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 組
射陽縣設立“1230”黨建示范項目,打造在省內外可復制的12個黨建示范點,由各黨工委培植在市內外可推廣的30個基層黨建示范點,以小切口撬動大黨建。
基層黨建工作面廣量大,作用突出、短板明顯,如何用“小切口”撬動“大黨建”?這就需要以“點”帶“面”促提升,射陽縣“1230”黨建示范項目應運而生。“12”指由縣委組織部牽頭指導,打造在省內外可復制的12個黨建示范點,“30”指由各黨工委培植在市內外可推廣的30個基層黨建示范點。
按照“有內在動力、有地域關聯、有發(fā)展紐帶”原則,射陽縣委出臺關于實施基層黨建“1230”示范工程的通知,為讓特色彰顯,使精品顯現,明確示范點定位設置、進度要求、考核細則,確保有品牌、有成效、有展示。精心提煉主題,示范點建設含黨性錘煉、黨日活動、志愿服務等“六大平臺”功能為一體,最終將個體優(yōu)勢示范演繹成集體強勢,讓黨建工作悄然融入生產、融通思想、融合管理。出臺獎補方案,落實機關科室一對一服務制度,常態(tài)化踐行指導建點、服務蹲點、督查到點“三點工作法”,開展現場觀摩,邀請縣鎮(zhèn)黨代表點評,舉辦“1230”項目經驗交流會,與會黨代表現場評分。新思維贏得新突破,通過全域化補短、全景化創(chuàng)優(yōu)、全員化落實,一個個以全域化黨建為核心、農村和城市為雙翼,特色鮮明且充滿活力的黨建示范點競相呈現。
當經濟發(fā)展、精準扶貧、社會治理等接上“黨建+”的天線,就會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繪就成鶴鄉(xiāng)紅色融合實景圖。
樹立一個點,帶動一大片。紅色引領綠色發(fā)展,海河鎮(zhèn)建設“一棚三收益”精準扶貧孵化基地100畝、36座日光溫室大棚,通過建立產業(yè)鏈黨組織、選派工作指導員,紅綠共舞,舞出精彩,實現經營性收入180萬元,貧困人口年工資性收入1.2萬元,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0萬元;紅色引領基層治理,洋馬鎮(zhèn)1名黨員結對10個農戶,構建“1+10”黨員網格化服務體系,固化“周三服務、逢十議事”制度,化解各類矛盾908個,實現基層工作方式從粗放向精細、決策從經驗向民主轉變;“兩個作用”充分發(fā)揮,千秋鎮(zhèn)開展黨員先鋒指數考評,全鎮(zhèn)2251名黨員扛急難活,幫身邊人1775次,1700名黨員實現正向加分。
建設形態(tài)“精而美”、功能疊加“聚而合”、制度載體“活而新”,這就是“1230”黨建示范點城市類的新印象,新印象釋放新效應。
聽則有聲,觀則有色,高標準建成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包含“一核心、十功能區(qū)”的縣級黨群服務中心,收集了200余幅有價值的史料圖片和40多段音頻資料,讓20000多人感恩黨的溫暖、感受典型模范、感知身邊變遷;打造黨建共同體,黃沙港水產集群黨委,借助“紅色推手”謀求“電商興企”,借助“支部+電商”平臺,實現銷售2.2億元,創(chuàng)匯3150萬美元,培植貧困戶小微養(yǎng)殖項目35項。
培育成示范“點”、拓展了典型“面”、樹立起楷模“線”,一個個紅色地標在鶴鄉(xiāng)大地錯落有致。新的一年,黨建示范點建設將全面融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以示范引領融合創(chuàng)新為路徑,在落實重點任務中樹起新標桿,在打造特色亮點中培育新品牌,在齊抓共管上形成新機制,高標準打造基層黨建“射陽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