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南聯(lián)大在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所實行的“教授治?!敝贫仍诤艽蟪潭壬蠀f(xié)調了學術與行政權力之間的矛盾,讓教授們成為大學的真正管理者,遵循了學術至上、教授為本的管理理念。這一模式,促進了西南聯(lián)大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大批高素質人才。當前,國內高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需要以此為借鑒,樹立學術至上的理念,賦予教授更多參與學校教務管理的權利,真正實現(xiàn)“教授治?!?。
關鍵詞:西南聯(lián)大;教授治校;民主自治
一、西南聯(lián)大“教授治?!彼枷氲男纬?/p>
(一)蔡元培在北大首倡并實踐“教授治?!彼枷?/p>
蔡元早年留學德國,他看到了國外大學在實行“教授治?!敝贫确矫娴某晒χ?,心里感慨良多。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蔡元培帶著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回到國內。他被聘為教育部長,這為蔡元培實現(xiàn)自己的教育思想提供了可能。1月,由他主持制定的《大學令》公布,其中第十七條規(guī)定了評議會的審議事項:“一,各科之設置及終止。二,講座之種類。三,大學內部規(guī)則。四,審查大學院生成績及請授學位之合格與否。五,教育總長及大學校長咨詢事件?!盵1](P58)
1917年蔡元培借鑒國外大學機構運行機制并結合我國實際,成立了由他牽頭的評議會。評議會是當時北大的最高領導機構,評議員由校長和各個院系領導兼任。評議會在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學科建設、人事組織安排等方面發(fā)揮非常大的作用。
1919年3月北大實施教務處組織法,并成立了教務處。12月,又審議通過了內部組織試行章程,建立了其他機構:“1.行政會議,作為全校最高行政機構和執(zhí)行機關,負責實施評議會的決議;2.教務會議和教務處,統(tǒng)一領導全校的教學工作。3.總務處,主管全校的人事、事務工作?!盵2](P98)
(二)梅貽琦繼承并發(fā)展了蔡元培的“教授治校”思想
梅貽琦在吳士脫理工大學學習期間,被學校所實行的“教授治?!敝贫人?,這為他后來在清華推行“教授治?!敝贫鹊於怂枷牖A。蔡元培在北大任職期間所實行的“教授治?!睂γ焚O琦有很大的啟發(fā)。梅貽琦從中吸取精華,豐富并發(fā)展了“教授治校”的內涵,提出了他的大學設想和“大師論”。
梅貽琦認為大學應該是培養(yǎng)國家建設人才、學術自由發(fā)展的地方,這就是他的大學設想。同時,他也非常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對此,他提出了影響后世的“大師論”。他提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盵3](P24)這一論斷,對大學本質從“教授治?!钡慕嵌茸隽艘粋€深層的定義,因此“教授治?!钡睦砟顚η迦A的發(fā)展影響很大。
梅貽琦在清華所做的“教授治?!背醮螄L試,為日后在西南聯(lián)大的成熟發(fā)展做了鋪墊,清華大學也因實施了“教授治?!敝贫榷兊母痈挥信畈鷻C。
二、抗戰(zhàn)時期西南聯(lián)大“教授治校”制度的內容及其實踐
(一)“教授治?!敝贫葘嵤┑脑瓌t
1.教授治校,校務公開
教授會成員由教授組成,其職權在于參與校務討論、提出批評意見、開展調研活動,為學校高層進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jù)。教授會在學校的行政管理、教學工作等方面都產生了促進作用,從而把“教授治校”原則落到實處。
校務公開是西南聯(lián)大在實施“教授治?!敝贫戎凶顬橹匾囊粋€內容。一切有關學校的大政方針、教學科研等重大事項以及涉及全校師生自身利益的重大決策經常委會和校務會議、教授會、教務處、訓導處、總務處商議后公布于眾。學校大力推進校務公開,使一切重大事項決策的信息透明,從而讓教授們擁有更多治校自主權。
2.民主管理
西南聯(lián)大實行的是校、院、系的管理體系。主要機構有常委會、校務會、教授會,常委會是核心,主要負責制定學校的教育方針、政策。課程編排、教師聘用、學生考核則由學院下的各系自行決定,這充分體現(xiàn)了民主管理的原則?!懊焚O琦在主持西南聯(lián)大校務工作的八年期間,遇到重大事情總是與另外兩位常委商討,并倚重學校各級機構共同協(xié)助解決問題,讓教授們共同管理學校?!盵4](P82)
其他機構的主要負責人也是從教授們當中通過民主選舉而產生的?!斑@種上下疏通的三級教學管理體制,有效保障了學校教學管理人員和其他組織人員相互協(xié)作、相互支持、共同發(fā)揮效能的良性循環(huán)、使之協(xié)調有序、穩(wěn)定的發(fā)展和進步?!盵5](P9)
(二)“教授治?!敝贫鹊臋C構設置
1.管理機構
常委會是最高的領導機構,學校的重大事項都須由它做決定?!俺N瘯恐芘e行一次,研究討論學校各項重大工作,諸如人事安排、經費支配、多種專門委員會的設立或撤銷、處分學生等等。常委會作出決議后,由各部門貫徹執(zhí)行。”[4](P37)
校務會執(zhí)行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捌渎殭酁閷W校的預算和決算的審議,學系的設立和廢止,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頒行,建筑及重要設備的添置,討論改進校務,討論常委會交議的事項?!盵4](P37)
教授會是對常委會、校務會的有益補充,有參與討論的權利并對發(fā)生的情況提出意見?!捌渲饕殭嗍牵郝犎〕N瘯飨瘓蟾婀ぷ?,討論學校的重大問題,向常務委員會或校務會議提出建議,或討論他們交議的事項,選舉參加校務會議的代表?!盵4](P37)
2.行政機構
總務處、教務處、訓導處是西南聯(lián)大常設的行政機構,三者職權清晰、分工明確,從而有效的提高了行政效率。
總務處負責學校有關后勤、人事調配等事項,從物質生活上給老師和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支持。
教務處負責全校的教學工作,比如課表的編排、教學質量的抽查、考務工作、學生檔案等,與現(xiàn)在大學教導處相類似。
訓導處前身為建設處,后來學校設立師范學院,為適應學校的機構調整,建設處被取消。1939年學校執(zhí)行國民政府發(fā)布的政令設立訓導處。主要負責學生的生活、紀律、思想等方面的教育。
(三)實踐活動
1.制定《教務通則》
西南聯(lián)大所制定的《教務通則》,類似于現(xiàn)在大學的學生手冊和教務條例,特點是內容覆蓋面廣、各項規(guī)定詳細完備,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為了適應學校形勢的變化,1939年5月又對其進行了修改與完善,增加了留級、試讀、品行成績等項,稱為《西南聯(lián)大本科教務通則》?!督虅胀▌t》是全校教務工作的法律依據(jù)和行動指南。
實行學分制與學年制相結合是西南聯(lián)大的一大亮點,它規(guī)定:“每學期每周授課1學時的課程為1學分,實習或實驗2-3學時算1學分,學生每學期所選課程以17學分為準,不得少于14學分,也不得超過20學分(經特批可超過)?!盵4](P42)
另外,《教務通則》還對學生的考試工作進行了細致的規(guī)定:“成績計算采用百分制,以60分為及格??荚嚱Y束,學生成績由注冊組抄錄公布在注冊組門外墻上。一張張狹長的紙條,左欄是學號,右欄是分數(shù),不及格的用紅筆寫出。一學年中不及格課程的學分占學分數(shù)的三分之一者,留級;達二分之一者,退學。不及格的課程不得補考,不給學分,以零分計算?!盵4](P44)
2.開展訓導工作
抗戰(zhàn)開始后,國民政府為了動員廣大師生積極投身于抗戰(zhàn),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發(fā)布政令要求大學設立訓導處,對學生開展訓導工作。學校在原先建設處的基礎上成立了訓導處。
訓導處成立后不久就召開了一次校務會議,在會議上通過了《訓導處工作大綱》,成為訓導處開展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大綱規(guī)定:“訓導處秉承常務委員會主持全校訓導事宜;本訓教合一精神,并注重學校事務之教育價值;訓導之責任由訓導長、教務長、總務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各導師共同擔負?!盵4](P48)這樣就真正落實了“訓教合一”的方針,各個部門相互配合,保障了訓導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西南聯(lián)大“教授治校”制度的影響
(一)形成了獨特的西南聯(lián)大校園文化
1.學術自由
“學術自由”的校園文化也正是在“教授治?!钡挠绊懴露a生,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
首先是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老師之間會尊重對方的學術立場,不做是非的評價。教師之間相互聽課也成為學術自由的最好表現(xiàn),“沈有鼎是哲學系的教授,卻去聽中文系聞一多教授所講的《周易》,唐蘭教授所講的《說文解字》,外文系馮至教授所講的《歌德》?!盵6](P79)
其次就是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學生有時候會跑到老師家中與老師一起探討國家大事、交流心得體會;有時候師生們會在離學校不遠的茶館聊天、討論問題,“久而久之,‘泡茶館遂成為聯(lián)大師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茶館內,師生暢所欲言、無拘無束、相互交流、自由辯論,創(chuàng)新火花便由此而生?!盵7](P101)
2.民主自治
西南聯(lián)大在辦學過程中形成的民主自治的校園文化,主要原因是其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國民黨政府的控制與行政干預,使得學??梢园凑兆约旱囊庠竵磉M行治校。
1939-1940年,國民政府三次下令要求對大學的課程安排、教學內容、考試辦法等進行統(tǒng)一部署,所開設課目也需上報教育部審批,這項舉動引起教授們的極大不滿。教授會曾經給校常委會上書,明確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教部為最高行政機關,大學為最高教育學術機關,教部可視大學研究教學之成績,以為賞罰殿最。但如何研究教學,則宜予大學以回旋之自由?!盵8](P17)在學校管理上,每一級的管理機構人員都由民主選舉產生,無論是常委會、校務會還是教授會,其組成成員都是由在校的教授來擔任,并非由政府教育部門來指派;學校的訓導工作也沒有完全按照國民政府的訓令來執(zhí)行,訓導處的原本職責在于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三民主義的思想灌輸,可是西南聯(lián)大并沒有照此按部就班的進行,而是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進行軍事化管理,從而提高了學生們的整體素質與紀律意識。
(二)為當今大學追求獨立、自由的精神提供了借鑒
當今高校管理體制需要改革,要大力提高教授、學者的權力,減少行政權力的過多干預,讓大學真正成為獨立、自由的學術圣地?!爸贫▽W術組織的制度時,要樹立民主參與、集體共享的觀念,關注教授集體的需要,以有利于他們長遠發(fā)展的角度來創(chuàng)造制度性保障?!盵9](P22)這些啟示對于高校管理改革有著重大意義,追求大學自主權,是高校管理改革的目標,只有保持大學獨立,才會有大學的自治、學術的自由。
參考文獻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論集[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宗盟.“教授治校”的主張和實踐---蔡元培教育思想札記[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999.97-99.
[3]劉述禮,黃延復.梅貽琦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西南聯(lián)合大學北京校友會.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華、南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江渝,王小林.西南聯(lián)大教授治校制度的實踐與啟示[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2010.81-84.
[6]蘇龍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教學管理體制及對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啟示[D].內蒙古,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0.
[7]江渝.“教授治?!敝贫扰c西南聯(lián)大校園民主文化的形成[J].中華文化論壇,(3).2010.76-81.
[8]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編.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史料(第一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9]王勸.西南聯(lián)大“教授治?!奔皢⑹綶D].山東,曲阜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
王洋(1993.1)男,漢族,河北省張家口,內蒙古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歷史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近代史
(作者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