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超
(湘西自治州教育考試院,416000)
高考是一項多功能行為,它除了選拔功能外,還有導向、教育、反饋等功能,有著“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因此,各級領導和考務人員,要從思想上、行為上高度重視。
(一)要從振興民族的高度,認識選拔人才的重要性。
高考不僅直接關系到人才選拔質(zhì)量,而且關系到國計民生,關系到人力資源強國問題,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和繁榮。
(二)要從社會風氣的高度,認識高考舞弊的危害性。
高考舞弊動搖了公平、公正這一考試賴以生存的根基,使高考的規(guī)則受到嚴峻挑戰(zhàn);高考舞弊破壞了社會風氣,影響了黨風廉正建設,動搖了執(zhí)政興國。
(三)要從增強政府作為的高度,認識組織好高考工作的緊迫性。
高考是國家意志的體現(xiàn),代表著政府行為,高考既是考學生,同時也是對政府執(zhí)政能力的檢驗。各級政府只有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分工,建立綜合協(xié)調(diào)機制,時刻保持著清醒頭腦,做到思想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堅持依法治考,嚴格按要求組考,規(guī)范考試行為,才能確保高考平安順利。
嚴格考務工作操作程序是保證高考組考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也是控制和防范違紀舞弊的關鍵之舉。
(一)要在源頭上“堵”。
嚴把報名資格審查和考生入場關,將騙取報名資格和冒名替考者拒之門外,堵截與考試無關的物品進入考場,尤其是通訊工具等。切實加強命題、制卷、運輸、保管等環(huán)節(jié)的保密保衛(wèi)工作,嚴防失密、泄密、竊密事故發(fā)生。
(二)要在過程中“防”。
嚴把考試過程關和考試結束關。嚴防考生在考試過程中提前作答和拖延時間作答行為,嚴防答題過程中的種種作弊行為;在考試結束時,嚴格按照規(guī)定流程操作,防止考生將試卷、答題卡、草稿紙帶走。
(三)要在“育”字上下功夫。
一是要把好監(jiān)考和考務工作人員選聘和教育培訓關?!岸?、防”是策,其關鍵因素在人,因此,要嚴格選聘人員,實行回避制度,強化業(yè)務培訓,提升綜合素質(zhì),實行主體考核,完善獎懲制度,打造出高考的“精品”隊伍。二是要加強全民誠信參考教育。在社會生活中,誠信不僅具有教育功能、激勵功能和評價功能,而且具有約束功能、規(guī)范功能和調(diào)節(jié)功能。要讓每個社會公民,特別是考生及其家長認識到,誠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誠信是公平公正的根基。工作人員不講誠信,缺乏勇氣與正直就不能公正執(zhí)紀。我們不僅要加強考前的誠信教育,而且要在全社會廣泛開展誠信教育,學校要從幼兒園抓起,在日常的學習和考試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誠信品質(zhì),弘揚“誠信考試光榮、違紀舞弊可恥”的觀念,努力提高全民族的誠信素質(zhì)。同時,要切實建立好個人誠信檔案,充分發(fā)揮其教育和懲治功能。
(四)要加強廉考文化建設。
要在全社會營造聲勢大,感染力強的宣傳氛圍,考前考點精心布置,大小橫幅標語振奮人心,不同形式的宣傳板報內(nèi)容豐富,為考生提供氣氛莊嚴、安靜舒適的考試環(huán)境,這是促進考風考紀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
(一)要主動與公安、交警、工商、保密、無線電管理、宣傳等部門密切聯(lián)系,充分利用職能部門的職能優(yōu)勢為考點保駕護航。
(二)加強對考點周邊環(huán)境的治理,嚴厲打擊非法買賣答案的行為,禁止張貼買賣答案和出售作弊工具的廣告。
(三)加強校園網(wǎng)絡的管理,加大考場屏蔽設備和監(jiān)控設備的投入,全力打擊隱形耳機和手機等高科技作弊行為,凈化考點周邊環(huán)境。
(四)考試期間要加強巡視檢查力度,加大對使用無線通訊設備進行作弊的查處力度,切實防范和制止各種形式的違紀作弊事件的發(fā)生。
(五)考前向社會公布舉報箱和舉報電話,考試期間在考點設立舉報箱。
目前,我國高招改革逐漸進入深水區(qū),高校自主招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錄取”等招生方式不斷推進,在當前誠信缺失和法制不健全的情況下,如何在公平公正基礎上實現(xiàn)多元選才,是公眾關心的焦點。破解這一難題,最關鍵的一條是公開透明,讓公眾和媒體參與監(jiān)督,通過公示等手段讓陽光照進高考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確保高考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