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輝
浙江省麗水市中醫(yī)院 浙江 麗水 323000
筆者對57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進行中醫(yī)辨證治療,療效滿意?,F(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外科就診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1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5例和觀察組57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1~50歲,平均年齡32.14±4.27歲;病程3個月~7年,平均3.45±1.33年。觀察組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1.96±4.70歲;病程0.5年~8年,平均3.73±1.28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 對照組:囑患者戒煙酒,清淡飲食,規(guī)律作息,避免勞累及久坐,另予塞來昔布(西樂葆,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70325)口服,每次200mg,每日1次;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哈樂,安斯泰來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81)口服,每次0.2mg,每天1次。療程8周。
2.2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辨證分型論治:①濕熱下注證:予八正散加減,藥用黃柏、赤芍、甘草各9g,車前子、萹蓄、瞿麥、茯苓、澤瀉各15g,滑石、茵陳各18g;若大便干結加大黃6g,枳實18g。②氣滯血瘀證:予通瘀煎加減,藥用紅花、生山楂、青皮、赤芍、乳香、沒藥各9g,香附、當歸、澤瀉、萆薢、川牛膝、馬鞭草、澤蘭、延胡索各15g;若瘀血重則加水蛭3g。③肝腎陰虛證:予左歸丸加減,藥用知母、赤芍各9g、山藥、熟地、山萸肉、川牛膝、澤瀉、萆薢、土茯苓、丹參、車前子各15g。④腎陽不足證:予右歸丸加減,藥用肉桂粉3g,熟地、當歸、山藥、菟絲子、杜仲、川牛膝、澤瀉、萆薢、土茯苓各15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溫服。療程8周。
3.1 療效標準:治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療效指數(shù)≥95%;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療效指數(shù)≥6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減輕,療效指數(shù)≥3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療效指數(shù)<30%。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癥候積分)-(治療后癥候積分)/治療前癥候積分]×100%。
3.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慢性前列腺炎可歸屬于中醫(yī)學中“精濁”“白濁”“勞淋”等范疇。本病以腎虛為本、濕熱為標、瘀滯為變,濕、熱、瘀、虛貫穿疾病不同階段。濕熱下注證予八正散清熱利濕,方中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澤瀉“最善滲泄水道,專能通行小便”;車前子、萹蓄、瞿麥瀉膀胱積水,為行水泄熱要藥;滑石、茵陳、茯苓利竅道,清熱滲濕;赤芍清熱涼血、活血止痛;甘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善去莖中痛”。氣滯血瘀證予通瘀煎活血理氣,利濕祛濁,方中赤芍、澤蘭、乳香、沒藥可活血祛瘀、清熱利水;延胡索“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兼具疏肝、利小便之功;川牛膝、馬鞭草活血通經(jīng)、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澤瀉、萆薢利濕去濁;歸尾、紅花、山楂活血化瘀,消積止痛;青皮、香附疏肝行氣、開郁導滯;全方以理血藥搭配行氣藥,氣行則血行,兼顧利濕清熱。肝腎陰虛證予左歸丸加減滋陰補腎,兼顧活血利濕,方中山藥、熟地、山萸肉補益肝腎;土茯苓解毒,除濕熱之邪;澤瀉、萆薢、車前子清熱利濕;川牛膝可補腎、引藥下行,也具有化瘀利尿、活血益腎之效;赤芍、丹參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知母滋陰清熱。腎陽不足證則以右歸丸加減為主,方中肉桂粉、熟地、當歸、山藥、菟絲子、杜仲補腎溫陽,陽升則水氣自去;川牛膝、澤瀉、萆薢、土茯苓利濕化濁。通過中醫(yī)辨證治療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體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