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的黃昏
蒸騰的水汽像魔法師
將眼前的事物全都遮蓋
只有霓虹燈紅黃藍白地變幻
整條江就妖嬈起來
可我看不見曾經(jīng)的草叢中
螢火蟲安靜地飛翔
那一點一點小小的光亮
讓我看到過對岸的幻想
如今,我站在岸邊
看不見頭上的天空和對岸
我只是靜靜地
懷念曾經(jīng)有過的純情
到麗水去看藍天
花不開,我們就坐著等
用一杯茶的功夫,或者一個季節(jié)
天不藍,我們就逃出城市
逃到很遠很遠的麗水
那里有美麗的水
更有美麗的山
那里,星星會眨眼
白云在藍天上裸奔
蓮花美得像貴妃醉酒
我也醉了
與林中的蟲子一起
躺在山坡上,享受清風明月
不愿回家
三白潭
一白 二白 三白
像呼鄰家姐妹的芳名
柳絲云鬢 桃花笑靨
在春風里燦爛
那穿黃雨靴的白鷺
在水面上飛行
它收斂羽毛的姿勢
像折疊一把傘或扇子
身披藍雨衣的人
在古詩里垂釣
魚兒愛來不來
只為了一份心情
三白潭有無限的誘惑
云彩淹沒在水的懷里
而我卻站在岸邊 看
蝴蝶和花兒調(diào)情
記住鄉(xiāng)愁
記得村口的老樟樹
還有繞村而流的那條溪
溪里的石斑魚五彩繽紛
而上山的小道,在轉(zhuǎn)彎處消失
老屋的門樓已倒坍
石井沿被井繩勒出溝壑
老屋有井,才會離鄉(xiāng)背井
離鄉(xiāng)的人還會回望故鄉(xiāng)?
菜園沒了,鄉(xiāng)村空了
在通往城市的道路上
拔草的農(nóng)婦像麻雀群
在公園的草地上覓食
鄉(xiāng)村空了是什么概念?
是土地不再長莊稼
是老屋被瘋長的植物掩埋
是兒子聽不懂母親的鄉(xiāng)音
余光中一枚小小的郵票
寄出過多少人的鄉(xiāng)愁
這枚郵票早已藏進集郵冊
信息時代誰還會貼郵票?
鄉(xiāng)愁是一張單程車票
回不去的腳步只在夢中徘徊
但我們可以記住鄉(xiāng)愁
像草木一樣記住土地的味道
洛城:十里香樟
一百零八棵古樟的隊列
讓人肅然起敬
它們身披綠葉的鎧甲
幾百年來忠實地守護著家園
誰都好奇于它們的存在
一百零八,似乎是英雄的數(shù)字
英雄都有不平凡的履歷
但英雄也不必問出處
多少書中的歷史
只是歷史本身的邊角料
不用問香樟經(jīng)歷了什么?
歲月都刻在體內(nèi)的年輪里呢
香樟的葉子
春天落下,春天又長起
撫河里的水
流過來,又流過去
已經(jīng)是深秋了
銀杏葉發(fā)出金屬的脆響
田野里的稻子停止了灌漿
沉甸甸鋪展著金子的顏色
時光安靜。一百零八棵古樟
在時光里 安靜
我的紅毛衣如火苗
溶解于十里長的深綠
碗之歌
——訪蒼南碗窰村有感
所有的生命都來自泥土
樹的身體,花的笑容,草的芳香
就連我們——這世界的主人
也是上帝用泥土捏出的男女
我熟悉與認同這一切
就像從來不懷疑生命都有種子
但從來沒想過我手中的碗
竟然也有與我一樣的起源
看著制碗人手里的濕粘土
在地球一樣的旋轉(zhuǎn)中
一個小小的嬰兒逐漸成型
然后滿手羊水似的小心捧出
這就是碗的誕生初始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
人和碗竟然有同樣的命運
那也會有同樣的結(jié)局
嬰兒似的泥碗是羸弱的
它必須經(jīng)過火的煉獄
而我呢?最初的開始
肯定也像一只小小的泥碗
生活本來就是一座龍窯
這是多么艱難的過程
從地獄到天堂
只能依賴自己的力量
真金不怕火煉
難道泥土也不怕火煉?
我聽不到泥碗在火中的哭聲
抑或與火一起歌唱?
但我知道人類的修煉
疾病、戰(zhàn)爭、饑餓、痛苦
還有自身無窮的欲望
像黑夜呑沒了自己
女人要自重
才能守住自己的美麗
男人要自律
才能擔起自己的責任
幾十年的生活經(jīng)歷中
誰都有過被石頭碰裂的危險
但你必須有一個信念
哪怕明天只有一天,仍要有希望
當你相信黑暗隧道盡頭
一定有你喜愛的金光菊
你就不會碎裂
不會被任何邪火焚毀
泥碗就是這樣活下來的
它們出窯時的光芒
比鏡子還要明亮
這是泥變瓷的涅槃
這是多么的幸運與幸福
無論遭受了怎樣的不幸
我與泥碗都忘記了疼痛
云淡風清 心境平和
涅槃的境界多么美好
世界因而有了更多感恩
我們每個人都小心地捧著碗
因為它要盛裝人一生的食物
江心嶼
大鯨魚,遠洋輪
用通俗簡單的比喻
我可以脫口而出,但難的是
水在流,你不動
時間在走,你不動
你不動,樹在長大
你不變,風景在變
所有的事物在變
猶如變色龍
不知疲倦地翻身
東塔和西塔
已經(jīng)對視了一千年
像一對鐘情的男女
在潮漲潮落中
站成奇跡
江心寺的黃墻上
有多少詩人抒寫過情懷
王十朋的千古謎對
讓云和潮在后人的口中
重復一字多音義的魅力
塔長出了青苔
歷史也長出了青苔
而你定格在江流中
永遠不會駛回港口
朝夕晨暮 花開花落
你堅定的樣子好像在說
生命有時就需要堅持
而我,正缺乏這份定力
在事物與事物之間
總是彷徨徘徊
黃昏里
云像白孔雀在開屏
深秋的芙蓉讓我想起煙花綻放
晚霞對大海敞開著心扉
夕陽西沉 歸鳥倦飛
而我已收拾好心情
正在折疊衣衫合上書本
從謝公亭出發(fā)
我要沿著謝靈運走過的山水
去尋找自己的詩句
我站在半屏山上
我站在半屏山上
山風不識我
風吹我如吹一件薄衣衫
它不是欺負我
它吹白云更狂野
白云像幻影在逃竄
懸崖——赤色的象群
似乎從遙遠的地方狂奔而來
浪的喊聲凝固在腳下
那氣勢,大海即是戰(zhàn)場
太陽揮舞著霞光的旗幟
此刻,我成了威武的統(tǒng)帥
視線遼闊、明凈,無遮無攔
我用盡力氣登上山頂
就是為能站得高太得遠
鳥的翅膀在黃昏中發(fā)亮
極目遠處,一條弧線隔開了天和海
卻看不到紅葉蝴蝶樣翻飛
那邊是什么地方?
灘涂如鏡,如耕耘著的土地
那邊,也有一座半屏山
在時空里隔海相望
誰已備好了馬鞍
欲踏浪而來?
一座山的悲哀莫過于劈成兩半
我將以怎樣的姿勢迎接?
詩人簡介:樓奕林,1948年生,浙江蕭山人。1977年畢業(yè)于杭州大學中文系。歷任《東?!冯s志詩歌編輯,《江南》雜志詩歌、散文編輯,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歷任六屆浙江省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和省詩創(chuàng)會副主任。1977年開始詩歌散文創(chuàng)作,在全國的報章雜志上發(fā)表過大量詩作、散文,有的被翻譯成英、法文對外介紹。著有詩集《野鴿子》《荊棘鳥》,散文集《水之緣》《螢火河》《人文浙江》等,作品多次獲省優(yōu)秀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