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蕊
溝通是指人們?yōu)榱诉_到設定的目標,將思想、信息、情感傳達給個人或者是群體,進而得到一種結果。溝通對于人類而言,是一種必須、自然而然的活動,溝通對人們的學習與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中職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是師生之間運用溝通來完成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師生之間的關系也發(fā)生了改變,師生之間形成了新的問題與情況,由此師生之間出現(xiàn)了多種溝通障礙,這無疑對學校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中職學校應該根據(jù)師生溝通現(xiàn)狀,找尋溝通障礙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師生之間溝通障礙,進而促進中職學校教育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在中職學校教學中,師生之間整體溝通情況一般,雖然課堂教學氛圍活躍,學生學習專業(yè)的興趣較濃,但師生之間溝通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一,一些學生缺乏與教師主動溝通意識,在學習與生活中,學生遇到問題總是自我找尋解決辦法,很少向教師尋求幫助,原因是這些學生與人溝通能力不強,對教師心生畏懼感,不太喜歡將自己真實的想法與教師分享,進而影響到師生之間的溝通成效;其二,教師忽視溝通的重要性,在師生溝通中,一些教師并沒有從學生角度去與學生進行溝通,忽視學生內(nèi)心真實感受,導致學生不愿意與教師溝通;其三,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低,良好的溝通在于彼此之間的相互了解,而一些教師就忽視這一點,教師與學生溝通大都是關于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表現(xiàn),很少關注學生真實的內(nèi)心想法,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導致師生之間溝通形成障礙。
雖然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落實教育領域很長時間了,但在中職學校教學中,還是能夠看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子,一些教師還是采取一言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講課過于單一,不接地氣,缺乏幽默感,而這樣的學習氛圍對于朝氣蓬勃的學生而言,缺乏主動興趣去學習知識,同時,教師也很少結合知識引導學生探討、交流,使學生不愿意聽課,也不愿意與教師主動交流,久而久之,形成了師生之間溝通障礙。
教師與學生之間年齡的差距,使他們的文化底蘊、興趣愛好、人生閱歷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說,教師與學生之間是有代溝的,在溝通中缺乏共同語言,很難推心置腹地進行良好的溝通,進而彼此之間形成了溝通障礙。此外,學生的叛逆心理也是構成師生之間溝通障礙的因素,從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性而言,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心理較為叛逆,跟隨自己的喜好做事情,較難管理,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自小在寵溺、溺愛下長大,難免在會流露出不注重師長的消極情緒,這會為師生關系帶來負面影響,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從社會學視角而言,相同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與條件,決定著學生的心理特征、個性喜歡、思想道德品質(zhì),而父母的人生觀、文化素養(yǎng)、性格取向、道德水平、教育學生的方式,對學生身心發(fā)展具有直接的影響。尤其當前社會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多數(shù)學生都是在單親家庭環(huán)境成長的,或者是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這些因素都對學生的性格發(fā)展存在直接與間接的影響,久而久之,學生會形成孤僻的性格,不愿意讓他人走進自己心里,在交流上形成溝通障礙,而這樣的性格不利于師生之間良好溝通機制的形成。
溝通是維持人們情感的橋梁,也是人際關系的紐帶,更是人們生活中必備的一項技能。然而,受到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溝通很少,因此,教師應該改變這一教學模式,多融入溝通、交流教學場景,以知識探討、分析為導向,使師生在知識的探討中,增強師生感情,進而解決師生之間溝通障礙。例如,在學習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前整合知識內(nèi)容,改變單一授課模式,融入探討、分析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師生在知識的分析、思考中,增強溝通機會,進而構建師生良好關系。此外,教師還應該尊重、理解學生,平等的對待學生,雖然教師的人生閱歷要比學生豐富,但學生不能夠總在教師的庇護下成長,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自我成長時間,讓學生去認知自身的情感、思想,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尊重學生的情緒,并且采取有效的溝通機制,引導學生,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進而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溝通障礙。
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學生學習到多少知識,而是教授學生如何做人的道理。教師在教學中的重點任務之一,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應該從中職學校教育的重要性、社會角色不同等多方面出發(fā),以知識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為學生樹立學習、生活自信心。同時,教師還應該通過多渠道、多角度、多方面了解當代學生的思想、個性特點、生活方式,盡可能的縮短師生之間的差距,只有師生站在互相寬容、尊重的基礎上,才能夠形成良好的溝通能力。此外,教師在授課中,應該做到以平等心態(tài)去看待每一名學生,積極融入到學生群體中,真心關心學生,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去與學生溝通,以學生的角度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困惑,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關注、關心,為學生打造一個溝通平臺,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進而形成學生與教師良好的溝通形式。
要想解決師生之間溝通障礙,教師應該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與方法,進而才能夠實現(xiàn)師生之間溝通的有效性。首先,教師可以采取傾聽方法,教師認真傾聽學生,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欣賞與尊重,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此外,教師傾聽學生不僅可以采取耳朵去了解學生的心聲,同時通過教師的身姿、表情、動作去傾聽學生的情感、思想、需要,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的傾聽學生,能夠改變單一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興趣,進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其二,教師應該為學生開辟多種溝通途徑,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能夠為師生之間溝通拓寬渠道,教師可以借助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體與學生實現(xiàn)零距離溝通模式,可以隨時幫助學生解決困惑,便于學生更好的將心聲坦露給教師,進而解決師生之間溝通障礙;其三,善于運用言語溝通方法,教師語言能力強,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在與學生溝通中教師應該善于運用幽默風趣的言語,增強談話的趣味性,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不在害怕教師,更加的尊重教師。此外,教師在教學評價中,應該改變果斷評價模式,根據(jù)學生多方面表現(xiàn),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使評價能夠更好的激勵學生進步,進而實現(xiàn)溝通的有效性。
要想解決師生之間的溝通障礙,教師應該從自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通過學習豐富自己,提升自身人文素養(yǎng)與道德情操,尤其在教學中,如果與學生產(chǎn)生意見的分歧,首先應該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再以道德教育去感化與教育學生,使學生能夠意識到自身不規(guī)范的行為,進而解決師生之間的溝通障礙。教師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也是為學生樹立楷模,教師是學生的先導,教師的言行舉止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提升學生道德情操,進而構建師生之間良好的友誼。當代教育學者曾提出:教師無論在課前遇到什么不快,在課堂教學中,都應該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以和顏悅色的態(tài)度為學生授課。例如:在授課中,教師應該以平等的心態(tài)為學生授課,當學生犯錯時應該及時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幫助其改正,如果自己有疏忽,應該及時承認,與學生之間共同商量,進而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師生之間的溝通障礙。此外,教師與家長應該加強合作,及時了解學生在家中的思想動態(tài),并且告知家長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使家長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環(huán)境,進而促進學生的成長。
綜上所述,溝通對于人類而言,是一種必須、自然而然的活動,溝通對人們的學習與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中職學校教學中,良好的溝通能夠增進師生之間情感,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中職學校教師應該針對師生之間的溝通障礙,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注重溝通的方式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師生溝通中敞開心扉,并且?guī)椭鷮W生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困惑,為學生樹立自信心,創(chuàng)造師生溝通機會,進而解決師生之間的溝通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