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銀萍 徐云
摘 要:為解決大量數據接邊融合問題,提高數據建庫的工作效率,本文列舉出兩種實現(xiàn)方法,并分別闡述了它們各自的優(yōu)缺點,將兩者做了比較,并提供一種大量入庫后數據做批量接邊融合處理的方法,給與各位測繪同仁做參考。
關鍵詞:接邊;融合;圖幅邊界;ArcEngine;EPS
1 引言
隨著測繪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地理信息數據建庫已成為必然,而數字線劃圖(DLG),由于數據按照圖幅進行采集,相鄰圖幅間的數據是不連續(xù)的,但是為了確保數據庫入庫數據的整體性,以及按照不同坐標系進行分幅下載時數據的完整性,入庫前首先要對DLG數據進行接邊與融合處理,目前,國內外許多軟件具有地圖接邊功能,但是存在各方面的局限性,不能靈活的適應各種接邊需求,一般在少量數據的情況下,利用arcGIS的融合、打散功能或EPS地圖接邊模塊,都可以實現(xiàn)數據的接邊融合,但是在實際數據庫接邊處理時會遇到數據量大難以處理的問題,數據量過大時,會導致計算機崩潰,此時就需要“繞道而行”。
2 接邊融合解決方案
要保證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中的DLG數據的整體性,以適應多坐標系框架數據的按各種方式下載,必須對以圖幅為邊界的數據進行數據接邊,將位于圖幅邊界處的編碼及擴展屬性值相同的地物合并。
2.1 基于ArcGIS的解決方案
前人[1~3]利用ArcEngine(AE)二次開發(fā),建立以圖幅邊界為中心線的緩沖區(qū)域,設定一定的緩沖區(qū)大小,選擇落在緩沖區(qū)內的數據,設定最小接邊距離,判斷相鄰地物節(jié)點是否在最小接邊距離內,同時判斷接邊地物屬性是否相同,對滿足條件的地物類進行合并處理,保留相同的屬性值。優(yōu)點:選擇圖幅邊界處地物進行接邊,減少了整體接邊產生的冗余操作,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接邊,增強了處理的靈活性。缺點:在判斷是否要接邊時是設定了一定的閾值,若兩接邊地物類的匹配連接點大于閾值,不進行接邊處理,但是實際處理過程中有些還是需要接邊處理的。
2.2 基于EPS清華山維軟件的解決方案
利用EPS自帶的地圖接邊功能模塊,提供接邊前預覽功能,提高了在正式接邊時的準確性:先設置幾何接邊參數和屬性接邊參數(注意接邊限距和接邊帶寬的設置,其數值的大小直接影響接邊工作量和接邊結果為控制數據質量又不增加無謂的工作量,宜做多次嘗試后再定)按照圖幅自動生成接邊區(qū)域,建立接邊關聯(lián),生成并顯示接邊關系,選擇連通接邊功能,將完全匹配的地物進行合并處理。對于編碼和屬性字段相同,但匹配的接邊點距離相對較大的線狀地物,選擇不連通接邊功能,程序一般采用平均法進行處理,取匹配的接邊點的線段中點作為連接點。對于不能完全匹配的面狀地物,人工判斷是否要接邊,根據實際情況對地物類進行手動接邊處理。
優(yōu)點:提供接邊前預覽,方便對接邊匹配結果進行檢查,確保接邊處理的準確性。缺點:對于面狀地物相交等情況,一般不能采用不連通接邊,需要人工處理,對應工作量也會增加。
2.3 入庫數據接邊融合
利用ArcMap的融合、打散功能,以整個數據作為處理對象分層進行融合操作,結果會將具有相同屬性值的地物融合成為整體,要對融合后的數據分層進行打散處理,但是在數據量較大的情況下,系統(tǒng)會出現(xiàn)崩潰,無法正常結束處理并保存,在處理大數據量DLG融合接邊問題上存在局限性,下面介紹一種分塊融合后入庫整理的方法,解決大數據量的數據接邊入庫:
(1)將數據分塊處理,例如每100幅圖作為一個分塊,arcgis最大輸出為2G的數據量,每塊分別運用arcgis進行數據融合。
(2)利用arcengine登錄oracle,運用緩沖區(qū)查詢功能選擇需要接邊的數據,將數據導出mdb,將選中數據從數據庫中刪除。
(3)對mdb文件運用arcgis中的toolbox工具中的dissolve功能對數據融合處理。
(4)融合后的數據重新上傳到數據庫。
3 數據入庫方案
3.1 基于清華山維軟件的入庫方案
融合好的數據需經入庫檢查和處理后方可入庫,以清華山維為例,我們常用的有oracle庫和山維GIS庫,可導出PDB數據再入庫也可以直接用EDB數據入庫,但需確保生產模板和建庫模板一致,此時從數據庫中下載分幅數據與做融合前的分幅數據已截然不同。
3.2 需注意的問題
EPS以屬性字段FeatureGUID作識別地物的唯一身份標識,圖幅與圖幅之間邊界處共有的地物,將共有地物完整的分別下載到兩圖幅內,并且同一地物具有唯一的FeatureGUID屬性值。在對采編后結果進行上傳時,確保在圖幅邊界處要接邊的共有地物具有共同的節(jié)點,沖突上傳功能結合相鄰圖幅將具有同一FeatureGUID屬性值的地物進行合并處理。因此利用EPS入庫需特別注意FeatureGUID的問題。
4 總結
本文提出了一種在數據已入庫后的數據進行接邊整理的方法,適用于實際生產中的靈活運用,也有利于對數據庫中新增數據的融合,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仍會遇到各種問題,(比如文件雖然小,可記錄數卻較多,此時可能會報出類似文件鎖定溢出的錯誤,這就只能按數據規(guī)律合理分割數據分別融合,最后再合并)困難重重,相信在測繪科技迅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舊的問題會越來越少,新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將會越來越巧妙。
參考文獻
[1]戴相喜,周 衛(wèi),高 磊.DLG數據任意范圍接邊算法及實現(xiàn)[J].測繪通報,2008(7):32-35.
[2]趙江洪. GIS中多圖幅自動接邊的實現(xiàn)方法探討[J].測繪通報,2006(2):50-52.
[3]鮑立尚.基于索引圖的DLG批量接邊檢查算法設計與實現(xiàn)[J].礦山測量,2010(4):21-24.
[5]劉鴻劍,阮見,周萬春.基于ArcGIS的矢量圖形接邊方法的探討[J].科技廣場,2007(11):131-133.
(作者單位:江蘇省測繪工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