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麗霞
幼時言行是否有禮有節(jié),影響幼兒一生。實踐發(fā)現(xiàn),從禮儀規(guī)則的氛圍,到具體活動方案,在梳理目標之后,將內容分解成一個個禮儀規(guī)則小元素,形成自上而下、從下往上、由小到大、由內而外、全息滲透的“串珠子”式活動策略,對幼兒禮儀規(guī)則教育效果顯著。
結合《綱要》《指南》的要求,分析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和發(fā)展需要,在確定總目標后逐級分層分解,制定出具體、可操作的培養(yǎng)目標,便于教師指導。目標的層級分解即將大目標化解為小話題,將禮儀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變得有序、科學、合理。
內容的同項異解即從幼兒實際出發(fā),在不同對象的不同認知水平層面上,對同一項禮儀規(guī)則內容給予不同的解讀。以餐桌禮儀為例,對大、中、小各年齡段幼兒的禮儀規(guī)則內容均有不同的解析。三個層次的內容依次遞進,最終達到就餐禮儀的最高目標:能熟練地正確使用餐具,文明就餐。
故事是幼兒的最愛,將故事作為生動的學習方式,圍繞主題開展禮儀故事會,展示幼兒在階段學習中取得的進步,可以增強幼兒的自信,也能讓家長在配合幼兒園教育的過程中了解幼兒園禮儀規(guī)則教育的進程。家園同步,讓一項項枯燥的教育內容在教師靈活的類比拆解中變得生動又輕松。
當幼兒在集體中受到表彰時,興奮的情緒會感染同伴。因此,用賞識鼓勵的方式進行禮儀教育效果特別好。如每周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各班推選出一名“禮儀小寶貝”,在每周一升旗儀式上亮相,用不同的方式發(fā)表自己的感言。
我園組建了南沙禮儀隊。每次活動由禮儀隊的成員擔任迎賓、導引、監(jiān)督等任務。小小禮儀隊員以甜蜜的微笑出色地完成一次次任務,更是得到了家長的認同和贊揚。
“你好!”“早上好!”每天早上,幼兒園的門口都有“禮儀之星”跟大家問候。我們堅持不懈地讓幼兒擔任“禮儀之星”,讓越來越多的幼兒懂得回禮,這是對幼兒良好行為的強化,讓幼兒在重復中將準則內化為自覺的行為。
幼兒是不同的個體,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幼兒在行為習慣方面不盡相同。每個班級都有幾個表現(xiàn)突出的幼兒,可以請他們進行經(jīng)驗的分享。如果今天幼兒的個別亮點只是星星之火,那么明天幼兒園禮儀教育的研究和深化必將成燎原之勢。
幼兒年齡小,明辨是非的能力較弱,某個幼兒的不良行為會導致其他幼兒進行模仿,如不及時制止就會影響越來越多的幼兒。我們根據(jù)幼兒的心理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正面的引導,把幼兒的不良行為扼殺在搖籃里。
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幼兒的影響很大。我國兒童教育家孫敬修曾形象地說過:“幼兒的眼睛是‘錄像機’,耳朵是‘錄音機’,腦子是‘電子計算機’,錄下來的信號裝在電子計算機里,儲存起來,然后指導他的行動?!痹鯓訉⒂變旱亩Y儀規(guī)則需要轉化成幼兒的需要?這需要老師長期耐心地用自身的禮儀行為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
教師容易產生教育思維定式,無法跳出固有的框架來靈活開展幼兒禮儀規(guī)則教育,甚至某些方面存在盲區(qū)或偏差。因此,要有意識、有選擇性地開發(fā)多種資源,邀請不同領域的人來參與禮儀活動評價,讓他們從不同的視角,集大家的智慧于禮儀規(guī)則教育過程之中,進而產生積極的影響。
不同的幼兒園有不同的文化底蘊和特色,園際互動能較好地實現(xiàn)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通過多種途徑,從不同層面全方位地開展園際優(yōu)勢的互補,能使1+1>2的教育效果在共同體園際之間顯現(xiàn)。
相對于“取長補短”來說,多層面的鄰際互補方式是相對直接的方法,從幼兒園層面拓展到中小學,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展特色現(xiàn)場展示,與禮儀規(guī)則專家的研究強項進行匹配,讓幼兒禮儀規(guī)則教育的策略不斷得到優(yōu)化。
(江蘇省張家港市南沙幼兒園)
【參考文獻】
趙忠心.不可或缺的禮儀教育[J].幼兒教育,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