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在《語言教學中的語言學》中曾經說過“如果沒有語音和語法,還可以傳達一點點信息,但是沒有詞匯,那就不能傳達任何信息?!睏罨菰壬岢觥皬娀~語教學,淡化句法教育”,他從詞匯與句法的角度闡釋了詞語教學應該放在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位置。由此可見,對外漢語教材中的詞匯至關重要,本文將以《實用速成漢語 第一冊》為例分析詞匯數(shù)量、等級分布以及注釋等問題。
1 教材詞匯具體分析
1.1 詞匯數(shù)量分布
現(xiàn)代漢語詞匯極其豐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最常用的主要詞語教給學生,選好教材是相當重要的。對于判定是否是好教材的標準,涉及到諸多方面。從詞匯教學的角度來講,理據(jù)可靠的詞匯量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詞匯的數(shù)量包括生詞總量和每課生詞量兩個方面。
1.1.1 生詞總量
《實用速成漢語 第一冊》的生詞總量分布如下表所示:
本書每一課的生詞表在列出生詞時,都會引出與之相關的詞或詞組,但是在統(tǒng)計時,沒有把這些補充的詞或詞組統(tǒng)計進去。由上表可知,《實用速成漢語 第一冊》生詞總量為273個,本書的適用對象是零基礎的漢語初學者,結合具體的教學任務來講,本書的生詞總量安排大致上是合適的。
1.1.2 每課生詞量
根據(jù)理論和實踐,筆者認為初級教材每課的生詞量應該保持在30——40個之間比較合適。劉珣(2000)認為初級階段漢語每課的生詞量,從三五個詞開始逐步增加,一般不宜超過30個。
據(jù)統(tǒng)計,《實用速成漢語 第一冊》每一課的詞匯量平均是27個,只有第七課的生詞量最少17個。而最后三課的生詞量都超過了30個。由此可見,本書每課的生詞量變化不穩(wěn)定,沒有呈現(xiàn)逐步遞增的趨勢,不符合學生學習漢語的實際。
1.2 生詞等級分布
對于對外漢語詞匯教學,我們應該首先以《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以下簡稱《等級大綱》)為參考,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教學詞匯和重點詞匯的等級和數(shù)量。《等級大綱》對詞語進行了量化,準確地規(guī)定了甲、乙、丙、丁四級詞匯的數(shù)量。以《等級大綱》為依據(jù),在將《實用速成漢語 第一冊》中的短語除開后,筆者對本書所列出的全部生詞進行了相關的統(tǒng)計,具體如表2:
根據(jù)統(tǒng)計和分類,《實用速成漢語 第一冊》重視基礎知識,立足于初學者,適用于零起點和掌握1000單詞的學生。本書的詞匯基本控制在《等級大綱》的甲、乙級范圍內,丙級和丁級詞匯所占的比例較小,同時又融入了一些實用新詞,為教材增添了活力。但是也存在有些課文超綱詞匯過多的現(xiàn)象,例如第七課、第九課和第十課,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1.3 生詞注釋
掌握相當數(shù)量的詞匯對于第二語言學習者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如果詞匯注釋得當,就能引導學生順利并容易地掌握詞匯。反之,會對學生產生誤導,增加他們學習的難度和負擔。所以,生詞的注釋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將從生詞注釋的方法和生詞注釋的重點對《實用速成漢語 第一次》的生詞注釋加以說明。
目前,留學生使用的大部分漢語教材多還是用英文注釋漢語生詞,《實用速成漢語 第一冊》也不例外。本書生詞注釋主要是標注拼音、詞性和英文釋義。對于一些專有名詞,如人民、地名、歌曲名等,則另外標注。這種對生詞采用英文直接翻譯的方法,對于歐美學生來說,自然無可厚非,反而科學有效。但是如果學習者來自日韓及東南亞國家,那么全部用英文解釋,不但不利于理解,反而加大了他們學習的難度。
2 結語
《實用速成漢語》系列教材自2007年出版以來,成為對外漢語培訓的熱門教材。通過此次對《實用速成漢語 第一冊》詞匯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本書的總詞匯量是273個,符合該書目標群體的漢語水平,但在每課詞匯量方面應該更加注意編排,適度呈現(xiàn)詞匯量逐步遞增的狀態(tài)。本書的詞匯大部分都屬于甲級詞匯,選擇比較合理,同時對于超綱詞匯的選擇應該更加慎重。同時,生詞注釋的重點應該考慮漢語同義詞的不同用法,幫助留學生區(qū)別同義詞的意義和用法。
綜上所述,詞匯作為語言的建筑材料,應該貫穿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各個階段。對外漢語教材的詞匯選擇應該更加科學合理。在詞匯量方面,要與教材使用對象的水平相符,并且要符合學習者的學習狀態(tài)和需求。在詞匯等級分布方面,要符合《等級大綱》的規(guī)定,超綱詞匯應該適度,要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在詞匯注釋方面,一方面要重視注釋語言和和中介語的運用,一方面要注重注釋的準確性和可理解性。
作者簡介
蔣娟(1996—),女,在讀研究生,蘭州大學,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