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省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zhèn)中心校
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從宏觀而言,閱讀和寫作一樣是沒有“定法”的;但從微觀來講,學生閱讀課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樣,又確實有“法”可依。下面就優(yōu)化方法,提高能力,結(jié)合教學的實踐談談幾點意見。
興趣是一種積極而活躍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種積極的認知心理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陂喿x教學中,學生對閱讀對象是否感興趣,直接決定著學生的閱讀動機與學習,直接關系到學生閱讀活動的開展,關系到閱讀教學的成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以興趣為先導,要加強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起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與強烈的閱讀動機。這樣學生才能充分調(diào)動知識儲備與生活閱歷,才能形成更多富有個性化的見解。針對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在閱讀教學中我引入故事、游戲、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與趣味性。更能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特點,使學生對文本產(chǎn)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視聽結(jié)合的特點,向?qū)W生形象、直觀地播放能夠展現(xiàn)桂林山水秀麗風光的各種圖片、圖像與視頻資料,并配以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從而將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優(yōu)美情境中。學生如同身臨其境,置身其中,感受著桂林山水風光的秀麗與優(yōu)美。這比起枯燥的講解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學生的關注,使學生對文本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欲望,進而在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驅(qū)動下主動而積極地展開閱讀活動。學生有了閱讀的激情與動力,更能夠突破文字的限制,產(chǎn)生更多的個性化見解。從而為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學生明確了訓練目標,思維就會活躍起來,就有了閱讀的積極性,就會主動地閱讀。提出要求的作用還在于促使學生聯(lián)系講讀上剛剛學到的知識,主動地用來學習新課文,鍛煉閱讀能力。因此,教師提出的要求必須明確,圍繞重點,還要注意量和度。在一般情況下,可以課后思考為依據(jù),因為這些題目是緊扣重點訓練項目和課文的重點、難點設計的。
學到新的知識,有了新的體會,畢竟是初步的練習運用,學生必定還有自己解決不了或者解決不好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組織交流、檢查指導。在學習講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可能對重點訓練項目的印象并不太深刻,現(xiàn)在拿來運用,會顯得比較生疏,這就要求教師加強指導,甚至需要引導學生回憶一下講讀課文的教學,明確訓練重點。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閱讀可以較快地提高閱讀水平,減少盲目性,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潛移默化地積累學習方法、領悟?qū)W習規(guī)律,以閱讀促寫作,以寫作促理解,全面提高語文學習,使字、詞、句、段、篇、章融為一體,做到讀有作用、用有所長。
要求學生在最短時間內(nèi)了解文章大概意思、主要人物,這就要求提高速度,要想提高速度就要學會瀏覽、跳讀等技能。學生閱讀時經(jīng)常停頓必然影響閱讀速度,這就要求老師要加強閱讀指導,使學生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掌握更多的知識,逐步提高閱讀的速度以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細讀就不必讀得太多,只要在第一步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選取出有用的或有興趣的文段來讀,逐字逐句地分析。其意義在于練習選取有用的部分,可訓練圍繞中心組織材料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要激發(fā)學生興趣,如果沒有興趣就不能調(diào)動積極性,就不能深入到作者的內(nèi)心深處。
即對文章進行“全面理解,綜合分析”,理清文章的脈絡,抓住主線,身臨其境地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分析作者的寫作方法,總結(jié)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加以練習,最后形成對文章的最終評價。由于建立的第二步的基礎上,這次的認識程度將比第一次深刻得多。然后再總結(jié)閱讀心得,通過心得積累經(jīng)驗,逐步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1)多讀。每篇課文都要先叫學生回家預習,讓學生能大體知道課文講什么。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把不太通順的句子多讀幾遍。每篇課文都會有生字,待學生自主學習后,同桌互相糾正,這樣,學生的讀書水平就可以大幅提高。
(2)多說。精讀課文則是與文本的對話,要讓學生說出自己對課文的了解。盡量多讓學生說,這樣老師就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理解文本的程度,從而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每次課文都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孩子們的理解能力也會逐漸有所提高。
(3)多寫。教完生字后,要讓學生描紅生字,并且把難寫、易錯的字多寫幾遍。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指導書寫。
教師在上語文閱讀課時,要具體到一個班,學生的情況很不一樣,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區(qū)別對待。要注意不要把閱讀課上成講讀課,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從實際出發(fā),適當要求學生,不能操之過急。這樣,全班的每個學生既不會失去信心,也不會自滿松懈,都能夠情緒飽滿地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自覺主動地閱讀,在各自已有的基礎上不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