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雷宇/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
新疆“民考民”預科生,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特殊層次---民族預科教育學生,他們的漢語基礎差,預科學習開始時,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為“零起點”,英語水平處于初級階段。
全國有近百個民族預科基地或預科點,2014年前,新疆大學等七所全疆高校都有預科基地,每年接收大量的普通預科生。目前,疆內設立預科基地,承擔預科生教學工作的本科院校,只有新疆大學和新疆師范大學,??圃盒V挥行陆叩葘?茖W校。因本課題研究對象主要為本科生的預科生英語教學,所以本文著重研究了比較有代表性的新疆大學預科生班英語教學現(xiàn)狀和困難。
新疆大學承擔預科生班英語教學的歷史由來已久,但自2014 年起,招收的學生規(guī)模逐漸增大。先有7個兩年制的民考民預科班,近300 個學生,此后沒有兩年制預科生,2015 年招收了5 個雙語班,200 名學生,2016 年 25 個班,1000名學生,2017年26 個班,1080名學生。2016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計劃表”中,明確列出了“新疆協(xié)作計劃”的人數(shù),招生為國家指令性計劃,各主管部門要統(tǒng)籌招生計劃,增量安排和存量調整,指導學校予以優(yōu)先保障,納入學校招生總計劃。各普通高等學校要從國家戰(zhàn)略出發(f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方式加大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人才力度,為推進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新疆大學率先響應國家號召,每年招收1000名左右預科生班學生。
隨著預科生數(shù)量的不斷上漲,新疆大學預科學院應運而生,管理所有預科班的教學和行政工作。雖然學生有民考民和雙語生的區(qū)別,但囿于建立之初專業(yè)、師資、管理、運行等各項因素的制約,學生入學后未進行英語水平的測試,只是將學生在其考生類別基礎上(2017年之后學生為雙語生或民考漢),依照學生高考時的英語參考分數(shù),進行文科和理科快慢班的劃分。
預科生班的生源數(shù)量大,質量參差不齊,而與之相對應的師資和教學管理完全不能夠匹配或滿足其教學的需求,雖然新疆大學成立了預科學院對新疆協(xié)作培養(yǎng)的預科生進行統(tǒng)一、集中管理但還是存在著以下的英語教學困難:
(1)教學管理。預科學院的設立從行政職能上滿足了對預科生的統(tǒng)一管理,但因僅局限于行政教輔人員,而沒有外語教學管理的專業(yè)人員,在做很多教學工作方面的溝通時,很難得到滿意的回復和支持。
(2)師資配備。因預科學院沒有英語教學師資,經(jīng)學校安排,將此項英語教學任務,完全交給外國語學院公共外語一系承擔。但公共外語一系每學期在崗教師只有60名左右,要承擔全校(校本部、南校區(qū)、北校區(qū))所有大學英語教學,再加上1000名預科生的英語教學,近300個班,實在是不堪重負。
(3)使用教材。因完成一年的預科英語學習之后,學生要參加全國統(tǒng)一的會考,所以學生使用的教材,是由國家統(tǒng)一指定的??彀嗍褂玫氖侨嗣癯霭嫔绲摹队⒄Z》,慢班使用的是同一出版社的《大學基礎英語》。 這兩本教材雖然統(tǒng)一使用的年限較長,且有著配套的練習冊和閱讀手冊,但是教材本身的編寫并不是十分的合理,也沒有配套的參考書,課后的習題有些答案也有爭議,教師和學生在使用的過程中,都認為教材的公信力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至少得有修訂版的教材,能更正其中出現(xiàn)的明顯且典型的錯誤。
(4)學生動機。因為大部分學生高考的英語成績只是一個參考分,在中學基本沒有正規(guī)的學習過英語,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卻要在一年的時間內讓他們完成規(guī)定教材任務的學習,還要參加相應的全國會考,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再加上新疆大學對這些學生只有一年的托管,所以,學生對英語學習基本上沒有什么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1)教學管理。學校依照教育部的相關規(guī)定,為了使接收的預科生順利完成預科階段的基礎課學習,建立了行政機構較完備的預科學院,保證各項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
預科學院的行政教輔人員配備齊全,但與承擔課程的各學院教師,出現(xiàn)教學和管理分家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問題任課教師找自己所在學院鞭長莫及,找預科學院又需本學院相關領導出面協(xié)調溝通,最后的結果可能會耗時很久還沒有一個較為滿意的解決方案,甚或是不了了之。
學生剛從高考的強壓狀態(tài)下脫離出來。預科的學習生活首先是沒有學校層面的約束機制,讓他們明白這段時間的學習,對其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是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其的管理和約束有限;最后是學生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認識不到位。因為在這里的學習狀態(tài)和成績,對他們今后的大學生活并沒有什么影響,過與不過一年之后他們都能進入自己填報的各大高校。
(2)師資配備。每年新疆大學協(xié)助培養(yǎng)的預科生有1000人,其中快班20個,慢班5個,快班一個班的周課時(6節(jié)),相當于大學英語一個班周課時的兩倍,慢班一個班的周課時(8節(jié)),相當于基礎英語一個班周課時的兩倍,每學期要有10-12名的公共外語一系教師承擔預科教學任務,而剩下的50名教師要承擔大學英語和基礎英語近270個班級的教學任務,嚴重增加了工作量。
(3)教材使用。指定使用的教材,編寫體例和內容陳舊,且沒有配套的參考書,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很難和學生產(chǎn)生互動,都是教師獨自在上面開展各項教學活動,課后的習題和課文內容的講解重難點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性,再加上沒有標準答案,使用起來非常的不方便。
(4)學生動機。因為剛走出高中校園,對大學生活的期待和憧憬,與預科階段的學習相去甚遠,加之沒有相應的制度、規(guī)范對其進行約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很消極被動,最基本的狀態(tài)就是能保證按時來上課,對英語的學習沒有什么更高的目標和要求,甚至對會考是否能通過,都不是很在意。
綜上所述,新疆大學預科生英語教學的主要困難來源于:教學管理、師資配備、教材使用和學習動機四個層面。因學生的學籍管理不在新疆大學,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幾乎沒有約束和制約;師資配備不全,加之對大班且參差不齊的學生開展教學很難,尤其是最初的入門階段,好學生感覺沒有學到東西,而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無論上什么內容都覺得很難,希望老師簡單到基本上講字母是最好;使用教材從內容到結構,都無法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再加之,與最后會考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異。教師也覺得使用起來費勁,教學體系不明確,沒有教學參考書,配套的教輔材料相關性不大,沒有正確答案,增加了備課量,還會出現(xiàn)較有爭議的答案,讓學生對教師和答案均產(chǎn)生質疑;學生因為剛從中學進入到大學還比較懵懂,讓他們學習重要的基礎文化課,和大學的專業(yè)沒有太多的關系,就不會有很強的學習動機,因而,也難有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和較好的學習效果。針對目前的種種現(xiàn)狀,還是應當由自上而下的引導再加上自下而上的配合,讓預科生生的英語學習行之有效,且能受益終生,真正做好大學前的過渡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