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玉娜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產科副主任醫(yī)師 編輯/春苗 設計/侯宇
寶寶偏小的問題比較普遍,在各大母嬰網站上隨便搜索一下,就會出現(xiàn)大量孕媽媽咨詢寶寶偏小的問題。那寶寶為什么會偏小呢?怎么才能讓寶寶長大點呢?
我懷孕31周+4天的時候去做B超,顯示寶寶偏小,其他指標都正常,當時醫(yī)生讓我回去多吃有營養(yǎng)的東西,并注意多休息。我照做了,可是我懷孕36周+4天的時候去做B超,還是顯示胎兒偏小,唐氏篩查和B超排畸檢查都沒事,其他指標也都正常,可就不知道為什么寶寶總偏?。繉殞毑粫惺掳??我真的很擔心,不知道怎么辦。
影影寶寶
昨天我懷孕33周去做B超,醫(yī)生說寶寶偏小,問醫(yī)生怎么會偏小,醫(yī)生說營養(yǎng)不良,我說我一直都很注重營養(yǎng),而且不吃太油膩的東西,醫(yī)生又說營養(yǎng)不均衡,我就沒話說了,不知道這個均衡是個什么定義,反正我什么都吃,都很適量,即使不喜歡吃也強迫自己吃。問問身邊的朋友好像也都有偏小的。我老公朋友的老婆孕中期的時候還正常,后來寶寶偏小了,一直小到前幾天出生,足月生的,還不到5斤。我好擔心啊,擔心我的寶寶也偏小,加強營養(yǎng)估計也沒辦法,都長我身上了,我現(xiàn)在都130斤了,寶寶還這么小,不知道怎么辦。安小小
胎兒偏小,首先要重新核對預產期。計算預產期,按末次月經第一日算起,月份數(shù)字減3或加9,日數(shù)加7。例如,某位孕媽媽的末次月經是1月1日,那么月份加9個月為10月,日期加7天為8日,所以她的預產期為10月8日。真正分娩可能發(fā)生在預產期的前后2周內。需要注意的是,月經不規(guī)律的孕媽媽由于排卵時間的異常而不能機械使用本方法確定預產期,可以根據(jù)早孕反應出現(xiàn)的時間、胎動開始時間、宮底高度等進行判定,必要時需要行超聲核對孕周。
如核實預產期無誤,胎兒仍然偏小,則要考慮是否患有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生長受限又稱宮內生長受限,是指胎兒大小異常,在宮內并未達到其遺傳的生長潛能。胎兒生長受限是指胎兒受各種不利因素影響,表現(xiàn)為胎兒足月出生體重低于同孕齡平均體重的兩個標準差,或低于同齡正常體重的第10百分位數(shù)。
胎兒生長受限的病因多而復雜,約40%的患者病因尚不明確。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其發(fā)病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孕媽媽們可以多了解一下,看看自己是哪方面的問題。
遺傳因素是胎兒生長受限發(fā)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孕媽媽的家族史、家庭背景及胎兒父母基因情況對預防由于胎兒畸形或其他嚴重先天性疾病造成胎兒生長受限至關重要。胎兒出生體重的差異40%來自遺傳因素,而母方的基因比父方的基因對胎兒體重影響更大。
醫(yī)生叮嚀
如果你和老公本身都
比較瘦,體重也比較輕,那么寶寶就可能偏小,這和遺傳有很大關系哦。
近年來有一成年人疾病的胎兒起源學說,是個熱門話題?,F(xiàn)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好多成人的代謝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都是起源于胎兒時期。
胎兒生長受限中大約17%的胎兒有染色體異常,如Turner綜合征、性染色體異常、染色體不平衡等。13一三體綜合征中約53%出現(xiàn)胎兒生長受限,18-三體綜合征中約64%出現(xiàn)胎兒生長受限。
醫(yī)生叮嚀
如果孕媽媽在產檢開始就發(fā)現(xiàn)胎兒偏小,那就要檢查下染色體是否異常了。
妊娠期母體的免疫狀態(tài)是保證妊娠成功并維持妊娠的關鍵之一,調節(jié)胎兒生長的免疫因子水平的下降可能會影響胎兒內分泌和代謝,從而影響胎兒體重。
胎盤異常如胎盤多處梗死、多葉胎盤、輪廓胎盤、胎盤局部早剝、前置胎盤、胎盤血管瘤、胎盤囊腫等也不同程度影響子宮胎盤血液循環(huán),降低胎兒血供,引發(fā)胎兒生長受限。
許多感染性疾病對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有影響,尤其是宮內感染。孕期宮內感染一方面在早孕期間造成胚胎發(fā)育異常,導致死胎、畸胎或胎兒生長受限,另一方面在孕晚期引發(fā)胎盤絨毛膜炎、絨毛間隙炎,致使絨毛發(fā)育障礙和間質血管受損,導致母胎間交換面積減少,胎盤絨毛功能減退,從而發(fā)生胎兒生長受限。
常見的感染病原體,如弓形體、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及單純皰疹病毒,每個病原體都可能會引起胎兒發(fā)育異?;蛱荷L受限。其他的微生物感染還包括支原體、衣原體、微小病毒、梅毒螺旋體、瘧原蟲、B族溶血性鏈球菌等。另外,近年來,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范圍不斷擴大,HIV在母嬰間傳播將嚴重影響胎兒和新生兒的健康。HIV陽性婦女分娩新生兒平均體重明顯低于HIV陰性者,孕媽媽HIV感染發(fā)生胎兒生長受限的危險性比未感染者高1.7倍。
臍帶異常、單臍動脈、臍帶帆狀附著以及臍帶過長、過細、扭轉、打結均可以阻礙胎兒胎盤血液循環(huán)。25%的單臍動脈胎兒出生體重小于2 500克。
孕媽媽營養(yǎng)不良,尤其是蛋白質和能量供應不足也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孕前低體重或妊娠期體重增加較少的女性胎兒生長受限的可能性會增加。另外,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缺乏也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如孕媽媽缺鋅可影響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胎盤絨毛總面積縮小,影響胎兒發(fā)育,導致胎兒生長受限和胎兒畸形。
煙草、酒精及藥物因素可增加胎兒生長受限的發(fā)病率已經被許多研究證明,而且存在劑量效應關系。胎兒生長受限的原因可能與一氧化碳、焦油、尼古丁酸等有關,這些物質可使胎盤血管形成減少,內皮受損,無論母體主動或被動吸煙,對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均有很大影響。酒精及其代謝產物可影響胰腺功能,妨礙脂肪和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從而誘發(fā)勻稱型胎兒生長受限。另外,一些可造成胎兒畸形的治療用藥如華法林、抗驚厥藥、抗腫瘤藥、葉酸拮抗劑等均可增加胎兒生長受限的發(fā)生率。
如果胎兒生長受限,就要積極治療引起胎兒生長受限的原發(fā)病,消除病因,如避免毒物接觸、戒煙、戒酒、防治母體合并癥及產科并發(fā)癥、防治感染等。對于染色體病變引起胎兒畸形所致的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已無宮內治療的必要,須及時終止妊娠。
孕媽媽應多臥床休息并取左側臥位,可增加子宮胎盤血流量,有利于胎兒營養(yǎng)物質的攝取,促進生長發(fā)育,必要時在右側背后墊一軟枕,保持體位舒適。
孕媽媽要采用高熱量飲食,多食優(yōu)質高蛋白,如蛋、瘦肉、牛奶、豆制品等,每日蛋白質供應應近100克,熱量要達2500千卡。此外,還要注意補充維生素。
如果情況一直未能好轉,孕媽媽也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輸補液治療,以疏通微循環(huán),增加胎盤灌注量。常見的補液有葡萄糖、復方氨基酸、低分子右旋糖酐、復方丹參注射液等,可每天靜脈滴注1次,7天為一療程,視孕周及病情可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