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遠遠
[摘 要]河南省高校助學貸款創(chuàng)新性地利用金融手段,對省內普通高校貧困家庭學生進行資助,保障一百多萬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在十多年的助學貸款發(fā)放回收過程中,學生違約現(xiàn)象突出,嚴重影響了河南助學貸款政策的健康運行。文章分析了貸后管理現(xiàn)狀及其原因,運用信貸風險管理理論研究了高校助學貸款貸后管理的風險因素,提出了完善河南高校助學貸款貸后管理的解決對策,希望為河南高校助學貸款貸后管理實踐工作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河南高校;助學貸款;風險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6.044
2004年,河南省由國家開發(fā)銀行開始發(fā)放高校助學貸款。截至2017年9月,全省累計發(fā)放助學貸款116.5億元,共資助了123.47萬人,為打贏扶貧攻堅戰(zhàn),阻斷貧困代繼傳遞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2011年9月第一批貸款畢業(yè)生借款合同到期,學生違約現(xiàn)象嚴重阻礙了助學貸款的順利發(fā)展。因此,降低助學貸款的違約風險、保障助學貸款順利回收是個既現(xiàn)實又緊迫的問題。河南高校助學貸款模式中,高校作為助學貸款的管理主體,負責貸后管理及款項回收,貸后管理工作的效果直接決定河南助學貸款能否順利良性發(fā)展下去。
1 河南高校助學貸款貸后管理現(xiàn)狀
1.1 貸后管理主體不同
河南高校助學貸款的產生是在商業(yè)銀行招標流標的背景下,由國家政策性銀行接管了河南省助學貸款業(yè)務,河南高校助學貸款使高校成為貸后管理的主體,而一般助學貸款的貸后管理主體為商業(yè)銀行。
1.2 高校職責不同
一般商業(yè)性銀行發(fā)放國家助學貸款,高校的職責在于對銀行進行協(xié)助辦理學生貸款業(yè)務;河南高校助學貸款將高校作為學生貸款管理的主體,負責學生貸款審核、發(fā)放和回收等各項管理工作。
1.3 主要內容不同
河南助學貸款改革了風險補償金,將它和高??冃ЫY合,并且運用激勵和約束的手段,充分調動高校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一般國家助學貸款中,銀行對風險補償比例的設定源于各省招標的結果,沒有科學的比例劃分,同時也缺乏約束和激勵的機制。
1.4 貸款信息共享
在貸后管理方法上,河南高校助學貸款將政策性銀行的管理網絡延伸到高校,使省資助中心、銀行、高校共享國家開發(fā)銀行高校助學貸款信息管理系統(tǒng),通過信息共享河南省資助中心直接參與貸款各項工作的管理過程,在貸后管理上對河南高校進行統(tǒng)一管理。而一般國家助學貸款沒有共享的信息系統(tǒng),在貸后管理上直接由銀行負責。
1.5 管理運行成本高
河南省資助中心要求高校按照相關規(guī)定設立學生助學貸款管理機構,并配備專職學貸工作教師負責助學貸款日常工作。各高校的基本做法都是在學校層面建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設置1~2名專職人員,而將收集學生信息和貸款催還等具體工作交由院系輔導員負責。河南高校由于編制問題普遍存在著輔導員人員流動性大、人員不穩(wěn)定這一特點,高校為了節(jié)約管理成本,對輔導員崗前也不進行學貸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這給助學貸款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對貸后款項催繳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題。
2 河南高校貸后管理風險
2.1 風險補償機制設計不完善
河南高校助學貸款在風險補償機制上做了創(chuàng)新:財政和高校各承擔7%。除去高校違約金、管理成本和承擔的7%風險補償,得到三種結果:第一種情況,如果高校的違約率高于風險補償金的14%,高校面臨著風險補償的處罰,需要支付風險補償金的7%和超出部分的50%作為處罰,高校的凈收益為負數。第二種情況,如果高校的貸款違約率正好為要求的14%,那么河南省財政和高校各支付7%,這時高校的凈收益為7%的風險補償金減去高校管理成本。第三種情況,如果高校違約率低于14%,那么高校將獲得風險補償金的獎勵,高校凈收益為風險補償金減去違約金和管理成本,凈收益金額多少和違約率和管理成本多少相關。以上三種情況不論高校違約率高于還是低于風險補償金要求的14%,高校的經濟壓力都很大,可見風險補償機制存在問題。
2.2 風險激勵機制不健全
河南助學貸款的風險激勵機制要求風險補償金的結算在學生貸款合同還款期到期后才能發(fā)放,而一般貸款合同的期限為畢業(yè)后6年。即便學校貸后管理得好,獲得獎勵,也要等到學生貸款6年后才可以拿到獎勵。而河南高校目前的現(xiàn)狀是高校負責貸款的老師和一線輔導員流動性大,因此獎勵并不能真正體現(xiàn)貢獻,即便是常年堅守崗位的輔導員,高校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獲得的獎勵也未必會發(fā)放給負責學貸一線工作的老師和輔導員,這樣使輔導員工作熱情大打折扣,并隨著工作量越來越大,院系輔導員和高校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很可能選擇“惜貸”。
2.3 學生償還能力風險
助學貸款款項回收上,學生還款主要來源是畢業(yè)后就業(yè)的收入,還有部分學生還款需要依靠家庭資助。通常來說,貸款貧困生的家庭收入不會在短短幾年發(fā)生巨大改變,而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的就業(yè)收入往往也不樂觀。目前高校畢業(yè)生初次就業(yè)率在70%~75%,即便就業(yè)工資待遇也不高、工作性質不穩(wěn)定。由于河南助學貸款償還方式主要以每年定額償還本息金為主,沒有其他方式。這樣會造成學生畢業(yè)后非主觀而產生違約的現(xiàn)象。同時,河南高校助學貸款要求還款期限為畢業(yè)后6年結清本息金,貸款學生的經濟壓力還是很大的。所以,學生就業(yè)收入低是造成違約現(xiàn)象存在的主要原因;還有一些學生由于畢業(yè)后經濟和生活壓力大,加上本人誠信意識差,也會出現(xiàn)故意拖欠貸款還款的行為,這類人群在助學貸款學生中也是存在的。
3 完善河南高校助學貸款貸后管理的對策
3.1 實施生源地助學貸款
學生畢業(yè)后的流動性較大,聯(lián)系困難一直是河南高校助學貸款的難點問題,而采取生源地貸款的方式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生源地貸款與高校助學貸款相比的優(yōu)勢在于:一是減少了高校對貧困生資格認定的難度和工作量,貧困生的認定上,政府比高校的識別度高;二是貸款學生的家庭信息可作為信用擔保,能夠提高貸款款項回收率;三是生源地貸款的主要管理者為學生戶籍所在地地方政府部門,比高校管理更具有權威性;四是生源地貸款也減輕了高校負責的河南助學貸款日常管理的壓力和高校貸后管理的難度。2015年河南省政府辦公廳研究決定在河南省試行放開省內生源地助學貸款業(yè)務,推進全省高校助學貸款政策發(fā)展和完善。河南省生源地貸款與高校助學貸款政策并行,在貸款金額和貸款還款期限上保持一致,貸款期限延長為10年,是河南助學貸款的政策運行的重大補充。
3.2 設計多種還款方式
目前河南高校助學貸款貸后管理上,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按照規(guī)定單筆合同到期后要求必須本金利息一次償還,沒有將學生就業(yè)壓力考慮進去。采取多樣化的還款形式可以減輕貸款學生還款期限內的經濟壓力,對促進貸款按期償還起到重要作用。具體設計方案有以下幾種:一是等額還款方案,設計貸款學生就業(yè)后每月需從工資中扣除固定金額用來償還貸款,最長的還款期限為10年。二是延長還款期方案,學生每月按照等額方式償還貸款,設置最低還款額,但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辦理延期還款,最長可延期到 30 年,如果延期還款,那么需要自行支付一定的利息,且延期越久利息越高。三是漸增還款方案,以某個額度為還款起始點,還款過程中每隔一定的年限對還款額度進行增加。比如,按學生畢業(yè)后的就業(yè)收入的情況進行分期還貸,將學生實際收入與全國當年的平均工資收入結合,按學生收入確定還款比例。如果畢業(yè)生收入低于全國標準則可以不還款,這樣可降低高校助學貸款的還貸違約率。按收入比例還款的方法考慮了還貸畢業(yè)生的實際困難,可以緩解由于不確定因素而導致無法按期還款的現(xiàn)象,根據學生貸款額的不同,設計10~30年不等的還款期。四是按收入比例還款方式,學生畢業(yè)工作后,按照其就業(yè)收入的2%~3%比例確定每月的還款額,直到最后還清為止。另外,還可以再延長貸款期限,可以有效緩解不確定因素而導致無法按期還貸的現(xiàn)象,最終降低還貸違約的風險和可能性。
3.3 建立高校貸后管理新媒體平臺
高校貸后管理工作可以借鑒河南高校助學貸款學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統(tǒng),建立助學貸款貸后管理信息系統(tǒng)。每年貸款工作開始之前就統(tǒng)計好貸款學生的基本家庭信息,定期維護和完善相關信息。在學生畢業(yè)后,將貸款畢業(yè)生電子信息歸檔,方便高校與畢業(yè)生取得聯(lián)系,為貸后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在學校內部借助新媒體手段,搭建貸后管理交流信息平臺,利用微信、微博、QQ等手段,通過互聯(lián)網、局域網、無線通信網等渠道對貸款學生信息進行統(tǒng)一跟蹤管理。高校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及時發(fā)布貸款相關政策,使學生能通過新媒體手段與高校負責貸款的相關人員進行互動和答疑,為學生提供幫助。貸款學生畢業(yè)后也能經常從新媒體平臺上獲得國家貸款新政策、違約責任、個人逾期情況等信息,方便高校貸后管理工作。
3.4 完善高校專業(yè)的資助管理隊伍
河南高校需要建立學貸資助中心專門管理貸款工作,根據學生數量按照1∶2500的比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在院系打造一支能夠熟悉國家資助政策和運作流程的專業(yè)隊伍,以使輔導員隊伍穩(wěn)定化、專職化,減少輔導員崗位的流動性。要對從事助學貸款工作的輔導員增加激勵措施,將專款專用,學貸風險補償金獎勵用于獎勵學貸工作優(yōu)秀的基層院系和輔導員,使他們的付出與收益結合,激發(fā)基層院系和輔導員從事助學貸款的積極性。另外,要注重加強對輔導員的專業(yè)知識培訓,讓輔導員更好地熟悉助學貸款政策和操作流程,確保河南高校助學貸款發(fā)放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崔炳建.河南國家助學貸款研究[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87-90.
[2]宋振.國家助學貸款“河南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42(3):93-95.
[3]于基伯,朱學義.國家助學貸款高違約率下高校的風險管理策略[J].會計之友,2014(36):102-106.
[4]吳軍箭.國外典型助學貸款對我國的啟示[J].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3):15-19.
[5]王碩.國家開發(fā)銀行河南省分行助學貸款業(yè)務調研報告[D].沈陽:遼寧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