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的發(fā)展,大學體育運動課程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在提高現(xiàn)代學生的綜合性素質時,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的要求也會有所提升,普通高校直接設置的體育課程和顯現(xiàn)出的教學效果可以以最直接的方式影響到高校體育培養(yǎng)出的人才。但是,在普通高校開展的羽毛球運動課程效果卻不太理想。因此本文結合羽毛球教學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并互相學習相關的經驗,對提高我國高校羽毛球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促進羽毛球教學的有效發(fā)展,從而為國家貢獻更多優(yōu)秀的羽毛球人才。
【關鍵詞】高校羽毛球 教學效果 策略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9-0163-01
1.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對教學效果不夠重視
在選修課中,一方面教師沒有嚴格按照必修課制定課程教學計劃,對課程內容與流程的創(chuàng)設缺乏可行性、有效性、科學性的考慮,加之欠缺有效的教學模式,使他們的練習傾向于一些基本技能,讓相關運動技能的教學變得空白;另一方面,學生對選修課的學習很隨意,如果他們有很高的興趣,他們就會努力學習。
1.2在教學中忽略了理論知識的教導
雖然羽毛球運動是一項運動性的課程,但課程的實施應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目前我國高校羽毛球課程多數(shù)只重視體育課程的教學,甚至一個學期的課程都是以體育運動課程為基礎,關于體育課程理論知識的講解較少。而最終的期末考核也以實際體育項目為評價標準,缺乏理論知識的考核,導致學生的意識出現(xiàn)誤差。
1.3課堂使用的時間不合理
羽毛球作為一門運動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和實踐技術訓練中經常分兩步進行。首先,教師對教學技術的理論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隨后安排學生進行實踐技能訓練,但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學生的比賽情況,對學生技能的掌握不是很關注。同時,一些學校在羽毛球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種連續(xù)性,即作為一種新型教學體系來開展的,而且其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
1.4缺少教學場地
由于羽毛球對場地的要求較高,需要在相對平靜的空氣對流條件下進行,所以,羽毛球運動要經常在室內的體育館進行,但由于高校的財務原因與種種制約因素等問題,國內高校羽毛球場館的創(chuàng)建不能滿足實際教學提出的要求,甚至有些學生在一堂課上沒有機會打球,使高校教學效果受到很大影響。
1.5缺乏專業(yè)性的教學教師
目前,在中國的高等院校羽毛球運動中缺少專業(yè)性的教師團隊,有的學校甚至沒有一個專業(yè)的教練進行教學,而高校為了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讓其他體育教師進行教學或雇用校外的兼職教師,這種教師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導致某些學生的運動能力和技能很難得到提高。
2.針對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實施的措施
2.1改變教學理念
通過以上問題來看,發(fā)現(xiàn)高校羽毛球教學存在諸多問題的原因在于學校、教師和學生不重視羽毛球教學。認為選修課的開設和學習是微不足道的,缺乏創(chuàng)新。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高校羽毛球教學的目標已由傳統(tǒng)的60分鐘發(fā)展為有價值的教學內容,學生們在課堂上也學到了有價值的知識點。因此,學校和教師應加強羽毛球教學課程的觀念,重視相關的課程并挖掘與發(fā)揮出其中的價值,以此來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提升為出發(fā)點和立足點。
2.2重視理論知識教學
雖然羽毛球是一門技術訓練課程,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忽略掉理論知識的傳授,據(jù)觀察,教師和學生都非常喜歡技法類的教學模式。在技術方面,他們的心理是不重視甚至與理論內容的教學相矛盾的,這對提高學生的素質是極其不利的。綜合能力在開設日常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通過提問或討論,使學生對某一問題進行理論上的交流或研究,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3充實教學內容
在新信息技術下,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高校羽毛球課程應多結合當前的多媒體技術,并且能夠通過生動的課件來展示出相關的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來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并且通過遠程輔導來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
2.4培養(yǎng)或引進專業(yè)性的教師
首先,根據(jù)對羽毛球課程的需要,我們應適當引進一些高素質的社會體育教練。這些人經過長時間的羽毛球訓練,所以他們的實際作戰(zhàn)能力比較強,會不斷提升教學的效果。其次,學校要注重自身人才的培養(yǎng),通過通過對本校有意愿在羽毛球運動方向發(fā)展的教師進行專門的培養(yǎng)或者進修,提升其教學的綜合能力,滿足學校發(fā)展的需要。
2.5創(chuàng)建相關的運動場地,加大資金的投入
針對高校羽毛球教學場地和師資短缺的現(xiàn)狀,學校應加大對場地和人才的投入,從資金方面給予無限的支持,加大力度開展羽毛球場館的建設與發(fā)展。以此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3.結論
隨著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的不斷改善和發(fā)展,將會有更多的愛好者加入到羽毛球隊伍當中。通過改善高校羽毛球的教學方式,提高了高校學生的技術水平,而高校學生的綜合性素質也得到了保障。
參考文獻:
[1]曾崢,張越.高校羽毛球運動的發(fā)展策略[J].人生十六七,2018(03):25.
作者簡介:
王興(1979-),男,山西長治人,漢族,長治學院體育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研究。