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云
(江蘇省如東縣豐利中學,江蘇如東 226400)
什么是分層教學法?初中生由于成長環(huán)境、個體發(fā)展差異或基礎知識積累這些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每個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和能力不同。分層教學法是基于學生的不同層次,使用分類輔導的方法,引導幫助學生以更快的速度掌握更多的知識[1]。
分層教學法在運用于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對自己的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包括英語聽說能力、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教師需要對學生每次各方面的考核成績做出科學準確的統(tǒng)計分析。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的設定時,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給出了針對全體同學的教學目標。在分層教學法當中,教師需要針對每一層次的學生給出教學目標。教師根據前期的了解,針對層次較高的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進行拔高訓練;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要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并且學會實際應用;對于層次較低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于基本的單詞語法等進行記憶了解。
例如,在牛津版初中英語八年級Travelling這單元的教學目標撰寫時,傳統(tǒng)給出的教學目標是:(1)To know foreign city famous tourist resorts and popular attractions;(2)To expand vocabulary;(3)To practice the main language points of the context.在分層教學法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層次給出下面的教學目標:
對于層次較高的學生,(1)To introduce well-known attractions in foreign cities and popular places of interest;(2)To identify activities which people do on holiday;(3)To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one of the attractions.
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1)To tell a few famous places of interest;(2)To write a letter about a holiday.
對于低層次的學生,(1)To remember the vocabulary and know how to use it;(2)To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Reading and fi gure out the structure of each passage.
根據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緊緊圍繞目標開展相關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傳統(tǒng)教學當中,教師提出的問題沒有考慮學生層次,隨機選擇學生進行回答,對于層次較高的學生,可能因為問題過于簡單,而喪失學習興趣;對于層次低的學生,也可能會因為問題過難,打擊其自信心。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激發(fā)每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從本質上提高課堂效率[2]。
例如,在Travelling的教學當中,在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可以針對層次較低的學生,讓他們將下面這些單詞翻譯成英語:一個世界著名的公園、在傍晚時分等;對層次較高的學生,可以提問:Which famous parks have you been to and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ks you have been to? 進入閱讀理解環(huán)節(jié)時,對層次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問: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對層次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問:What important grammatical knowledge and writing methods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is article?
課下作業(yè)是學生用來鞏固課堂上所學,同時是自我檢測的手段。因此課下作業(yè)也應根據分層次設定的教學目標布置。對層次較低的學生,課下作業(yè)主要是單詞的記憶,基本語法的應用;對中等層次的學生,課下作業(yè)可以圍繞課上的內容進行考查,同時可以安排小段落的寫作任務;對層次較高的學生,則可以安排長篇寫作任務。
例如,在Traveling的課下作業(yè)中,對層次較低的學生安排的是:根據漢語寫出下面單詞的英語:自由女神雕像(The Statue of Liberty)。請結合本節(jié)課所選填出空白處缺的單詞:I want to____(旅行)around China when I am free.等。這里考查的是不定式的用法,to后面接動詞原形。對層次中等的學生安排的作業(yè)是:認真閱讀Reading,回答下面問題:(1)How long have they been to Hong Kong?(2)Did they have a fantastic time there? 中等層次的學生需要鍛煉實際應用的能力,這里即考查學生在原文中挖掘信息進行總結的能力。對較高層次的學生,可以安排作業(yè):寫一篇字數不少于120詞的作文,作文題目為My favorite places of interest.
教師可以借助考核評價對學生進行檢查,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同時找出學生的問題??己朔謱又饕獜念}型設置和分數標準劃分兩方面進行??荚囶}型可以分為選擇題、問答題和寫作題。每種題型均設置必做題和選做題。對層次高的學生要求合格達到90分以上;對中等層次的學生,合格需要達到80分以上;對層次較低的學生,分數合格需要達到60分以上。
例如,在本章的考核當中,第一題為選擇填空,設置20題,前面15題為必做題,后面5題為選做題。必做題的難度應該有所控制,選做題可以適當拔高難度。
必做題例題:
A.So fine B.so fine a C.such fine D.such a fine
選做題例題:
There are so many beautiful things in the shop. I can't decide
A.which to choose one B.to choose which one C.which one to choose D.to choose one which此題難度較大,需要學生對賓語從句和代詞one的用法都清楚,因此作為選做題。
分層不等于差別對待。教師在應用過程中,不可區(qū)別對待學生。分層教學法只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的不同,在同一時間內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取得相應的進步。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要基于足夠多的數據,不可只根據一次考查成績就做出判斷,這樣的分層是不科學的。學生成績的起伏有很多客觀和主觀原因,教師切不可僅因為學生一次成績的好壞,就將學生劃分層次,而是應該認真分析每個學生的數據,進行科學的統(tǒng)計,最后再劃分層次。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中的運用,符合初中生的發(fā)展需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性,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幫助英語教師了解學生的優(yōu)點,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該合理地將分層教學法運用到教學當中,從而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裴婭靜.淺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18):11-12.
[2] 張曉婉.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