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試卷結構、試題特點等方面對2018年新課標Ⅱ卷物理試題進行詳細分析,歸納試題特點,總結命題規(guī)律,進而對2019年高考備考提出建議。
關鍵詞:2018年高考物理;新課標Ⅱ卷;試題分析
2018年新課標Ⅱ卷理綜物理試題,主干知識突出,注重對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題目難易程度適中,與往年比今年試題更加平和。試題情景設置與生活及科技前沿相結合,有很好的導向性。
一、 試卷結構
今年物理試卷的試題類型、試題數量與2017年保持一致,沒有變化,仍由14道題組成:8道選擇題、2道實驗題、2道計算題、2道選做題。其中,選擇題包括4道力學、1道電學、2道電磁學、1道原子物理學;實驗題中2題是電學,23題是力學;計算題中24題是力學,25題是電磁學中的復合場。選做題分別為一大一小。
二、 試題特點
(一) 試題設置穩(wěn)中求變,突出主干,有較好的導向性
試題突出對主干知識的考查。必考部分12道題共95分中,力學6道題共45分(15、16、19、23、24屬于力和運動;14屬于功和能);電和磁5道題(18、20、21、22、25)共44分;原子物理學1道題共6分(第17題)。有一定難度的所謂壓軸題(21、23、25)考查的知識點全部分布在力學和電磁方面。
試題強調雙基落實,在學生熟悉的物理情景和過程中,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
例如14題考查動能定理的簡單應用;17題考查光電效應現象和光電效應方程的記憶和理解;20題考查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分布特點及磁場疊加原理。
試卷考查的知識點注重了全面性和系統性,覆蓋了主要的學科熱點知識,重視物理思想、方法應用的考查,既強調了通法的運用,又突出了能力要求。例如18題考查電磁感應現象中線框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的感應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問題;19題考查追及相遇問題中的v-t圖像,這兩道題重點考查了考生的分析能力和運用數學分析物理問題的能力;第21題要求考生弄清楚電場中基本概念之間的聯系,根據動力學知識分析電子的運動過程,明確物理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情況,突出“電磁問題力學方法”的綜合能力的考查;25題為常見的電磁組合場問題,著重考查考生對帶電粒子常規(guī)運動的分析能力,考生要從題干中獲取有效信息,進行畫圖、推理及數學運算求解,重點考查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尤其要注意的是24題,情景常規(guī),是碰撞模型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結合,考查動量守恒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是考綱修訂后首次將3-5動量知識以解答題形式出現,為高中物理教學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 試題注重對生產生活、科技前沿的關注
物理學與生活、物理學與社會發(fā)展、物理學與技術應用等是新課改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的15題設置了對樓層高度的估測,結合實際生活,體現了物理學科的學科特點,16題以我國的“天眼”射電望遠鏡發(fā)現毫秒脈沖星為背景,將物理與科技發(fā)展相聯系,考查利用萬有引力公式求天體密度的知識,要求考生從實際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從物理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規(guī)律、各物理量的變化及相互之間的關系。命題的這一導向,有利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加強物理知識與生活、科技的聯系,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三) 淡化數學運算,注重對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
“考綱”要求考生具備五大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利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今年試卷的計算量與往年比明顯減少了,更突出了對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等物理能力的綜合考查。如計算題25題是物理傳統的壓軸題,計算量遠沒有往年大。選擇題的20、21題、實驗題22和23題的計算量也明顯較去年小。
對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明顯加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與生活和科技前沿相關的題目,15題結合實際生活,16題將物理與科技發(fā)展相聯系。二是關注實驗探究,關注知識獲取的過程,試卷中的實驗題突出考查實驗操作過程、實驗原理和方法,突出考查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過程及數據處理的理解程度。
22題考查電表改裝的知識,要求用已知內阻和量程的微安表和電阻箱改裝成一個電流表,再將其改裝成一個電壓表;23題考查用所給裝置測量滑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因數的實驗,關注了知識的獲取過程,這一命題導向提示高中物理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形成科學的價值觀。
重對物理素養(yǎng)的考查,淡化繁雜的數學運算,是今年考題的一大改變。
三、 對2019年備考復習主干知識點及建議
(一) 主干知識點
1. 共點力平衡及牛頓運動定律綜合運用;2. 拋體運動及勻速圓周運動;3. 萬有引力定律和衛(wèi)星問題;4. 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運用;5. 動量守恒定律、功能關系及能量守恒定律的運用;6. 電場力、電場強度和電勢,勻強電場中電勢差和電場強度的關系;7. 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8. 通電直導線和通電線圈周圍磁場的方向及安培力;9. 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10.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及楞次定律;11. 理想變壓器。
(二) 復習建議
1. 回歸教材,注重基本概念,構建完備的知識網絡。物理的核心素養(yǎng)體現在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中。一輪復習要回歸教材回歸基礎,在對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的復習中強化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領悟。加強板塊內的綜合,構建完備的知識網絡。回避過難、過繁的題目,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消除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畏難情緒。力學和電磁學是復習的重中之重。
2. 注重物理情景的過程分析。加強學生對物理情景分析的訓練,要求學生能根據力和運動的關系,通過邏輯分析推理,建立清晰的過程圖。有意識歸納積累常見的物理模型和題型,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3. 規(guī)范化做題和及時改錯。規(guī)范化包括學科用語、解題格式、計量單位、實驗操作等的規(guī)范化。
4. 關注生活與科技發(fā)展動態(tài)。關注國內外前沿科技的發(fā)展,是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一部分,如物理知識在“新四大發(fā)明”中的應用。關注生產生活,有意識地挖掘物理與生活的聯系,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物理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科學素養(yǎng),為明年的高考做好充分的準備。
作者簡介:
王景龍,甘肅省定西市,定西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