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北票地區(qū)的自然概況,闡述了紫葉稠李在遼西北票地區(qū)的優(yōu)良特點,研發(fā)出紫葉稠李苗圃地嫁接余與苗圃地管理技術。
關鍵詞:紫葉稠李;優(yōu)良特性;嫁接;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68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203
1 自然概況
北票市屬于典型的遼西低山丘陵地區(qū),地理概貌為“七山一水二分田”。努魯兒虎山東段橫亙西北,大青山聳立東部,松嶺山東延余脈連綿大凌河南,北部為科爾沁沙地南緣,中間丘嶺廣布,沿河川沿岸有小面積沖積平原。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土壤類型共分褐色土、棕色士、草甸土3類,以褐色土為主。全市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7.9℃,有效積溫3534℃,日照時數2700~3400h,年平均降水量350~550mm,年蒸發(fā)量2160mm。干旱少雨,降水時空分布不均,風沙危害嚴重,自然災害頻發(fā)為主要氣候特點。喜光,在半蔭的生長環(huán)境下,葉子很少轉為紫紅色,栽種時可耐超過-40℃的低溫環(huán)境,沒有凍害。連續(xù)幾年40℃的短期高熱情況下亦生長正常。它的根系發(fā)達,耐干旱,抗旱性強,多年沒有澆水的情況下生長良好。但紫葉稠李還是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在濕潤、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上生長健壯,四至五年生的小樹年生長量有達1m多高的,當年嫁接苗可長到2m多高。
2 優(yōu)點概述
紫葉稠李屬高大落葉喬木,樹高可達20~30m。單葉互生,葉緣有鋸齒,近葉片基部有2腺體。總狀花序,花白色,核果。初生葉為綠色,葉表有光澤,葉背脈腋有白色簇毛,進入5月后隨著溫度升高,逐漸轉為紫紅綠色至紫紅色,葉背脈腋白色簇毛變淡褐色,或消失,整個葉背有白粉,秋后變成紅色,整個生長季節(jié),葉子都為紫色或綠紫色,變色期長,成為變色樹種。花序直立,后期下垂,總花梗上也有葉,小葉與枝葉近等大?;ò贻^大,近圓形?;ㄆ?—5月。開花較稠李稍晚近1周。果球形,較大,徑約1~1.2cm,成熟時紫紅色或紫黑色,果皮光亮,澀,稍有甜味。果熟7—8月。從6—10月,隨著果實逐漸成熟,果色由淺綠到淡黃再到橘紅,秋季呈紫紅色或紫黑色紫葉稠李管理較粗抵抗低溫,它可在貧瘠的北票地區(qū)沙土或礦土壤中正常生長,可種植于城市園林綠化地或城防綠化帶中,無需修剪及經常澆水,可減少大量的人工及經費。紫葉稠李屬觀賞性植物,栽植在城市綠化中能夠起到較好的綠化效果,同時栽植紫葉稠李可減少,減弱城市噪音。夏季可降低城市廣場,小區(qū)溫度,吸收二氧化碳及城市中的工業(yè)廢氣,結合紫葉稠李以上諸多優(yōu)點,是成為城市園林,小區(qū),廣場生態(tài)綠化中不可或缺的園林綠化植物。
3 紫葉稠李嫁接方法
3.1 “T”字形芽接法
選用山桃稠李作為嫁接砧木和稠李,選用5a以上,胸徑在3.5cm以上的實生苗;“T”字型芽接選擇在每年7月末—8月初,樹皮易剝離時進行,嫁接時要隨嫁接隨采穗,嫁接時要去掉接穗的葉片,留一點葉柄,采取“T”字型芽接的方法進行嫁接,可以大大節(jié)省接穗材料,嫁接后成活率可達到95%以上。
3.2 削芽接
削芽接多選擇在春季進行,此時皮層不易剝離樹液剛剛開始流動,皮層尚不能剝離,接穗于嫁接當年的1月份進行采集,將采集接穗放置窖中,用濕沙埋好,待到4月初稠李樹液剛剛開始流動時,從窖中取出接穗,接穗取出后在清水中浸泡2~3d,注意浸泡的時間不宜超過3d,浸泡超過3d會導致接穗無法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利用削芽接嫁接方法較為簡單、實用,節(jié)省接穗材料,嫁接成活率可達到90%以上。
3.3 劈接法嫁接
接穗的采集與削芽嫁接方法基本相同,此方法一般在繁育紫葉稠李是很少會用,此嫁接方法浪費接穗材料,成本較高,但成活率可達到95%以上。
4 育苗管理技術
嫁接后及時對大苗采用噴水方法,一般15~25d進行1次澆水就可以,因為紫葉稠李較耐旱,大苗在栽植時施用底肥,可根據土壤條件,具體多久施用1次肥,栽植苗木時,一般春、夏季草叢旺盛,及時清除苗間雜草,鋤草與松土一并進行即可,這樣既省去了大量勞動力同時節(jié)約大量用工成本。
5 病蟲害的防治
5.1 美國白蛾的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在幼蟲3齡前發(fā)現(xiàn)網幕后人工剪除網幕,并集中處理。如幼蟲已分散,則在幼蟲下樹化蛹前采取樹干綁草的方法誘集下樹化蛹的幼蟲,定期定人集中處理;利用生物和化學藥劑噴藥防治,在幼蟲危害期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防治。藥劑首選生物防治:0.12藻酸丙二醇酯,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劑1500倍噴霧;Bt乳劑400倍液噴霧;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00倍液。均可有效控治此蟲危害。
5.2 紫葉稠李流膠病的防治技術
流膠病在子囊孢子釋放高峰時期,將膠狀物刮除后,噴施40%百菌清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200倍液進行防治。
作者簡介:王孝軍(1966-),男,遼寧省朝陽市北票市人,中專,林業(yè)工程師,現(xiàn)從事林業(yè)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