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河南洛陽 471009)
據(jù)悉,近幾年來,冠心病已經(jīng)成為目前公認的對人類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疾病;臨床上常常采用冠狀動脈介入的方式進行治療,但仍然會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產(chǎn)生一定的不良影響[1]。為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該文對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間的120例在該院行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和康復護理干預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簡要的探究和分析。
從到該院進行診治的所有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中選取60例觀察組和60例對照組作為該次觀察研究的分析對象,在觀察組的60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在52~83歲之間,平均年齡(62.54±7.83)歲;在對照組的60例患者中,男性 35例,女性25 例,年齡在 51~80 歲之間,平均年齡(61.93±8.04)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和年齡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制定的關于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首次行介入治療;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并發(fā)癥的患者;精神障礙患者[2]。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的60例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嚴密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脈搏、體溫等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和患者進行適當?shù)臏贤?,將患者的疾病相關病情狀態(tài)、介入治療的基本操作步驟和目的等告知給患者及其家屬,緩解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好不良心理狀態(tài),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配合度。
1.2.2 觀察組 觀察組的60例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康復護理干預的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1)術前護理。在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療前,對患者實施的康復護理干預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對觀察組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以后,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和患者進行溝通,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平臺,護理人員要在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的負面情緒與不良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并針對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和負面情緒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和心理疏導,耐心傾聽患者的心理訴求和精神需求,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醫(yī)護人員用簡潔、通俗、易懂具有感染力的語言將患者的病情狀態(tài)、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必要性、目的、基本手術步驟、手術的過程,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以及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或并發(fā)癥耐心、詳細地講解給患者及家屬;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介入治療的認知度、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與配合度,以便手術的順利進行。其次,護理人員要做好術前準備,遵醫(yī)囑做好相關的術前準備,具體包括在患者入院以后給予患者冠心病基礎藥物治療,協(xié)助患者完成必要的常規(guī)檢查項目。對患者雙側手掌以及腕關節(jié)上大約10 cm處的皮膚進行清潔,做好會陰部備皮;進行術前抗生素的藥敏試驗,訓練患者在床上排便;在患者的左上肢或左下肢建立留置針靜脈通路;對患者實施術前4 h禁食禁飲和術前排空膀胱準備[3]。再次,選好介入手術的穿刺血管,選擇患者的穿刺血管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雙側上肢和手臂的活動情況進行嚴格檢查,嚴格進行Allen試驗,護理人員雙手同時對患者的右前臂橈、尺動脈,并讓患者反復握拳—松開動作直到手變蒼白,松開尺動脈壓迫后患者的手顏色在10 s內恢復正常,表明Allen試驗為陽性,可行橈動脈穿刺[4]。
(2)術中護理。在手術的過程當中,需要對患者持續(xù)給氧,對患者實施嚴密的心電監(jiān)護,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告知患者不同給藥和注射時的不同感覺,多與患者進行交流,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局部按摩的方式增強患者的手術耐受性。
(3)術后護理。完成介入手術治療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病情變化,血壓、脈搏、呼吸、心率等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觀察和監(jiān)測,將病房室溫保持在22~24℃左右,濕度保持在70%以上;做好患者的常規(guī)護理與基礎護理,將患者的患肢提高,采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每日定期更換敷料,定時按摩。讓患者在術后保持24~48 h的絕對臥床,保持術側肢體伸直,避免彎曲;將穿刺肢體抬高,促進血液的回流,預防出現(xiàn)水腫;對患者傷口的輔料及有無滲液、滲血的情況進行觀察,保持傷口及其周圍皮膚的清潔干燥;在拔除患者的動脈鞘管時,實施局麻拔除,在穿刺點進行30 min的壓迫止血后,用彈性繃帶進行加壓包扎,實施持續(xù)12 h沙袋壓迫,確認患者的穿刺點皮膚顏色、溫度等無異常后可24 h后撤除繃帶。
觀察和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和抑郁評分,分析與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焦慮評分用SAS量表評估,抑郁評分用SDS量表評估,分數(shù)越高,表明焦慮和抑郁情緒越嚴重;生活質量評分包括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和認知功能四個指標,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高[5]。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對文中的相關計量資料進行分析和處理,采用t值進行計量資料的組間對比檢驗,用(±s)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SAS評分與SDS評分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都比對照組患者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具體情況[(±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具體情況[(±s),分]
?
從生活質量方面來看,觀察組患者在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和認知功能等各項指標方面的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s),分]
?
冠心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行冠狀動脈介入術進行治療,不過在行冠狀動脈介入術的治療過程當中,患者會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增加了患者術后的疼痛、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等;有相關試驗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患者行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的過程中實施進行有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地改善手術治療效果[5]。
對行冠狀動脈介入術的冠心病患者行康復性護理干預,很好地堅持了以人為本和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宗旨,完善術前準備,健康宣教、術中密切配合,術后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發(fā)癥的防治以及生命體征的監(jiān)護方面給予了康復綜合性的護理。
綜上所述,將康復護理干預應用到冠心病介入治療當中,能夠非常顯著的緩解和降低患者的焦慮與抑郁評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