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奎
瀘州市瀘縣太伏鎮(zhèn)國仁學校
郭沫若先生曾說過:“教育的目的是養(yǎng)成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來看,用自己的手來做的這種精神?!睂W生自主學習是課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學生為主體”是當代教學的基本思想。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改為主動,是終身學習的基礎。因此,做好小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對學生后續(xù)發(fā)展尤為重要。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闭n前預習使學生在上課前對所要學習知識初步了解,并及時復習學習新知識所要運用的相關知識。在自學課本時,學生由于認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識,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認識,讓學生大膽提出不懂的問題。盡管在老師看來非常簡單,但這些問題是學生思考后的思維斷點。由于學生間存在較大差異,有的問題具有思考的價值,有的甚至幼稚,我們重在培養(yǎng)學生提問題的意識。而且在預習過程中,把不能解決的問題勾畫出來,加強聽課的針對性,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長此以往,水滴穿石,學生提出的問題肯定越來越精彩。
預習任務不明確,學生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轉(zhuǎn),而不知道具體應該預習什么。所以教師應該給出具體指導:明確預習任務,知道預習什么?經(jīng)過預習后,有些簡單的問題學生自己可以解決,教師沒有必要在課堂上設置情境讓學生解決。
因此,教給學生預習方法,引導學生課前看一看。結(jié)合教師設計的導學案,在課前做一做、想一想、練一練,要看學習內(nèi)容,包括本課主要講什么,重點和難點是什么;要看這部分知識與原有知識有什么聯(lián)系,哪些是你可以獨立解決的;要看自己還有什么知識是不能自己解決的,勾畫下來,以便上課時尋求答案。通過看書有所收獲了,再課前做一做,以教師課前設計的問題,啟發(fā)學生動腦思考。
例如:學生在預習《除法的初步認識》時,給學生提出要求:
(1)什么是平均分?
(2)你能幫小猴分桃嗎?有幾種分法?
(3)除法里的每一個數(shù)叫什么名字?符號讀什么?
(4)你能試著猜一猜結(jié)果是怎么算出來的嗎?
把這個預習任務寫到數(shù)學導學案上,在預習時按照要求一步一步預習。學生就有了學習的任務、找到了學習的方向,不再是以往的等、靠、聽、背的被動學習。
這樣,教師在了解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后,就能及時抓住學生的“模糊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勵學生學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經(jīng)教師的點撥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預習后,當認知發(fā)生沖突時,及時反思學習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學生通過預習,對自己預習的收獲,預習中的疑問,再組織學生進行同桌間、小組見得交流,互相取長補短,部分知識,學生自己探索得來不教師去講解,學生的理解、記憶會更深刻。
例如,學生在學習《萬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時,學生能理解讀數(shù)和寫數(shù)都從高位起,但在“0”的讀法時,很大一部分同學對哪里的0要讀,哪些0不讀,讀幾個0,理解十分困難,但通過生與生之間的交流,能讓一部分同學明白末尾的0不讀,中間有一個或連續(xù)幾個0,只讀一個的道理。在預習的基礎上,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滿足于課本知識的獲得,敢于向課本挑戰(zhàn),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見解,運用自己的智慧填補課本的空白點,從而達到對課本知識的深層次理解。
在學生預習后,教師應該改變教學策略,不能照本宣科,原封不動的使用課本提供的素材。教師必須站在學生發(fā)展的高度,全面了解學生。根據(jù)學生預習的情況,從學科的總體目標擬定出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再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靈活的選用教法,設計合理的科學的教學過程。在教材處理上做到以教材為依據(jù)但不拘泥于教材。靈活多變的處理教材,讓教材為師生服務,不要成為教材的奴隸。學生預習時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認識浮淺。教師應更深入鉆研教材,結(jié)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巧妙的將教材的知識思路轉(zhuǎn)化成學生易于接納的教學思路,并注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合適的空間。學生的心理結(jié)構(gòu)、接受能力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較大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因此,教師要改變原來的教學思維,往往對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總覺得數(shù)學沒有預習的必要。害怕如果預習,自己要講的知識點學生已經(jīng)掌握,會影響探究新知的實際效果。或者有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的意識,也只是一句帶過:“明天要上新課了,請大家好好預習一下?!鳖A習什么呢?怎樣預習呢?沒有具體的要求和方法傳授給學生,學生雖滿口答應,其實大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起不到預習的正真效果。
通過這樣的預習教學,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變成了積極主動的學習;由坐課生變成了積極交流、講解的小講師;由師教生轉(zhuǎn)變?yōu)楸瘫?、兵練兵、兵正兵。有效預習正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