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崔盈盈
【摘 要】目的:探析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礙康復治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存在吞咽功能障礙的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藥物結合基本康復訓練方式進行治療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與基本康復訓練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吞咽功能恢復專項鍛煉治療,對兩組患者的康復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86.7%,對照組為73.3%,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吞咽功能障礙分級較對照組好,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腦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礙患者臨床治療中,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與基本的康復訓練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吞咽功能專項訓練,有利于促進患者吞咽功能治療恢復,效果理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腦卒中; 吞咽功能障礙 ;康復治療 ;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臨床中,腦卒中致吞咽功能障礙作為一種較為常見并發(fā)癥,對患者身心健康具有十分不利的影響,可能會導致患者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1],需要給予相應的康復治療和干預,以減少對患者的危害影響。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0例腦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為例,對其康復治療方法及效果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存在吞咽功能障礙的腦卒中患者進行分析研究,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別,每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平均年齡為(65.8±2.4)歲,發(fā)病時間為(3.2±1.1)月,體重指數(shù)為(23.1±2.6)kg/m2;對照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平均年齡為(65.9±2.3)歲,發(fā)病時間為(3.1±1.2)月,體重指數(shù)為(23.2±2.4)kg/m2。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之間統(tǒng)計顯示,無明顯差異,具有比較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藥物與基本康復訓練結合方式治療和干預,其中,治療藥物以改善腦循環(huán)以及營養(yǎng)腦神經(jīng)類藥物為主,基本康復訓練包括步態(tài)與平衡功能訓練等,訓練方式為一天一次,每次持續(xù)45min左右。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吞咽功能訓練治療,具體方法如下。首先,對患者進行刺激訓練,根據(jù)患者情況以坐位或者是半臥位,使用冰棉簽蘸少許水對患者舌后、咽后壁、腭弓等部位進行碰觸,各15次,注意保持動作柔和,避免對患者造成創(chuàng)傷影響,以刺激患者進行吞咽動作;其次,采用牽拉或者是振動刺激方式對患者舌部運動進行訓練,以促進患者舌肌伸縮以及運動功能鍛煉恢復,在改善患者咬肌緊張度基礎上,促進吞咽功能恢復;再次,指導患者以坐位進食,通過健側喂食,進食后保持坐位的方式,促進患者吞咽功能恢復;最后,結合患者情況以半流質(zhì)或糊狀食物為主,以循序漸進方式,逐漸改善進食性質(zhì),確?;颊卟话l(fā)生嗆咳為準,同時注意指導患者進行鼓腮、眥牙、噘嘴等動作訓練,以每次20min、連續(xù)10至15次方式,促進患者頰部與輪匝肌運動恢復。兩組患者均治療5周后進行效果評價,采用洼田飲水試驗進行吞咽功能評級對比[2],其中,洼田飲水試驗評級在Ⅱ級及以上,并且患者經(jīng)治療后吞咽功能明顯恢復或出現(xiàn)好轉,表示本次治療狀態(tài)為有效。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5.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其中,計數(shù)資料采用檢驗,以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差異突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中,有26例患者經(jīng)治療后有效,患者的病癥治療總有效率為86.7%,而對照組30例患者中,有22例治療后有效,患者的病癥治療有效率為73.3%,兩組對比,=2.037,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兩組患者治療后吞咽功能評級顯示,觀察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如下表1所示,為兩組患者治療后吞咽功能障礙分級對比。
3 討論
臨床中,吞咽功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主要以真性延髓麻痹與假性延髓麻痹兩種情況為主,其病情變化與患者患側以及健側的腦半球交互抑制優(yōu)勢發(fā)展有關。臨床中,對腦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在必要的綜合性對癥治療外,還需要進行相應的康復治療,以促進患者病癥改善和恢復,提高腦卒中治療的預后效果。其中,吞咽功能訓練是腦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康復治療的有效方式,其訓練開展不僅包括患者姿勢以及吞咽方式、舌肌訓練等,還需要從飲食上進行把握和控制,避免減少食物引起的患者嗆咳風險,促進患者治療恢復。值得注意的是,吞咽功能訓練不僅訓練方法較為簡單,并且不需要依賴設備或者是儀器,可以在床旁開展,具有簡單容易進行等特征優(yōu)勢,臨床應用較為廣泛。上文中,對我院收治的60例腦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進行常規(guī)藥物與基本康復訓練治療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吞咽功能訓練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患者治療后吞咽功能障礙分級明顯較對照組好,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一結果表明,基本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治療基礎上,給予吞咽功能訓練治療,能夠有效促進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礙治療恢復,且效果顯著。
總之,腦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礙患者臨床治療中,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與基本的康復訓練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吞咽功能專項訓練,有利于促進患者吞咽功能治療恢復,效果理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李英南,周鴻飛,劉峻,等.針刺聯(lián)合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吞咽功能及表面肌電圖的影響[J].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17,32(06):47-49.
張通.中國腦卒中康復治療指南(2011完全版)[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18(04):3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