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佳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實驗小學,江蘇南通 226300)
Checkout Time是教材中的重要板塊,它通過各種形式帶領(lǐng)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及時反饋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承擔著對語言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檢測的使命。有效使用Checkout Time對于學生掌握和鞏固知識及教師對課堂教學過程的調(diào)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將Checkout Time簡單地處理為口語練習的材料,僅僅將其原本豐富的圖片讓學生運用本課的句型進行口頭練習,帶領(lǐng)學生對Checkout Time做蜻蜓點水式的認知,然后從課外等找出一些練習來進行補充練習。這遠遠偏離了Checkout Time預設的教學功能,讓Checkout Time偏離了原本的目標。
在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將Checkout Time作為筆頭練習的重要材料,引導學生展開生硬枯燥的書寫和測試的訓練,讓原本富有趣味的活動變得枯燥乏味,讓學生逐漸喪失了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Checkout Time偏離了預設的教學理念,讓Checkout Time丟失了原先的教學效能。
正確認識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功能,加強對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研究,提升教學板塊的有效性是廣大英語教師不斷探索的課題。教師應從語言鞏固和運用的角度做好Checkout Time板塊的加減法,從而提高Checkout Time教學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效能。
語言源于生活,生活才是語言的“源頭活水”,任何時候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具體情境的創(chuàng)設[1],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也同樣如此。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能為Checkout Time的教學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積極地融入相關(guān)的學習活動中去,同時還能增強Checkout Time板塊的生動性和實踐性,從而讓Checkout Time的教學因“情境”變得真實而生動。
例如,在教學牛津英語(譯林新版)三年級下冊Unit 7Would you like a pie?時,教師結(jié)合話題在本課的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實物、投影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語言情境:課前,教師在教室的四個角落設置了“snack bar”,擺上誘人的食物,貼上食物的圖片。教師則戴上服務員的帽子,穿上服務員的服裝,端上裝著食物的托盤,詢問學生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這樣的情境讓學生頓時覺得眼前一亮,迅速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爭先恐后地進行語言的嘗試:I' d like.../..., please.然后教師將學生分組進行語言的實際操練。學生興致高漲,還自主地將Thank you. This is for you.等語言創(chuàng)造性地融入其中。
案例中,筆者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帶領(lǐng)學生開展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增強了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舉一反三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有效提高了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的有效性。
Checkout Time是反饋檢測板塊,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由于編排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夠豐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立足單元話題適當增加內(nèi)容,挖掘教材中的豐富資源,充實Checkout Time的板塊內(nèi)容,讓Checkout Time板塊變得豐富,從而讓學生在Checkout Time板塊的學習中收獲頗豐。
例如,在教學牛津英語(譯林新版)三年級下冊Unit 7Would you like a pie?時,教師結(jié)合話題在本課的Checkout Time的教學中首先通過I draw you say的游戲讓學生迅速將注意力從課下轉(zhuǎn)移到課上,帶領(lǐng)學生有效復習本單元所學的動詞run/walk/...同時這種簡筆畫的方式也為學生后續(xù)的“設計標志”做示范;然后讓學生小組根據(jù)教師的提示Don' t eat/...等設計標志,并讓學生開展running dictation的活動,將教師所提供的標志名稱貼到自己的標志下面,并完成書本上的Checkout Time的書面練習;接著教師則通過提供情境讓學生迅速反應,挑選出合適的標志,讓學生明白語言的真實語用意義;最后教師帶領(lǐng)學生選用自己所設計的標志進行對話創(chuàng)編,引導學生開展語言的實踐和運用。
Checkout Time板塊旨在引導教師帶領(lǐng)學生查漏補缺,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的靈活運用。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僅限于學生對Checkout Time板塊內(nèi)容的正確完成,而是應該適當提高教學要求,使得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循著明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引導學生由簡及繁逐層深入,有效促進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和語言能力的提升,增強Checkout Time教學的層次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牛津英語(譯林新版)三年級上冊Unit 4My family時,教師在本課的Checkout Time教學中結(jié)合本單元的訓練目標設計了如下的活動:①Q(mào)uickly respond:教師提供快閃圖片,讓學生大聲說出相應的單詞,通過學生喜歡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快速融入課堂,同時有效帶領(lǐng)學生“溫故”,為后續(xù)學習進行鋪墊;②Checkout Time練習:讓學生完成Checkout Time的聽音排序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單元所學的家庭成員的單詞:grandfather/ grandmother/... ③家庭樹:通過圖片的拼接組成“家庭樹”,介紹Mike一家,并引導學生畫一畫自己的家庭樹,嘗試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介紹,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④公益片:通過觀看公益片family,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有效升華主題。
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應當突出復習、檢測和反饋的教學目的,內(nèi)容簡單不多,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能“教書”,簡單處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加強對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的研究,充分解讀教材,將Checkout Time板塊和單元其他教學內(nèi)容以及單元重難點語言知識有效融合,做好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的加減法,豐富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活動,讓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少一些枯燥和反復,增添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的真實性、豐富性和層次性,從而讓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彰顯靈動與生機,讓學生在Checkout Time板塊的教學中盡情演繹,有效提高Checkout Time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惲慧.小學英語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