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科大學
隨著我國逐步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大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需求與趨勢也逐步突顯出來。普遍來說,高校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主要通過學生社團或學生會組織參與高校管理、成立學生申訴委員會、設立校長接待日或部門負責人接待日、通過學生評教參與教學管理等[1]?!皩W生校長助理”的創(chuàng)建的想法早在1997年就被提出[2],近十年來呈顯著發(fā)展趨勢,是近階段被廣泛推廣的一種民主管理方式,高校通過聘任學生校長助理,搭建學校領導與廣大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梁,推進校園民主管理和現(xiàn)代大學制度建設。隨著學生校長助理制度逐漸在全國各地高校設立,其工作模式也日趨成熟。
完備的工作制度是保障學生校長助理較好地展開工作的基礎,高校學生校長助理的職能履行,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體系保駕護航??傮w來看,各高校的學生校長助理的基本職能可歸納為收集、反饋學生對的意見、建議,反映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列席學校相關會議等重要活動,針對學生所反映的問題開展系列調研,接受校長交辦、布置的其他工作,參與相關管理制度的調研等。不同高校會因校情和各自需求差異在上述項目中包含內容各不相同。與此同時,高校學生校長助理團一般還會設置例會、校長座談會等基本活動以確保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學生校長助理的主要工作內容要求其暢通學生與學校領導交流的渠道,更直接高效地解決問題,故通過有效手段建立切實有效的問題收集和反饋機制是十分必要的。隨著新媒體應用的不斷普及,高校學生校長助理工作的普及度日益增加。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
1、微信公眾號
此法具有較好的宣傳、收集和反饋功能,是當前被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新媒體手段,可以較好地與學生校長助理的工作目標相匹配。值得注意的是,維持較高的關注度和普及度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因而引進更多豐富有趣的版塊也是不容忽視的。
2、公共郵箱
相較于公眾號高效的宣傳效果,郵箱則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私密度,也能進一步完善問題收集功能。不同于校長信箱,學生校長助理公共郵箱的職能范圍更小,面向群體也更加專一。
各色的新媒體平臺使得學生校長助理在問題收集、解決反饋等方面與學生群體聯(lián)系更加緊密,使得“問題從學生中來,反饋到學生中去”的進一步深化成為可能,是讓學生校長助理制度與時俱進的重要手段。
各高校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嘗試與創(chuàng)新,并發(fā)展出一些特色活動,以使得學生校長助理制度在各校發(fā)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更加深入人心。
這是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的學生校長助理模式采用的特色活動形式。通過此形式,學生有機會近距離與學校領導接觸并且在氣氛更加溫馨自在的就餐氛圍中,圍繞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與校長進行交流討論。在此情況下,學生校長助理既可作為參與者,又可作為活動組織者兼傾聽者更加有效地收集問題。
以華東師范大學、中國醫(yī)科大學為代表的高校設立了專屬的學生校長助理辦公室,學生校長助理在工作上加以分工,確定相應的輪值主席,以此增加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以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為代表的部分高校的學生校長助理團開展了“校長薦書”活動,拉近學生與校長間的距離,豐富學生校長助理活動開展,達到學校管理層期望與學生更加親近的目標。
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建設需要營造師生積極參與構建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氛圍,并搭建師生共同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多元平臺。學生校長助理制度是現(xiàn)代高校發(fā)展民主管理的必然選擇,是高校增強學生群體主人翁意識、提升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舉措,在現(xiàn)代大學制度建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學生校長助理通過在高校事務管理工作中的實踐成長,提高了綜合素質和各項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樹立了管理服務的意識和宗旨,樹立了良好的依法行政和民主管理的意識,為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高校民主管理工作貢獻力量。學生校長助理制度將有助于高校現(xiàn)代大學民主管理體制的建設;思考其成效與不足,將有助于進一步完善其工作效果,提高學生“主人翁”意識,助力高校民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