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軒
?
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實證研究——以運城學院為例*
張 軒
(運城學院體育系,山西 運城 044000)
隨機選擇運城學院公共體育大學生二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統(tǒng)計分析法及調(diào)查問卷法,重點分析運城學院公共體育大學生采用“比賽教學法”后籃球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結果發(fā)現(xiàn),采用“比賽教學法”后學生對籃球課程的上課積極性顯著改善,學生主動參與課程,對籃球基礎技能的掌握程度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
比賽教學法;運城學院;公共體育大學生;籃球
運城學院公共體育大學生體育教學課程是日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保證,主要通過體育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通過體育課程達到身心鍛煉的教學形式,學生學習效果可以通過學生課堂教學活動和課外體育活動表現(xiàn)。籃球運動作為一項團隊運動具有很高的社會普及性,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多種身體素質(zhì),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學校加大對籃球運動的重視有很大的社會必要性和很強的實用性。
在運城學院籃球教學中,學校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yōu)槟繕?,為了改變學生身體素質(zhì)偏低的現(xiàn)狀,學??梢园凑照n程需求積極改善授課模式,探索一種既能傳授學生們籃球基礎技能,又能讓學生們愛上籃球課的教學模式。從目前的教學狀況來看,盡管許多教育專家、學者都在如何教學方面進行了相關研究與探索,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籃球課的教學方面,仍然未完全打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生搬硬套地按照學校的教學方式,主要是老師教學生練,或是老師只做簡單的講解,學生參與鍛煉的時間極少,學生對老師講多練少的上課形式早已沒有新穎性,學生也是消極地對待課堂教學,使教學效果達不到預計的教學目標。雖然很多體育教師在專業(yè)方面掌握比較熟練,但是缺少對專業(yè)技術的熟練運用的能力,使得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不能運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實際并不能發(fā)揮多少作用。因此,本文試圖通過對運城學院公共體育大學生籃球教學中運用“比賽法”進行教學實驗研究,為探索運城學院公共體育大學生籃球的教學改革提供必要的參考。
運城學院公共體育大學生181人,其中男94人,女87人。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wǎng)、圖書館等方法查找相關書籍、期刊、學術報告、學術會議等資料,作為參考。
1.2.2 問卷調(diào)查法
共發(fā)放問卷190份,有效問卷181份,有效回收率95%。
1.2.3 實驗法
1.2.3.1教學內(nèi)容設計
通過分組進行教學測試,對運城學院公共體育大學生的181名在校學生進行分組授課。實驗前進行基本素質(zhì)測試,包括速度測試(50米跑步測試)、耐力測試(1500米跑步測試)、彈跳測試(立定跳遠測試)、籃球技能水平等。結果顯示兩組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籃球技能水平等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
對實驗組采用模擬體育競賽的教學法進行指導授課,將競賽的氛圍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對照組運用普通教學手段進行授課,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設計合理的比賽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一個課時的游戲比賽,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比賽情況,實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
籃球成績由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占30%,考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主要由上課出勤率、上課的注意力、訓練的積極性等綜合表現(xiàn)打分。
1.2.4 統(tǒng)計分析法
采用Excel統(tǒng)計軟件,對收集的相關量化數(shù)據(jù)和信息進行統(tǒng)計。
表1 實驗前兩個班對籃球課感興趣情況
內(nèi)容人數(shù)很感興趣感興趣無所謂不感興趣 實驗組百分比對照組百分比85%96%1214.12%1313.54%2832.94%3531.11%41 48.24%40 41.67%4 4.71%8 8.33%
從表1可以看出兩組學生在測試前對籃球課的喜好并無多大差別。
表2 實驗后兩個組對籃球課感興趣情況
內(nèi)容人數(shù)很感興趣感興趣無所謂不感興趣 實驗組百分比對照組百分比85%96%3136.47%1212.5%3945.88%3334.38%1214.12%4142.71%33.53%1010.42%
通過表2可以看出,在3個月的籃球教學實驗后,實驗組中對籃球感興趣的學生百分比有明顯提升,其中對籃球感興趣和很感興趣的人數(shù)百分比提升到了82.35%,無所謂的下降到了14.12%,不感興趣的也下降到了3.53%。相比之下,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對照組中,對籃球感興趣的學生所占的百分比幾乎沒有明顯變化,其中感興趣和很感興趣的是46.88%,無所謂的42.71%,不感興趣的10.42%。綜合上述表格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運用比賽教學法的實驗組,不僅學生的籃球興趣有很大提高,學生的籃球?qū)W習熱情也有很大的增強,這兩方面的增強都有利于籃球教學的順進行和學生籃球技能的飛速提升。
由表3表4可知,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50m跑步技能測試中的平均成績分別為:7.31s、7.35s,測試及格率分別為:45.88%、47.91%;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平均成績分別為:6.92s、7.36s,測試及格率分別為:83.53%、42.71%。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可知,通過測試,兩組同學的體能有所加強,但是對照組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不夠突出,實驗組同學的體能水平有大幅度提升。
實驗前,在1500m跑步技能測試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平均成績分別為:347.21s、346.89s,測試及格率分別為:38.82%、39.58%;實驗后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平均成績分別為:343.52s、347.13s,測試及格率分別為:63.53%、38.54%。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表明,通過比賽教學法實驗組的同學耐力在測試后有大幅度提高。
實驗前,在立定跳遠技能測試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平均成績分別為:2.21m、2.22m,測試及格率分別為:23.53%、22.91%;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平均成績分別為:2.31m、2.19m,測試及格率分別為:49.41%、21.88%。這結果說明實驗組學生在實驗前后的身體瞬間爆發(fā)力素質(zhì)有顯著提高。
表3 實驗前兩組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水平比較
內(nèi)容人數(shù)50米及格率1500米及格率立定跳遠及格率 實驗組857.3145.88%347.2138.82%2.2123.53% 對照組967.3547.91%346.8939.58%2.2222.91%
表4 實驗后兩組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水平比較
內(nèi)容人數(shù)50米及格率1500米及格率立定跳遠及格率 實驗組856.9283.53%343.5263.53%2.3149.41% 對照組967.3642.71%347.1338.54%2.1921.88%
表5 實驗前兩個班籃球技術成績考核情況統(tǒng)計
內(nèi)容人數(shù)罰籃及格率運球上籃及格率 實驗組8515.3221.18%19.8724.71% 對照組9615.4821.88%19.5223.96%
表6 實驗后兩個班籃球技術成績考核情況統(tǒng)計
內(nèi)容人數(shù)罰籃及格率運球上籃及格率 實驗組8525.8331.76%36.5336.47% 對照組9615.9122.92%21.2626.04%
由表5、表6可知:在訓練前,運用比賽教學法的實驗組和運用常規(guī)教學法的對照組,在罰球成績分別為:15.32%、15.48%,運球上籃及格率分別為:21.18%、21.88%;運球上籃成績分別為:19.87%、19.52%,罰球測試及格率分別為:24.71%、23.96%。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罰球測試成績分別為:25.83%、15.91%,罰球測試及格率分別為:31.76%、22.92%;運球上籃成績分別為:36.53%、21.26%,罰球測試及格率分別為:36.47%、26.04%。上述數(shù)據(jù)結果說明實驗組學生在實驗前后的罰籃技術和帶球上籃有顯著改觀。
究其原因,實驗組學生長期釆用比賽法教學方式,學生逐漸在各個方面適應了各種比賽環(huán)境和氛圍。籃球技能和球場上球員的心理素質(zhì)在多次比賽的激烈對抗環(huán)境磨練下,都有飛速的提升。相較而言,對照組學生由于參加比賽次數(shù)較少,經(jīng)驗不夠豐富,籃球技巧的鍛煉大多數(shù)時間在環(huán)境寬松的非比賽進行的,因此提升速度相對于實驗組而言,要慢上許多。
(1)可以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熱情。應用比賽教學方法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熱情,在課堂上學生愿意在激烈的比賽氛圍中積極參與籃球課程的學習。
(2)學生感興趣的程度顯著增加。體育運動可以吸引大多數(shù)青少年不僅因為他們是年少氣盛,更是因為體育充滿了激情與趣味。新穎的授課方法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比賽授課法可以調(diào)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
(3)課程評判真實反映。比賽教學法教學的效果最終是通過比賽形式呈現(xiàn),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比賽教學法更能引起學生對教學效果的關注,在訓練中更加投入,使得教學效果更好,所以比普通的教學方法擁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實驗表明,將“比賽教學法”應用在運城學院公共體育大學生籃球課授課,不僅可顯著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積極調(diào)動了學生們參與課程、參與訓練、參與學習的熱情,而且還讓學生體驗了正規(guī)的籃球比賽流程,獲得了成功的體驗,達到了讓學生們掌握籃球技能的教學目的。
將“比賽教學法”增加到運城學院市普通籃球教學大綱中,這對提升全市運城學院公共體育大學生生的學習籃球的興趣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通過科學運用比賽教學授課的方法增強了在校同學對參加運動的熱情,增強在校同學主動參加到運動中來,更為重要的是比賽教學法有很好的授課效果,對加強同學的體能水平很有幫助。
(1)授課老師根據(jù)在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在校學生發(fā)展的比賽教學方法,根據(jù)在校學生自身不同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同的體能條件、不同的運動天賦科學合理地制訓練方法。
(2)體育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運動訓練效果進行及時反饋,針對學生的健康狀況、運動鍛煉效果及時修改、調(diào)整訓練方法。
(3)比賽教學法的授課效果相比常規(guī)訓練法的效果有明顯的提升,關鍵是要把比賽訓練法應用到實際的體育教學中來,運城學院公共體育大學生應該把比賽教學納入到體育教學的教學大綱,使體育教師能夠充分應用比賽教學法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1]武春紅.比賽教學法在聽障大學生羽毛球教學中運用的實驗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18):62-64.
[2]曹玲.比賽教學法在少兒趣味田徑教學中應用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3]茅菊蘭.“比賽教學法”在高校排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5(2):111-116.
[4]熊輝.比賽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79.
[5]楊煒民.“比賽教學法”在高校排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35(1):116-118.
[6]劉啟震.比賽教學法在高校體育與健康排球選項課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7]原野.“變換比賽教學法”在黑龍江省普通高校羽毛球課外俱樂部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2,30(2):82-85.
[8]王標.比賽教學法在網(wǎng)球普修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2.
[9]郅季炘.比賽教學法在高校網(wǎng)球教學中的實驗與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1(1):116-117.
[10]喬誠,薛可.比賽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籃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3):108-109.
[11]張成龍.比賽教學法在高職院?;@球課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27(1):103-104.
[12]蘇利群,鐘燕清.比賽教學法在普通高校排球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0(14):155.
[13]張奇.高校網(wǎng)球選項課采用比賽教學法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1):83-84.
[14]白微.普通高?;@球教學傳統(tǒng)教學法與比賽教學法的實驗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7(2):103-104.
[15]葉生愛.“比賽教學法”在普通高?;@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6(2):86-92.
Empirical Study on Competition Teaching Method in Basketball Teaching ——Taking Yuncheng College as an Example
ZHANG Xuan
(Yuncheng College, Yuncheng 044000, Shanxi, China)
運城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201819;河東體育文化的綜合開發(fā)與利用研究HZ-2011010;山西省人文社科河東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項目:HY-2014004;運城學院河東文化研究課題:XK-2016010。
張軒(1985—),講師,研究方向:籃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