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常
【關鍵詞】 高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成因;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2—0050—01
縣城高中由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條件所限,英語學習環(huán)境有限,因此,學困生大多英語基礎知識薄弱,英語學習困難,缺乏自主學習、主動求知的好習慣。為了深入了解學困生內在障礙的因素,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要求和愿望,有利于在教學工作中逐步探索總結學困生轉化的規(guī)律,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筆者在對本校學困生做了調查的基礎上,研究了教學對策。
一、高中英語學困生學習現(xiàn)狀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存在以下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對英語無興趣;聽課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課堂筆記;對考試成績無所謂;課前很少預習或根本不預習;愛面子,有問題也不問老師,不能主動攻克英語學習難題;不能主動到閱覽室閱讀英語方面的書刊。
二、英語學困生的成因
1. 內因。學習基礎差,由于學習基礎差和綜合學習能力不強,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效果不佳,結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學習興趣喪失,最終形成嚴重的厭學情緒,直接影響了學習成績。學習方法不正確,許多學生進入高中以后,還像初中那樣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影響學習的效果。
2. 外因。家庭環(huán)境不利,城鎮(zhèn)高中的學生家庭基本無能力指導子女學習英語,同時對子女的英語也不能提供必要的監(jiān)督。學校因素,較為落后的教學設備給英語教師組織新穎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影響了教材的落實,教師難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英語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因素,由于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一味地搞考試題型練習,而忽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教材因素,現(xiàn)行高中英語教材內容多且難,復現(xiàn)率低,銜接坡度大,更加大了教與學的難度。
三、學困生轉化策略
1. 激發(fā)學習動機,創(chuàng)設成功機遇。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往往厭學,所以高中英語教師就要想方設法使課堂教學有趣。教師可采用圖片、實物、簡筆畫、幻燈片、多媒體投影儀等直觀導入法、激活任務導人法、故事導入法、背景知識導入法、音樂歌曲、電影電視片段導入法、新聞事件導入法、師生交談導入法和以舊帶新導入法等,喚醒學困生大腦中相關的已有知識,激起學困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動機。此外,教師還可以有意設置一些帶有啟發(fā)性的疑問,造成懸念引起學困生的求知欲。
2. 培養(yǎng)英語學習的積極情感。引導學困生從多種角度看待問題,使情感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教師要聆聽他們的想法,傾聽他們的心聲,做學生的朋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從各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減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恐懼心理。以客觀、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多鼓勵,少苛求,多幫助。少怨言.采用靈活適宜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盡力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氛圍,滿足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課堂學習安全感的需要。大力緩解學習的壓力。教師親切友好的微笑,同學之間真誠的互動,都會給學困生以安全感.從而減輕或消除緊張、焦慮的心理。
3. 指導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些學困生雖然學習英語也有積極性,而且他們并不比其他學生少下工夫,但是他們的成績總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英語學習策略,不會對信息進行加工儲備,不會反思調控自己的英語認知過程和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會學?!币虼?,對于這樣的英語學困生在彌補知識缺陷的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讓他們掌握較多的基本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對學困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必要的。
4. 采用分層教學方法,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平等參與課堂練習的機會。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有多多實踐,多多練習,才能學好。對學困生更是如此。所以,教學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只顧優(yōu)生。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分層教學,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平等參與課堂練習的機會。學困生的練習要設計為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不能太難,以確保他們的成功體驗和自信心。
總之,一個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道德行為的形成、學習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教師平時的關心和呵護,而對后進生的轉化,更應傾注教師不懈的努力,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應更新觀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