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城鄉(xiāng)居民家庭財產(chǎn)結(jié)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社會公眾的婚姻家庭觀念和家庭投資渠道也日趨多元,許多家庭的財富因此快速增長,因投資而產(chǎn)生債務的風險也在不斷放大?,F(xiàn)實生活中,夫妻雙方串通“坑”債權人,或者夫妻一方與債權人串通“坑”另一方等典型案例時有發(fā)生。這些因素疊加投射到家庭生活中,使夫妻債務的認定成為非常復雜的問題,人民法院審理涉及夫妻債務案件難度隨之加大。原有法律、司法解釋雖然已經(jīng)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體系,防范了夫妻雙方串通損害債權人利益和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損害另一方利益的風險,但有關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舉證證明責任等方面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吸引社會廣泛關注。
2018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解釋》就當前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大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問題作出明確規(guī)定,并合理分配舉證證明責任,平衡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于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督忉尅返某雠_,回應了公眾的關注。
事實上,每一條法律施行的背后,都有法律工作者積極的推動,這個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解釋》飽含著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進會員施杰的心血和努力。施杰曾提交《關于修改〈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建議》,獲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的明確采納答復,最高人民法院相關人員對此問題與施杰進行溝通。
【提 案】
施 杰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于2004年4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頗受爭議的是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該條在實際運用中與我國的基本國情存在著水土不服的問題,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時,很大程度上受到該解釋第二十四條的限制,被迫作出一些可能不公正的判決。
該條文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對債務人配偶之財產(chǎn)權益的保護存在疏漏,與對債權人財產(chǎn)權益的保護力度相比,法律對于債務人配偶之財產(chǎn)權益的保護力度明顯不足,這對于債務人的配偶是極其不公平的?!痘橐龇ㄋ痉ń忉專ǘ返诙臈l之所以規(guī)定由債務人的配偶舉證證明該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如其舉證不能則推定該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目的是為了提高交易的效率、保護交易安全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但從現(xiàn)在實踐的效果來看,該理由是站不住腳的。該條文出臺的原因之一就是夫妻生活是十分隱秘的,債權人無法得知債務人舉債的目的是否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因此,債權人處于“弱勢地位”,需要法律有所側(cè)重地進行保護。但在法律實務中,基于債的相對性,債務人配偶對于債務人的債務也往往是不知情的。但債權人卻不同,債務的發(fā)生與否是取決于債權人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提供舉債的目的和用途,如果認為是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也可以要求債務人的配偶簽字確認,這并不影響交易的效率。因此,本著保護債務人配偶之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的想法,現(xiàn)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建議《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司法解釋依據(jù)婚姻法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明確界定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增強實操性。我認為“二十四條”在界定夫妻共同債務的時候應當按婚姻法四十一條,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對夫妻共同債務進行界定:1.要以夫妻共同舉債的合意為要件。民事法律關系本身就是建立在你情我愿的基礎之上的,對于夫妻共同債務,就應當是以夫妻雙方平等協(xié)商并最終達成一致意見來判斷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債務。2.要以夫妻雙方是否分享到債務所帶來的紅利來作為界定夫妻共同債務的標準。法律講究權利義務的對等,如果夫妻一方完全沒有享受到債務所帶來的任何利益,則其也沒有義務來承擔這與自己無關的債務。
第二,建立日常的家事代理制度。夫妻關系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民事法律關系,夫妻關系是帶有人身依附性質(zhì)的特殊社會關系。因此,建立日常的家事代理制度,在日常的家事活動中,夫妻互為代理人,夫妻雙方享有平等的日常家事代理權,在日常的家庭事務中,任何一方都有權代理另一方與第三人為一定的法律行為,其法律后果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但是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一旦超越了日常家事代理權的范圍,就應該認定為個人債務。
第三,明確日常家事代理權的范圍。日常家事代理權所涉及的客體紛繁復雜,法律不可能窮盡所有。因此,我建議婚姻法可以重點規(guī)定日常家事代理權的例外情況,把大眾認為不屬于日常家事活動的行為進行列舉,其余的都歸于日常家事活動之中。
第四,建立大額夫妻共同債務夫妻雙方共同簽字確認制度。夫妻關系不僅僅是夫妻二人的關系那么簡單,其背后涉及子女、家庭等多重人身關系。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家庭生活的和諧美滿,我建議,對于建立大額夫妻共同債務,法律必須要求夫妻雙方共同簽字確認,否則對沒有簽字的一方不產(chǎn)生法律效力。這樣規(guī)定,既符合債的相對性原理,也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債務人配偶的合法權益,穩(wěn)固家庭關系,促進家庭和睦,為子女構建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