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香/寧夏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從教育學理論講,“教育敘事是表達人們在教育生活實踐中所獲得的教育經(jīng)驗、體驗、知識和意義的有效方式?!彼墙逃黧w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簡單地說教育敘事就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而在教師教育中,引導小學教育專業(yè)師范生在教育實習中書寫教育敘事,積累“自我經(jīng)驗”,可以對師范生從“準教師”向小學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過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于教育敘事的意義,有論者認為“教育敘事是一種將外來知識與個人經(jīng)驗性知識整合,引導教師教育意識不斷提升的有效方式。通過教育敘事,教師不僅能夠正確認識自我,重構經(jīng)驗,而且也有助于形成教、學、研合一的專業(yè)工作方式”。[1]
(1)實習生書寫教育敘事,讓理論與實踐結合,可以生成實踐智慧。小學教育專業(yè)的教育實習主要包括班主任管理、小學各學科教學和課外活動等。在教育實習中,師范生如果能在教育實踐運用中,把在高師院校學習的教育理論知識和學科教學方法技能的思考通過教育敘事記錄下來,讓理論知識和實踐體驗結合,就能進一步生成實踐智慧,比如如何和實習指導教師相處、如何管理班級、如何和小學生相處、如何開展學科教學及在學科教學中的思考和感悟等。
(2)實習生書寫教育敘事,可以積累“自我經(jīng)驗”,助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師范生的教育實習,基本上可以說是大部分師范生未來從業(yè)后專業(yè)成長的起點,在教育實習中,每一次的教育敘事就是一次總結,在總結中積累“自我經(jīng)驗”,從而助推專業(yè)發(fā)展。因為“最理想的教師發(fā)展是基于教師‘自我經(jīng)驗’的自主生長式發(fā)展,即引領教師深入、持久地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提升教師對‘自我經(jīng)驗’的敏感性,讓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系統(tǒng)梳理‘自我經(jīng)驗’,進而形成一定的操作體系,并使之成為教師個人行這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理論,進而對自己的教育教學產(chǎn)生持續(xù)而深遠的影響”。[2]
(3)實習生書寫教育敘事,可以反思專業(yè)缺失,追求教育理想。師范生在教育實習中通過書寫教育敘事,既可以記錄表達自己對教育教學的感悟和看法,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或技能缺失,比如班主任管理中的能力和視野,學科教學中的困惑和難度,進而提出更高的要求,讓自己對專業(yè)有更高的教育理想。
筆者以西部某高師院校的小學教育專業(yè)師范生為例,自2009年,擔任了小學教育專業(yè)師范生的實習指導教師以來,對實習生的學科教學實習、班主任管理和課外活動實習等情況都比較熟悉,雖然此前也曾要求實習生書寫教育敘事,只是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成果。2017年9月,帶隊2014級小學教育專業(yè)28人在3所小學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教育實習。在教育實習過程中要求實習生書寫教育敘事,在一個月時間內(nèi),實習生共書寫了51篇教育敘事,其中有的實習生堅持每天寫1篇,有的實習生一周寫1篇,還有一半的實習生1篇都沒有寫,最后經(jīng)過修改和校正,將實習生的這些教育敘事結集成《足跡》(第一輯)。發(fā)現(xiàn)有以下的特點:
(1)關注實習情況,書寫心得感悟。這一類的教育敘事有三分之二多,主要是實習生對每天教育教學生活點滴進行敘事書寫,包括對實習學校見聞的敘述,也有自己對實習生活的感悟心得,比如李槿的《在鍛煉中成長》、蔣鴻珍的《每天都有收獲》、龐自紅的《累并快樂著》、李小蘭的《極限挑戰(zhàn)》等。
(2)運用教育理論,剖析教育問題。這一類的教育敘事所占的比例較上面少,主要是實習生在教育實習中遇到一些教育問題的思考,由于實習生剛進入實習基地,先從熟悉小學生開始,尤其班主任管理方面的,將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理解運用所學過的理論進行闡釋,以教育敘事的形式表達自己樸素的觀點。比如蔣鴻珍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馬學琴的《習慣的重要性》、閆雪榮的《愛是教育事業(yè)的基石》、李槿的《嚴師出高徒》、王麗蓉的《教育要把握好尺度》等。
(3)記錄教學點滴,總結教學收獲。這方面是關于學科教育教學方面的教育敘事,如楊紅的《與孩子們相處的日子》、李槿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等。
當然,不管是每天能寫一篇教育敘事的學生,還是每周寫一篇教育敘事的學生,都是值得肯定和表揚的。針對這種情況,筆者通過調(diào)研和訪談,那么還有一半多的實習生沒有參與進來的原因是什么呢?
(1)時間因素。在實習的28名實習生中,其中有11名同學在十四小實習,十四較十小和七小離在市區(qū)的周邊,距離學校較遠,只有一路公交,還往往不守時,實習生的生活受到影響,讓實習生在辛苦奔波中熟悉實習生活,在快節(jié)奏的體驗中接受實習生活,每天聽課、批改作業(yè)、熟悉和管理小學生、備課,根本沒有時間靜下心來書寫教育敘事。
(2)心理因素。在十小實習的一少部分實習生沒有進行教育敘事書寫的主要原因是:懶于寫,有這樣心理的學生由于態(tài)度影響了行動。極少部分實習生還有一個原因是認識偏差,主要表現(xiàn)為要么從心理上拒絕寫教育敘事,他們認為這是給指導教師寫的,而忽視了教育敘事對他本人的專業(yè)發(fā)展的作用。
基于教育敘事的書寫現(xiàn)狀和原因分析,那么在師范生的教育實習中如何開展教育敘事,從實踐層面可以進一步做一些探討和嘗試。
(1)針對專業(yè)特點,對師范實習生書寫教育敘事提出彈性要求。目前師范生在教育實習時都要填寫《實習手冊》,《實習手冊》包括10份“聽課記錄”、6份“教案”、教育管理實習工作報告、教育實習課外活動工作報告、教育(社會)調(diào)查實習報告等,唯獨沒有對教育敘事提出明確要求。因此鑒于教育敘事在師范生的專業(yè)發(fā)展中的價值,那么要求以彈性的形式提出,讓實習生針對個人情況在實習期間選擇書寫5——10篇各類教育敘事,題材多元,題目開放,對于師范生未來的專業(yè)發(fā)展會有重要的意義。
(2)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師范實習生對教育敘事有正確的認識。在教育實習中實習指導教師可以通過QQ群、微信公眾號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鏈接推薦教育敘事方面的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相關研究文章和教育類書籍,從而激發(fā)和鼓勵師范生的專業(yè)熱情,讓師范生在學習中了解,在了解中接受,在接受中實踐,讓教育敘事真正地在促進師范生的專業(yè)發(fā)展方面起到應用的作用。
(3)運用多樣化的表達方式,指導師范實習生正確書寫教育敘事。指導師范生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鏈接分享名師教育敘事,激勵師范實習生煥發(fā)教育熱情和專業(yè)思考,指導他們書寫教育敘事表達教育感悟和心得體會,用QQ、微信公眾號、美篇和簡書等多樣化的表達方式,來書寫他們對教育的心聲和實習生活的體會。
(4)充分引導實習生通過教育敘事進行分享交流。在教育實習中,教育實習指導教師可以引導實習生書寫教育敘事,可包括幫助選擇話題范圍,指導書寫的表達方式,要求書寫的質量水平,最后可以將教育敘事編輯成冊供交流分享,也可以定期組織教研活動交流討論,還可以通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傳播交流,讓實習生通過教育敘事交流和解決教育教學的思考和困惑,真正地讓實習生們在教育敘事后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提升。
在教師教育中,教育敘事在師范生的教育實習中的確能起到應有的客觀作用。正如有論者說:“教育敘事讓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講述那些或隱或顯地蘊涵著教育意義的故事,體驗教師教育文化,生成并豐富我們的教育生活經(jīng)驗,增長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品格。”[4]當然,在教師教育的征程中,教育敘事的實踐和規(guī)范還需要繼續(xù)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