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良明/正德職業(yè)技術學院
黨的十九大對我國在依法治國中取得的實踐成果以及未來發(fā)展目標進行全面總結,深入強調了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依法治國的關注與重視,而十九大精神更成為依法治國進程中不可或缺的思想引導,為依法治國新征程保駕護航。
十九大報告將全面依法治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有效地聯系起來,這也是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重新認識與全新闡釋,法治與政治制度之間存在非常密切的關聯,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政治制度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法治道路開拓的具體呈現。中國在經歷了改革開放后幾十年的建設后在經濟、政治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法治問題卻成為敵對勢力攻擊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全新切入點,而全面依法治國將成為我們反擊的有力武器,同時也有助于進一步維護中國的人權與民主,充分體現中國現行政治制度的優(yōu)越性,將中國的價值觀進行更加廣泛的宣傳,有效證明中國道路是最符合廣大中國人民利益的正確選擇。
黨的十九大會議上圍繞我國現階段發(fā)展現狀及未來發(fā)展目標展開了深度剖析,并將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強國作為本世紀中葉的主要目標,而國家管理與治理能力是保障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基本保障。我國現代化建設活動不僅僅要考慮硬件設施建設,更要注重制度建設,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同時通過依法治國對現有制度進行完善,引導人民更加深入地參與到國家管理與治理之中,以現代化建設為目標去完成治理與管理活動,依法治國的全面開展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化建設注入持續(xù)動力,真正實現國家的富強與民主。
我國在過去幾十年里取得了偉大成就,而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并正在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當下,中國的外部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我們面臨著更加復雜嚴峻的外部挑戰(zhàn)與激烈的內部轉型問題。中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將會遭遇更多矛盾與挑戰(zhàn),如何有效應對矛盾與挑戰(zhàn)并實現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這成為國家建設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法律具有極強的規(guī)范性與社會性,有效利用法律解決國家發(fā)展過程中遭遇的矛盾與問題具有更強的可行性。當前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正在發(fā)生遷移,法治、公平、爭議也成為了廣大民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組成,依法治國有助于解決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同時推動國家發(fā)展與進步。
十九大對當前中國所處的環(huán)境進行了深度解讀,同時也為中國發(fā)展指明了方向,而針對全新環(huán)境下的新問題、新矛盾和新任務,全面依法治國的推進也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必經之路。
黨的十九大會議正式提出成立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這也從黨中央的高度對依法治國建設工作進行了統(tǒng)一領導,這是黨對過去幾十年所取得經驗的有效總結。強有力的領導機構能夠將相關部門、相關人員凝聚在一起,形成高效科學的整體,改變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依法治國缺乏整體性的現狀。同時黨的領導作用也到了進一步強化,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堅持依法治國能夠確保帶頭守法風氣的形成,約束并監(jiān)督黨員干部在治國理政過程中堅持依法治國原則。
司法體系改革能夠進一步提升中國社會的公平正義,有效維護廣大民眾的合法權益,黨的十七大以來一直在推動司法體制改革,十九精神也進一步深化了司法體制改革思想,將司法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這也為整個社會的自由民主提供了保障。十九大精神同時也對司法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針對改革進度緩慢、改革發(fā)展不平衡等問題進行了全面指導。為了更好地推動司法體制改革,保持司法體系活力,我們要在實踐過程中通過改革逐漸實現這些目標。
全面依法治國與依規(guī)治黨的統(tǒng)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這也將黨的建設與法制建設更加有效的結合與統(tǒng)一。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展開,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有助于加快法制建設進程,而依規(guī)治黨又有助于我黨長期保持先進性,為全面依法治國的落實提供持續(xù)動力,同時將黨規(guī)黨紀有效納入法制范疇,真正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系統(tǒng)的全面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