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磊
【摘要】在“互聯網+”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下,信息化手段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對促進教學改革、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授課理念,將RICH教學模式引入高職英語教學之中。
【關鍵詞】互聯網+ RICH教學法 信息化
近年來,伴隨著高等職業(yè)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學生入學成績普遍下降,教學質量滑坡問題己經成為目前高等職業(yè)院校面臨的普遍問題,其中英語教學的境地更是難中之難。高職學生對英語缺乏學習興趣,英語成績偏低。在這一現實情況下,傳統的英語課本和授課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信息化手段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對促進教學改革、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教師也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授課理念,翻轉課堂、微課的運用可以將教學延伸到課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上所學知識,也可以讓學生開闊視野,激發(fā)學習興趣。學生們普遍擁有智能手機,教師可以給通過微信、qq、郵箱等給學生隨時傳輸有用的學習資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RICH教學法,為一種前沿的教學現象,以研究型學習、整合性課程、群體學習為一個教學流程,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能力、培養(yǎng)人文素質的主要目的。教師可以在RICH教學法中配合電影教學,經驗教學等信息化手段,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有趣、生動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RICH教學法這一概念即研究性學習(Research-basedLearning)、整合性課程(Integrated Curriculum)、群體學習(Community Learning)和人文素質全面發(fā)展的(Humanistic Out-comes)的英語縮寫。
RICH是以研究式、合作式的學習方法和教學形式為核心、通過綜合性和開放性課程內容的建構,從實踐探究、合作交流、整合運用入手,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通過研究式、合作式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指導,可以把英語學習和學生的興趣、需要結合起來,也可以把英語學習和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結合起來,使英語真正成為學生豐富知識、表達思想、進行交流的一種工具。教師的角色將不再是傳統的知識灌輸者,而是學生的學習助手、外語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者、激勵者。
一、研究型學習的內含理解
研究型學習也就是RICH教學法中第一個字母R的縮寫,它所表達的具體含義是改變傳統的教師授課、學生記錄的知識性授課模式,轉變成在教師引導,以類似的研究方法去自己研究探索,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在一種營造的開放的氛圍下,強調對學生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操作,注重自我探索的學習過程。研究型學習必須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為切入點。教師在推動研究型學習方法之前,必須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研究和了解,知道什么樣的知識可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動力,方便之后其他方法的推進和深入。
二、整合型課程的研究內涵
整合型課程其含義是將英語知識和技能進行整合,讓學生達到“文化+語言技能”雙方面的要求。鼓勵學生對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一步的探索研究,讓學生們按以下步驟進行:教師和學生共同確定研究報刊上的某一主題一學生分組進行閱讀學習、查找相關資料一學生進行總結一課上派代表進行演講報告一報告后總結評價。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們的特點,將課程分成英語讀寫部分,英語聽力部分,英語口語部分以及專業(yè)英語部分。運用RICH教學法,充分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可以達到教中學,學中做,做中學,邊學邊做,學做一體的“文化和語言技能”一體的雙方面要求。
三、研究型學習的群體構建
群體的構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合作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著眼于教學過程的集體性,強調集體的成效,互動是其最重要特點,優(yōu)質的小組合作是課堂教學的基本保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加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的過程,而不是教師所謂的“教”。
(1)學生之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分工,根據自己的特點,取長補短完成老師交還給的任務。群體學習之間大家是一種良性的互助關系。
(2)學生與教師之間:在這個學習群體中,教師的身份也發(fā)生了變化,師生關系也得到了轉變。老師從知識的“灌輸者”轉變成了“伙伴”“激勵者”“參與者”,讓學生不再害怕由于自己水平不高受到老師的責備,有勇氣去表現展示自己。師生之間的認同感得到增加,使傳統的英語課堂得到改善。
(3)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互助,針對出現的學習之間的問題,教師之間的合作探究,也是對合作學習理論最深入的詮釋。
四、RICH教學模式下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
在英語教學的研究中,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出人本精神的培養(yǎng)目標,通過語言的交流和激勵,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人文之美。教師在課堂中營造出輕松活躍和諧的學習氛圍,讓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對英語學習重獲興趣,重拾自信,在困惑中找到方向。教師與學生的情感共鳴,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教學效果和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在愉快的學習心態(tài)、和諧的學習氛圍下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語學習當中去。
總之,在目前高職教學中,利用目前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優(yōu)勢,擴寬學生的知識面,有效彌補教材的缺陷和不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翻轉課堂、微課等手段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RICH四部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職業(yè)能力,最終達到人文素質的提升。有意識的提高學生的學習團隊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可以發(fā)自內心的去喜歡熱愛英語學習,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掌握知識,鍛煉技能為自己日后的工作學習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