老師,我想找您聊聊,署名為小儀。小儀是我們班的一名轉入生,平日里不善言語,周末留宿在校,便快速通過了好友申請并主動發(fā)送了一個微笑的表情。沒過過久,手機屏幕上出現(xiàn)了幾行字:老師,我患抑郁癥了,但我不敢當面告訴您,只能通過微信和您聊了。我的心頭為之一怔,深知此事的嚴重性,便約了小儀在我的辦公室見面。
見到小儀,她心事重重地坐在椅子上望著窗外,見我過來,也只是努力地擠出了一個淡淡的微笑。我給她倒了一杯水,她緊緊地握住了水杯,一邊抽泣一邊從校服褲兜里掏出了一張紙給我。那是一張由本市某三甲醫(yī)院對小儀進行的診斷結果,結果顯示小儀患有抑郁癥。這讓小儀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認為自己不再是個正常的人,還一度出現(xiàn)了自虐的傾向。
小儀的問題讓我面臨擔任班主任以來最大的挑戰(zhàn),雖說近一年已開始涉獵心理學領域并考取了國家心理咨詢師的證書,但實戰(zhàn)經(jīng)驗缺乏,無從下手。于是我咨詢了小儀的主治醫(yī)生和學校的心理老師,并成為了她們的學徒,惡補相應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以期幫助小儀盡快走出抑郁的陰影。
小儀從小學開始便入讀寄宿學校,父母長期疏于關心她,自從父親娶了后媽后,她更加覺得沒有歸屬感。進一步了解發(fā)現(xiàn),小儀家族并無抑郁疾病史,我意識到她的情況與缺乏家庭溫暖息息相關。我校是全日制寄宿學校,而小儀又是外市的借讀生,經(jīng)常一個月才回家一次,于是我建議她父親、母親輪流到本市陪讀,以促進親子溝通。起初,小儀十分抗拒父母的陪伴,我便和她父母商量通過送飯的形式慢慢降低她的抵觸心理。班級生日會那天,我邀請了小儀的父母,她的母親回顧了她成長中的點點滴滴,父親則將她成長中的照片整理成冊,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她。過程溫馨而感人,小儀和父母的關系有了很大的改善。
“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詢中的最基本原則。小儀悟性好,改變自己的意愿強烈,在堅持用藥的前提下,我讓小儀閱讀一些有關抑郁癥的書籍,如《學習樂觀》、《走出抑郁》等,既能科學認識抑郁癥,增強應對的信心,消除“病恥感”,又可以學習一些應對抑郁癥的方法,進行自助。有一次,小儀又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我拉著她的手告訴她:“抑郁癥并不可怕,它只是心靈的一次小感冒,只要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是可以治愈的,感覺不好時要盡快告訴老師,也可以用寫信、周記等方式向老師傾訴,老師會和她一起度過這個難關,也一定會替她保守所有的秘密”?;蛟S被我這份真情打動了,小儀緊緊握住了我的手,淚如雨下。此后,我們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溝通也十分順暢。
體育鍛煉可以增加正性情緒的體驗,較好地改善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我了解到小儀很喜歡跆拳道,于是便鼓勵她加入了弘毅跆拳道社團,并安排另外兩個有相同愛好的同學與她同桌,讓她們有空多約小儀去運動。漸漸地,他成了社團的主力隊員。當跆拳道社團在運動會開幕式中得到大家的稱贊時,小儀的臉上浮現(xiàn)了久違的笑容。
在父母的關心和老師同學的幫助下,小儀的狀態(tài)一天一天好了起來,大檢時還協(xié)助勞動委員一起完成班級的工作,同學們對她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但臨近期末時,小儀再次面對困擾她很久的失眠問題,此時,她沒有選擇逃避,而是表現(xiàn)出異常的勇氣和意志。她幾乎嘗試了所有治療失眠的偏方,并堅持上課,考出了優(yōu)異的成績。
一學期相處下來,小儀的改變讓我十分欣慰,她不再是那個覺得自己被世界遺棄的小女生,內心也漸漸溫暖起來。期末考試結束的那天,我們相遇在微信里,她高興地告訴我不需要藥物也能安然入睡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小儀終于擺脫了長久束縛她的桎梏,破繭成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