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友貴
江蘇省泰州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兒科,江蘇泰州 225300
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又稱為原發(fā)性非典型肺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1]。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頑固性劇烈咳嗽、啰音、胸痛、頭痛等肺部炎癥的出現(xiàn),是兒童時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支原體肺炎可引起扁桃體炎、肺炎、毛細支氣管炎、氣管炎等。通常幼兒多患上呼吸道感染,學齡兒患肺炎的發(fā)病率較高,嚴重者可導致死亡[2]。為此,對該院2016月1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2例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并回顧性分析在該院收治的102例支原體肺炎患兒臨床資料。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家屬知情同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為51例,其中治療組男患兒24例,女患兒27例,年齡6個月~12歲,平均(4.25±1.21)歲;病程 3~7 d,平均(4.12±1.2)d;體重 6~30 kg,平均(8.21±2.1)kg;對照組男患兒 26 例,女患兒25 例,年齡 6 個月~14 歲,平均(4.28±2.5);病程 5~10 d,平均(5.14±1.5)d;體重 8~35 kg,平均(10.13±1.5)kg;兩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采取紅霉素藥物治療。對該組患兒均給予止咳、平喘、退熱、常規(guī)吸氧等治療,并給予患兒紅霉素(國藥準字 H36020774)10 mg/(kg·d),2 次/d。 連續(xù)使用5 d后,停用4 d,然后以靜點量再口服使用3 d后停藥。
1.2.2 治療組 采取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 (國藥準字H20051466)序貫療法。 紅霉素 30 mg/(kg·d),分兩次服用,間隔12 h后將其加入濃度為5%葡萄糖溶液將其稀釋成1 mg/mL,靜點1~2 h,連續(xù)使用3 d后,序貫使用阿奇霉素,10 mg/(kg·d),將其加入濃度為 5%葡萄糖溶液將其稀釋成1 mg/ml,靜點1~2 h,連續(xù)使用5 d后,停用4 d,然后以靜點量再口服使用3 d。
對兩組患兒治療前均抽取靜脈血,采用散射比濁法進行檢測并觀察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的指標情況。
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恢復正?;蛳?,經(jīng)X線片復查肺部陰影明顯消失,則判斷為有效;患兒體征及癥狀均有所改善,經(jīng)X線復查肺部陰影有所減少,則判定為好轉(zhuǎn);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無任何改善或加重,X線檢查肺部陰影無改善,則判定為無效[3]。
應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n(%)]表示,進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例(9.8%)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治療組治療后免疫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比較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的治療前/后的免疫功能情況[(±s),g/L]
表2 比較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的治療前/后的免疫功能情況[(±s),g/L]
組別IgA治療前 治療后IgG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n=51)對照組(n=51)t值P值0.96±0.16 0.97±0.14 0.41>0.05 0.72±0.66 0.87±0.31 4.24<0.05 1.95±0.22 1.96±0.20 0.41>0.05 1.52±0.41 1.66±0.26 4.37<0.05 11.05±1.78 11.04±1.81 0.18>0.05 7.35±3.55 8.60±2.33 5.89<0.05
治療組臨床有效率96.0%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8,P<0.05)。 見表 3。
表3 比較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治療效果
支原體肺炎是支原體感染引發(fā)的一種肺部急性炎癥,好發(fā)于兒童及青少年階段[4]。臨床初期表現(xiàn)可出現(xiàn)一些感冒樣癥狀,伴有咳嗽,厭食、頭痛,尤其是陣發(fā)性連續(xù)干咳,同時出現(xiàn)少量痰液,部分患兒伴隨發(fā)熱癥狀,體溫常在39℃左右,嚴重困擾了家長以及患兒的身心健康[5]。
目前,臨床上治療支原體肺炎的藥物有大環(huán)內(nèi)酯類、紅霉素、阿奇霉素等藥物,針對該次研究對該院患兒采取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中,獲得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使用紅霉素類藥物[6]。紅霉素是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抗生素藥物,主要應用于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體炎、猩紅熱、肺炎鏈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紅霉素濃度高時會分離除心肌細胞中的鹽分,延長兩次心跳的間隔時間,致使有可能引發(fā)存在致命危險的心律異常。阿奇霉素是常用的抗感染類藥物,是大環(huán)內(nèi)酯抗生素的首選,對于治療呼吸道感染效果最佳,可治療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兒童的呼吸道感染。阿奇霉素與紅霉素在抗菌激勵上具有共同性,均通過與細菌細胞中核糖體50S亞基結合,導致阻礙了細菌轉(zhuǎn)肽過程,抑制依賴于RNA的蛋白質(zhì)的合成而達到抗菌作用。優(yōu)于結構上的改變,阿奇霉素比紅霉素具有廣泛的抗菌譜,不但可抑制多種革蘭陽性球菌、支原體、衣原體及嗜肺軍團菌,同時還可對流感嗜血桿菌具體良好的抗菌活性,添補了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對嗜血桿菌作用差的不足。同時對流感嗜血桿菌的作用強度比紅霉素高出5~8倍,對淋球菌、卡地莫拉菌等的抗菌作用是紅霉素2~4倍,同時對大腸桿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7]。
該次研究結果治療組有效率96.07%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9.80%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組治療后 IgA(0.72±0.66)、IgM(1.52±0.41)、IgG (7.35±3.55)g/L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與趙德淵等人[8]研究中聯(lián)合治療組有效率97.0%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50%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組治療后IgA(0.71±0.62)、IgM (1.51±0.42)、IgG (7.42±3.25)g/L 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結果一致。由此說明,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同時可減少家長困擾及患兒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獲得臨床效果佳。
綜上所述,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對支原體肺炎患兒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指標以及降低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獲得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