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田縣船寮鎮(zhèn)小學教育集團 季高鑫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教材在識字教學內容編排上傾向于“提前識字”,這也是從小學生學情角度考慮的,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進而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心理學專家表示,6~7歲年齡段的學生,他們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通常只有15分鐘,因此,如何在這黃金15分鐘調動學生興趣、將課程的重難點傳授給學生是課堂的關鍵所在。在“提前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準確把握教學節(jié)奏,為學生創(chuàng)建輕松、愉悅的氛圍,以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小學與幼兒園不管是教學方式還是學習內容都有很大不同,加之學生身心的發(fā)展也會發(fā)生變化,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緩沖,教學進度不應太快也不能過慢。部編版一年級語文第一個單元就是前置識字,對此,教師可以按照先松后緊的策略進行教學,先幫助學生掌握識字方法,之后的學習也能水到渠成。
例如,在教學《金木水火土》一課時,教師除了要指導學生認識生字,也要教會他們正確的書寫方式。首先,教師可以先為學生介紹田字格,同時指導他們握筆的姿勢和書寫筆畫順序,使得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正確的書寫規(guī)范,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對此,一位教師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先為學生講解田字格;其次,引導學生觀察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之后由教師示范書寫,書寫的同時講解正確的姿勢;再后是學生自己書寫練習,并由同桌相互監(jiān)督;最后是學生反饋和教師糾錯環(huán)節(jié)。
對于識字教學,教師可不拘泥于課時安排,適當放緩教學進程,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待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規(guī)范后,再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這種教學方式對處在幼兒園與小學過渡階段的學生來說是接受程度最高的方式,既能確保識字教學的效率,也能促進學生后期的學習與發(fā)展。
大部分小學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課程的前半段,20分鐘以后,很多學生都會出現(xiàn)注意力渙散的現(xiàn)象。對此,教師應適當調整教學順序和節(jié)奏,將識字教學安排在前半段課程,后半段課程則可以開展一些有趣的鞏固練習活動,既能提高學生興趣,也能鞏固新知。
例如,在教學《天地人》這一課時,一位教師在前半段開展識字教學,后半段設計了一個鞏固生字的活動:
(教師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首《找朋友》的歌曲)
師:(拿出一些生字卡片)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生字找朋友的游戲,哪位同學坐得最端正,誰就能獲得一個卡片朋友。(分發(fā)卡片)
師:我們繼續(xù)來“找朋友”,大家知道我們的好朋友“天”在什么地方嗎?
有位學生跑到講臺上說:在這里,“天”寶寶在這里。
師:請大家一起大聲將我們的朋友念出來——天!
學生齊讀。教師將“天”這個生字貼在了黑板上。
師(唱):敬個禮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天”這個字找到后,游戲繼續(xù),接下來“地”“人”等字也相繼被找出貼在了黑板上。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以一個游戲活動來進行生字鞏固訓練,學生對游戲的興趣很高,因而都主動參與其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生字。除了游戲活動外,還有一些其他方法能夠調整教學節(jié)奏,比如教師講述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又或是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跳韻律操,這些都能起到活躍課堂氛圍、提升識字效果的目的。
識字教學的教學目的不僅是教學生生字的讀寫,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多元活動來輔助教學,這樣才能起到更優(yōu)的教學效果。
其實在進入小學之前,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生字,但由于沒有接受規(guī)范的教學,可能發(fā)音并不十分準確,出現(xiàn)平舌翹舌混用等現(xiàn)象。因此,在前置識字教學階段,糾正學生發(fā)音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以采取范讀、跟讀等方式對學生錯誤發(fā)音予以糾正。
例如,在教學《金木水火土》這一課時,一位教師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1)教師進行范讀,學生認真聽;
(2)學生在聽的同時梳理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教師帶領學生有感情地一句一句跟讀;
(4)教師帶領學生有感情地兩句兩句跟讀;
(5)學生開展自由誦讀;
(6)學生一個人讀一句,輪流誦讀。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以范讀、跟讀、自由讀、輪讀的方式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語言練習環(huán)境,教師的范讀讓學生對生字的發(fā)音有初步的印象,跟讀讓印象加深,自由讀和輪讀讓學生掌握讀法、流暢朗讀。
在學生掌握了生字的讀法、寫法和字義后,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誦讀活動幫學生鞏固所學,比如根據(jù)韻文含義進行配對朗讀,又或是結合肢體動作和表情進行《口耳目》表演讀等等。通過誦讀活動,學生對生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將生字的讀音與字義有機地融合起來。
綜上所述,“部編版”低段語文教材對實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有很強的“提前識字”特點,教師應結合這一特點開展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內化知識,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