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陳彬
(江蘇省南通市平潮高級中學,江蘇南通 226361)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fā)展,對于綜合性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然而陳舊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了。所以,教師需要更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以適應教學改革的需求。在體育教學活動引入“分組分享教學法”,可以避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里出現(xiàn)的問題,豐富活動課程的內容,調動起學習者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高中體育“分組分享教學法”與分組教學、合作教育有著不同的特點,它不僅吸收了兩者的優(yōu)勢,而且對他們進行了創(chuàng)新。分組教學法的主要的目的和標準就是利用層次相近的學習小組之間合作互助,來促進高中生體育成績的提高。而“分組分享教學法”的實施目的是讓學習者之間取長補短,讓每一個學習者都有所發(fā)展。它是按照高中生的體育水平來劃分的,在每個小組里都囊括了體育水平高、中、低的學生,這樣就使得小組內的組成層次更加豐富,學生能夠更好地互助學習,從而為分享教學做好了準備[1]。
過去體育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和結構的特點是教師示范動作——學生模仿練習。整個體育課程中,學生都是被動地接受體育知識和技能,這就導致了只有部分聽講仔細認真的孩子能夠跟上教師講解的步伐?!胺纸M分享教學法”更新了體育課的教學結構和環(huán)節(jié),課上包括了三個不同層次的分享活動,小組內部的分享環(huán)節(jié)、小組之間的分享環(huán)節(jié)以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分享環(huán)節(jié)。它打破了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習者在體育活動中可以更加充分地進行探究,分享體育活動中的經驗,每個學生在活動中都獲得了學習的機會[2]。
傳統(tǒng)高中體育課程的評價方式主要是依據(jù)高中生的體育學習情況來評定的,如期末成績、體育健康測試成績等。這種評價方式可以使教師初步了解高中生在體育學習中的問題,但很少能對所有的學生都起到激勵作用,不能有效地反饋出高中生在體育學習中的進步程度,不能激發(fā)高中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明確今后努力的目標。而“分組分享教學法”創(chuàng)新了評價的體系和方式,每個小組內都可以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每個學生都可以全面地了解班上的其他同學,這樣就為全面的評價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過程性評價中,學生可以更加精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等。
在課程中要想更好地實施“分組分享教學法”,必須合理地給學生們劃分小組。小組內成員的體育能力要互補,要相互平衡,這樣才能促進小組間更好地分享和競爭。同時,小組內要有體育成績較好的學生,也要有體質較差的學生,這樣才能夠保證每個小組之間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促進小組成員一起學習體育技能,共同進步。
在分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到小組的人數(shù)和對體育器材的分配。為了激活體育課堂的氛圍,每個小組成員的數(shù)量應保持在四個到六個人,這樣,每位學生都會全身心地投入體育學習中,使得體育器材能夠得到合理的分配,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效率。另外,教師還需要確立小組管理機構,讓每一個小組都能夠自我督促??梢宰屆總€小組確立兩名小組長,一名組長負責分享體育活動,另一名組長負責管理小組體育課堂的紀律和考評。體育教師要重視對小組長進行培訓,及時把握小組體育活動的參與和學習情況,讓每個小組的主觀能動性都得到調動,增強小組間的凝聚力,從而保障“分組分享教學法”更好地實施。
要促進高中體育活動有效進行,教師在上課前就要做好精心的準備。原來的體育教學往往是教師針對體育技能和需要掌握的項目進行詳細講解,學生結合學習內容進行鍛煉。現(xiàn)如今,陳舊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的需求了,而“分組分享教學法”能夠解決這種問題。例如,體育教師在學期末的體育課堂上,布置高中生回顧下這一個學期學習的體育項目和體育知識,分小組來討論這個問題,教師進行檢測并及時舉出具有代表性的違規(guī)的例子,指導學生學會認真思考,積極分享觀點。
在課程快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針對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引導小組成員思考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例如,在講解足球的技巧時,體育教師首先要在課前準備好給學生講解不同的足球技巧。在結束時,教師要發(fā)動小組成員歸納總結在實際訓練中的經驗和教訓,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多種體育技能。
素質教育要求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習者的創(chuàng)造力,促進他們能力和智力的全面發(fā)展。長期以來,體育教學中偏重體育技能的傳授和灌輸,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導致學生在體育課上不能積極主動地思考。在體育課堂中,經常有不少同學不斷重復著錯誤的動作,他們很少去自我糾正錯誤,通常是由教師或者同伴來幫助糾正,這就使學生養(yǎng)成了在體育課上不愛提問題、被動地接受相關技能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成為體育技能練習的機器。
因此,在體育課上,體育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在課上要給學習者營造適合思考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能夠積極探究,開拓思維。例如,在教學籃球技能時,教師可以簡單地講解一下動作,接著布置小組分組訓練。在小組練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小組成員思考投籃的動作技巧,如籃球出手的角度、用力的順序等,讓小組成員在練習的過程中思考、探究并進行分享。
高中生的體育學習不能離開激勵,在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是激勵學生的最好途徑。所以,教師要精心設置競爭的機制和評價的方法,在學生進行分享交流時,可以讓辦法多的小組率先進行分享。另外,教師在布置體育訓練活動時,要重視營造組內的合作練習以及組間的競爭氛圍,這就需要一套較易操作的評價標準,讓小組中表現(xiàn)好的學生獲得較好的評價,從而形成小組主動分享的局面。
體育教師要重視讓每個小組里層次相同的同學代表小組分享交流的成果,這樣能夠更好地督促小組成員掌握體育技能。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帶領高中生真正地走進分組分享的教學中,讓他們在掌握體育技能的同時享受成功的樂趣。
分組是“分組分享教學法”的組織和表現(xiàn)形式,分享是這個教學方法的精髓所在,它倡導學習者在小組中探索研究、合作競爭、發(fā)展創(chuàng)新。“分組分享教學法”可以有效增強學習者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體性,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要學會正確地利用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